第439章 太平公主参政-参与密议

第439章 太平公主参政-参与密议

随着太平公主于朝堂之上的表现日益卓越,宛如一颗在政治星空中愈发耀眼的星辰,她凭借自身的聪慧睿智、果敢决断以及独具慧眼的见解,不仅博得了众多大臣的由衷赞赏,更如磁石般牢牢吸引了武则天的目光。武则天对她的能力予以高度认可,渐而有意引领她涉足至关重要的密议,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武周权力的核心圈层,为太平公主开启了一扇通往更高权力殿堂的大门,标志着她在权力核心的地位正逐步稳固且不断攀升。

一日,厚重的乌云如墨般沉甸甸地压覆在皇宫的上空,武则天神情凝重,眼中满是忧虑,紧急传召太平公主与几位心腹大臣速至内殿。内殿之中,气氛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压抑得令人几近窒息。跳动的烛火在呼啸的风中摇曳不定,将众人的身影扭曲而怪诞地投射在冰冷的墙壁上,仿佛预示着局势的变幻莫测。

众人神色肃穆,围聚在一张硕大的桌案前。桌上,一幅详尽的军事地图铺展开来,宛如一片浓缩的战场。地图上,用纷繁复杂的颜色与符号标记着边境的局势,那密密麻麻的线条与标识,恰似无声诉说着边关战事的紧张与残酷,仿佛一场腥风血雨正蓄势待发。

武则天端坐在主位之上,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焦灼。她缓缓地将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语气沉重且充满忧虑地说道:“突厥近来愈发猖獗放肆,频繁于边境寻衅滋事,烧杀掳掠,行径令人发指。边关急报如雪片般纷至沓来,我方边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边防将士们虽拼死抵抗,浴血奋战,但突厥人狡黠异常,来去如风,我方防不胜防。诸位爱卿,可有良策以解此燃眉之急,应对这棘手的困境?”

一位身材魁梧壮硕、身着威严武将服饰的大臣,率先“唰”地一下站了起来。他神情激昂,眼中燃烧着愤怒与斗志的火焰,双手紧紧抱拳,声音洪亮如洪钟般响彻内殿:“陛下!突厥如此张狂跋扈,实在是欺我太甚,不把我武周放在眼里!臣以为,无需与这些蛮夷之辈多费唇舌,应即刻调集大军,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给突厥以迎头痛击。我武周将士,各个英勇无畏,悍不畏死,定能将突厥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让他们从此闻风丧胆,不敢再犯我边境!”这位大臣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豪迈,仿佛已然亲眼目睹武周军队凯旋而归,突厥狼狈逃窜的场景。

然而,太平公主却微微蹙起秀眉,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冷静而沉稳地说道:“陛下,这位大人的想法固然英勇豪迈,尽显我武周的威严与气势。然而,突厥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精擅骑射之术,其骑兵更是以机动性强而闻名。他们行动迅速,来去自如,犹如鬼魅一般。若我们贸然增派大军,与他们正面硬刚,展开大规模的交锋,极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持久战对于国力的损耗,可谓是巨大而难以估量的。不仅需要源源不断地耗费海量的粮草、兵器等战略物资,更会让无数英勇的将士血洒疆场,付出惨痛的牺牲。而且,突厥人擅长游击战术,他们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我们未必能轻易将其一举击败。依臣之见,不如先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突厥营帐与其谈判周旋,以此来拖延时间。在谈判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暗中加紧修筑和加固边境的防御工事,建造更为坚固的城墙、堡垒,打造坚不可摧的防线。同时,大力挑选和训练精锐骑兵,提升我方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做到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我方准备充分之时,再对突厥发动致命一击,如此方能稳操胜券,确保万无一失。”太平公主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条理清晰且逻辑严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内殿中紧张压抑的气氛。

