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太平公主参政-结交大臣
太平公主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深知在这暗流涌动、瞬息万变的朝堂之上,单凭一时出彩的见解,不过如流星划过夜空,虽耀眼却难以持久立足。若想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站稳脚跟,实现心中宏大的抱负,扩充自身势力已是刻不容缓的关键之举。于是,她精心谋划,不动声色地开启了主动结交朝中大臣的布局,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就此缓缓拉开帷幕。
每次下朝之后,宫廷外繁华喧嚣,太平公主的府邸却宛如一块强力磁石,吸引着朝中众多颇具影响力的大臣纷至沓来。这一日,太平公主精心筹备,设宴款待在朝中素有威望、德高望重的礼部尚书。府邸内张灯结彩,布置得奢华而典雅。宽敞明亮的大厅中,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一道道菜肴色香味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大厅四周,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件件价值连城,彰显着主人尊贵的身份与雄厚的财力。
礼部尚书身着庄重得体的官服,迈着沉稳的步伐,在管家的引领下步入大厅。太平公主早已在厅中等候,她笑容满面,热情地迎上前去,说道:“尚书大人,一路劳顿,快请上座。近日朝堂诸事繁杂,大人为了朝廷的礼仪规制,日夜操劳,实在是辛苦万分啊。”
礼部尚书赶忙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公主客气了,为朝廷效力,乃臣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两人落座后,太平公主亲自为尚书斟满一杯美酒,亲切地说道:“本宫一直对大人在礼仪规制方面的深厚造诣钦佩不已。这礼仪之道,看似无形,实则贯穿国家上下,大到朝堂典礼,小至民间风俗,皆与之紧密相连。大人在这方面的卓越成就,实乃我武周之幸,百姓之福啊。日后还望大人多多教导本宫,让本宫也能对这礼仪之道有更深入的领悟。”
礼部尚书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但他并未将这份喜悦表露无遗,而是迅速收起笑容,换上一副谦逊温和的面容。他稍稍欠身,微笑着回答道:“公主谬赞了,微臣只是略知皮毛而已,实在愧不敢当公主如此盛赞。若公主有任何需要微臣效劳之处,微臣必定竭尽所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公主的期望。”
太平公主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说道:“大人太过谦虚了。本宫听闻,前几日朝廷举办的那场祭天大典,在大人的精心安排下,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仪式庄重肃穆,尽显我武周大国风范。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无不对此称赞有加。这其中,大人的功劳可不小啊。”
礼部尚书听到这番赞扬后,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他急忙摆动双手,似乎想要把这份赞誉推开。他轻声说道:“这实在是过奖了,这一切都是陛下的圣明和诸位同僚齐心协力的成果啊!我所做的,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完成了一些分内之事而已。”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大人这般谦逊,更让本宫敬重。如今武周正值蓬勃发展之际,礼仪规制的完善与传承,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大人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日后还望大人能多多向陛下进言,为本宫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建议。”
礼部尚书闻听此言,赶忙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公主所言极是。这些礼仪细节确实关乎国家体面,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混乱。以微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一套详细且明确的礼仪规范,将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让所有人都能有章可循。”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至于官员的站位顺序,微臣认为应按照品级高低依次排列,不得有丝毫错乱。而对于不同品级官员的服饰规制,更需严格规定,以彰显其身份地位。如此一来,朝堂之上自然井然有序,礼仪之风亦能得以弘扬。”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表示认可,然后说道:“大人所言甚是。不过,要推行这样一套规范,恐怕并非易事。毕竟,各方利益交织,难免会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不知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礼部尚书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公主勿忧。微臣以为,可先召集朝中重臣及相关官员,共同商议此事。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制定出一套最为合理的方案。然后,再将此方案呈交陛下审阅,待陛下批准后,便可正式颁布施行。”
太平公主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大人不愧是礼部尚书,思虑周全。此事就交由大人全权负责,本宫静候佳音。”
礼部尚书思索片刻,说道:“公主所言极是。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根源在于部分官员对礼仪规制的重视不足,且相关规定的宣贯不够到位。臣以为,可定期举办礼仪培训,让官员们深入学习,同时明确监督机制,对违反者加以惩处。”
太平公主点头赞同:“大人此计甚好。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官员对礼仪的重视,又能确保朝堂礼仪规范有序。大人可将此想法整理成奏折,呈与陛下,本宫也会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礼部尚书感激地说:“多谢公主支持,臣这就着手准备。”
此后,太平公主又与礼部尚书就一些具体的礼仪细节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太平公主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她的聪慧与好学,让礼部尚书对她愈发刮目相看。
此次宴请之后,太平公主与礼部尚书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而太平公主并未满足于此,她将目光投向了更多重要部门的大臣。
她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陆续与吏部、户部等关键部门的大臣建立起了联系。每与一位大臣接触,她都展现出非凡的亲和力与敏锐的洞察力。她善于倾听大臣们的想法,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私下的交谈中,她总是耐心地聆听,仿佛能将大臣们心中的每一个细微想法都捕捉到。对于大臣们的诉求,她更是如同对待自己的事情一般,用心去记,时刻放在心上。
有一次,吏部尚书在与太平公主交谈时,不经意间提及最近在选拔官员过程中,由于程序繁琐、标准不一,导致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未能及时得到任用,人才流失严重。太平公主听后,心中暗暗记了下来。没过多久,在一次武则天与大臣们商议朝政的场合,太平公主找准时机,向武则天进言:“陛下,近日听闻吏部在选拔官员时,存在程序繁琐、标准不够明确统一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仅选拔效率低下,还可能导致一些有真才实学之士被埋没,实在是可惜。陛下一向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可否让吏部对选拔程序进行简化优化,明确统一选拔标准,以便能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我武周效力?”
武则天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太平所言极是。人才乃国家之根本,若因选拔程序不当而错失良才,实非国家之福。吏部尚书,此事你需尽快着手处理,务必做到公正、高效地选拔人才。”
吏部尚书赶忙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立刻整改,完善选拔程序,不辜负陛下与公主的期望。”
待吏部尚书起身,太平公主笑着对他说:“尚书大人,此次整改责任重大,关乎我武周未来人才储备。大人若在过程中有任何困难,尽管与本宫说,本宫定会全力支持。”
吏部尚书感激涕零:“多谢公主关怀,有公主支持,臣定当全力以赴。”
又如,户部尚书曾向太平公主诉苦,说如今国家财政收支面临一些困境,尤其是在地方税收征收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导致部分税收流失,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转。太平公主听后,同样铭记在心。随后,她在合适的时机向武则天建议,派遣得力官员到地方清查税收情况,完善税收制度,堵塞漏洞。武则天采纳了她的建议,经过一番整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户部尚书对太平公主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也成为了她坚定的支持者。
户部尚书找到太平公主,诚恳地说:“公主,此次多亏您向陛下建言,如今财政状况好转,税收制度完善,实乃大功一件。公主若有任何吩咐,臣定不推辞。”
太平公主微笑着说:“尚书大人言重了,本宫不过是为国家社稷着想。日后还望大人继续为武周财政尽心尽力,若有新的问题,我们一同商议解决。”
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亲和力以及善于为大臣们排忧解难的能力,太平公主在朝堂之中逐渐吸引了一批支持者。这些大臣来自各个重要部门,他们在朝堂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太平公主的影响力如同涟漪般,以她为中心,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日益扩大,在武周的朝堂上,她的名字逐渐变得举足轻重,而她所编织的权力网络,也在悄然间越发紧密、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