武则天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的目光再次紧紧落在军事地图上,眼神中透露出审慎与权衡。脑海中,两种策略的利弊如潮水般反复涌动,她在心中仔细地衡量着每一个细节。片刻之后,她缓缓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说道:“太平此计甚妙。突厥狡黠多变,诡计多端,实不可轻敌小觑。先设法稳住他们,为我们争取宝贵的时间,让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强化边防,提升实力。同时,精心训练精锐骑兵,打造一支劲旅,再寻机而动,如此方可牢牢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那位武将听了,虽然心中仍隐隐有些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公主的计策思虑更为周全,稳妥可靠。他心服口服地抱拳道:“陛下圣明,公主所言极是,臣考虑有所不周,还望陛下与公主恕罪。”

武则天摆了摆手,说道:“爱卿一心为国,何罪之有。如今局势严峻,正是需要诸位爱卿各抒己见,共商良策之时。”

此后,在诸多类似的密议中,太平公主总是能够凭借自身敏锐如鹰的洞察力、精准无误的判断力以及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提出切中要害、一针见血的见解。无论是应对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外交局势,还是解决棘手难缠、千头万绪的内政问题,她的建议总能如黑暗中的熠熠明灯,为众人照亮前行的方向,指引破局之法。

有一次,在热烈讨论与吐蕃的外交关系时,一位大臣思索片刻后,率先起身提议道:“陛下,吐蕃近年来势力逐渐壮大,对我边境时常构成威胁。依臣之见,不妨与吐蕃联姻,通过缔结姻亲关系,化干戈为玉帛,以此换取边境的和平稳定。如此,既能避免兵戎相见,又能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太平公主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联姻之策,固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边境的紧张局势,营造出表面的和平氛围。然而,吐蕃野心勃勃,其狼子野心从未消减。联姻恐非长久之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固然可以通过联姻,暂时稳住吐蕃,但绝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我们应在联姻的同时,加强边境的军事部署,增派精锐部队,修筑防御工事,时刻保持警惕。同时,积极发展与周边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与之缔结联盟,形成对吐蕃的制衡之势。如此多管齐下,方能在外交上占据主动地位,确保边境长治久安,万无一失。”

武则天听后,连连点头,眼中透露出赞赏的目光,说道:“太平所言甚是。联姻可作为权宜之计,但不能成为我们应对吐蕃威胁的唯一手段。必须多管齐下,全方位布局,方能有效应对吐蕃的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诸位爱卿,皆应以此为鉴,考虑问题需全面周到,切不可顾此失彼。”

又有一回,针对国内部分地区突发的严重灾荒,大臣们齐聚一堂,就赈灾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如今灾荒肆虐,灾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情况万分危急。当务之急,应大规模开仓放粮,以最快的速度解灾民于倒悬之急,让他们不至于饿殍遍野。”

太平公主听后,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开仓放粮固然能在短期内缓解灾民的困境,给予他们及时的救助。但我们也需着眼长远,考虑到后续的发展。除了放粮,我们还应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农具、种子等生产物资,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加强对赈灾物资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安排专人负责,防止贪污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实实在在地送到灾民手中,不被不法之徒侵占挪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灾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恢复当地的经济发展。”

武则天听了,欣慰地说道:“太平考虑得如此周全细致,事事皆能兼顾长远与当下,实乃我武周之幸。就按你说的办,相关部门即刻着手落实,务必让灾民尽快摆脱困境,恢复正常生活。”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太平公主在这些密议中的表现愈发惊艳出色,她的见解和建议犹如璀璨的明珠,越来越受到武则天的高度重视与赞赏。武则天对她的信任也与日俱增,宛如醇厚的美酒,时间越久越显浓郁。许多重要决策,武则天都会特意询问她的意见,对她的判断和建议极为倚重。太平公主在武周政权的核心圈子里,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逐渐深深扎根,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武则天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智囊。她的影响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如细密的春雨,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角落,为她日后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朝政,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而武周的政治格局,也因她的深度参与,悄然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未来的走向,愈发充满了变数与可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9章 太平公主参政-参与密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