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中原西域定,海晏且河清终

第一百六十章 中原西域定,海晏且河清终

其人之心腹便匆匆赶至书房门前。

“启禀府君,南越王麾下之云长将军、孔明先生,以及骠骑将军、前将军、公明将军、妙才将军、子敬先生正在前院求见府君。”

来者,正是关羽、颜良、徐晃、赵云、夏侯渊、鲁肃及诸葛亮这1路大军。

然而……

这路兵马阵容虽然华丽到无比奢侈,却注定将无用武之地。

陈登闻言,并未急于出门接客,却是先吩咐其人心腹……

“你速令庖厨精心准备酒菜,此番来者皆为贵客,万万不可怠慢!”

陈登本来颇喜食鱼脍,也就是生鱼片、刺生之类的河鲜、海鲜。

历史上,其人就是因为好这1口,方才为曹老板趁虚而入、导致陈登最后英年早逝。

但如今已颇为不同。

在赵旻劝说、以及卫府美食补充之下,陈登已经放弃了鱼脍,改为喜爱吃炒菜、火锅以及铁板烧了。

为吃这1口,陈登还曾专门遣其人之庖丁,在许都学习了1段时间,并且向赵旻讨要了几名庖丁……

也就是赵旻的几个大厨徒弟,专门为自己1大家子人做饭。

由是故,陈登府中的美食,相比卫府不遑多让。

对于高段位的吃货而言,美食绝对不可辜负。

安排妥当午宴之事后,陈登这才小跑出门接客。

待在前院见到关羽、颜良、赵云……等等贵客之后,双方见礼完毕、陈登略作寒暄,便将众人领进了自己的书房。

于是乎……

陈登原本不算小的书房,登时被挤得满满当当。

而且,卫府、南越王刘备、江东孙权这3方1众人相见,登时皆面面相觑。

太史慈擦了擦自己额头上沁出的冷汗,忙不迭向这3方人,详细讲解了1番甬东群岛之战、急袭会稽郡之计……

然后,太史慈没咒念了。

就连陈登也不知道,吴郡吴城究竟发生了何事,何况是太史慈?

满季白此前所执笔之降书,是径直发向许都的。

岁除在即,满季白丝毫不敢耽误赵旻的时间。

万幸,及时反应过来的朱治,接替太史慈,继续为在场众人讲解了1番,吴郡吴城究竟发生了何事。

如是般,南越王刘备、卫府这两方之人,方才清楚……

江东士人们已然软禁了孙权,并主动向朝廷投降。

夏侯渊这个急性子,登时便急声道。

“事不宜迟!某等当尽速赶赴吴郡吴城!以免夜长梦多!”

曹仁当即劝阻了夏侯渊。

“妙才兄大可不必如此心急!孙权而今已然众叛亲离,其人便是有心逃亡,又能逃向何处?”

鲁肃对此深以为然。

“子孝将军所言极是!孙权而今之上策,惟有等待朝廷前去接收吴郡此1途耳。”

诸葛亮也颔首道。

“诚如子孝将军、子敬兄所言,孙权既自知大势已去,则必以竭力保全其人之爵位为先也。

此人已不足为虑。是以,亮今日便需与云长将军同返许都,及早与南越王会合。”

陈登见书房内有些站不开脚,索性请众人至正厅议事。

未几……

众人在正厅坐定后,鲁肃便抚须笑道。

“而今江东既已尘埃落定,则某等应及早变更策略。

嗯……云长将军、孔明贤弟2人,以及骠骑将军、公明将军,可与赵校尉、江东3君同返许都。

如若某之主公卫将军已赶来江东,则江东3君可先行向天子请降,再等待卫将军返还许都。

前将军、妙才将军与某,则继续率军赶赴吴郡,与卞夫人、元让将军等在吴城会合;

太史使君、陈府君与子孝、子和2位将军,可在射阳城恭候主公大驾光临。

诸君以为,某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鲁肃如此安排,并无任何问题,兵卒们既已赶到此地,便没有半途而返之理。

更何况,鲁肃正可借此良机,向江东士民亮1亮卫府的肌肉,以免有不知好歹之徒,阴生野心。

于是乎,众人对此皆无异议。

正事既已谈妥,此时便进入了讲故事、唠闲嗑的时间。

众人皆对太史慈、以及曹氏昆仲等猛将,在甬东群岛,成功俘虏江东十万大军之事颇为好奇。

只是由于方才正事尚未谈妥,众人不好开口发问而已。

曹仁虽然作战英勇,也屡有先登之事,然而……

其人的性格与乐进颇为相似,都不爱说话。

区别只在于:

进哥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说“喏”、“善”、“然也”、“是”等词,偶尔才会说上几句,但惜字如金;

而仁哥虽同样沉默寡言,却还不至于像进哥那般,能不开口便不开口。

曹纯也只比曹仁,要好上那么1丢丢而已。

在曹操故去之后,曹家上下,口才最好之人是曹植,其次是曹彰,再次是曹洪。

曹丕在亡父之后,性格便变得沉闷起来,当然了,同时也沉稳了许多。

综上所述,在这种听故事的场合,众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太史慈。

太史慈在其人的东莱郡老乡、故扬州牧刘繇死后,曾在丹阳郡做过1段时间诸侯。

而且,太史慈实际上是被孙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才选择带资入股孙策集团。

也正因此,历史上,在孙策遇刺之后,太史慈便颇受孙权猜忌,被孙权发配、流放到豫章郡的西南角,美其名曰对抗刘表的从子刘磐。

拜托!

以刘表那比孙权还要保守十倍的战略思想,其人当真敢向外扩张?

人家刘表的梦想,只是想要割据荆州而自守罢了。

否则的话,据守上游江夏郡的黄祖,为何不夺下隔壁下游的庐江郡?

刘备又为何在即将攻入,与许都1县之隔的昆阳县时,又被赵构……啊呸!被刘表,1夜连发1十2道金牌勒令退兵?

所以,孙权只是猜忌太史慈,担心其人联合孙策幼子孙绍、或者3弟孙翊,谋夺自己位子而已。

孙权统事(继任后),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豫章郡西南部,后世吉安市1带,距吴郡,即长3角苏东南1带极远)之事。年4十1(武艺高强之人,若非心情郁闷,41岁能死?),建安十1年(西历206年)卒。

摘自《吴书卷4之驱逐列传》

言归正传。

曾做过1方大佬的太史慈,口才当然毫无问题。

太史慈并未辜负,众人对自己所寄予的厚望。

直至众人吃饱喝足、宴会结束,太史慈方才结束自己的故事。

宴后,众人按照鲁肃的分工安排,回味着陈登准备的美食、太史慈讲述的故事,各自离去。

就在当日下午未、申相交之时……

正在许都卫府正堂之上,与刘备畅谈大汉美好愿景(大吹特吹牛逼)的赵旻,终于收到了满季白寄来的密信。

赵旻也未将刘备当外人(存心显摆),当场拆开密信、匆匆1览……

结果毫无悬念。

赵旻当即停止了,自己与刘备的畅谈。

其人1把拽上刘备,2人便1同匆匆奔宫城而去。

赵旻是去向刘协显摆,自己已经为朝廷,收回江东2郡;

刘备也是去向刘协显摆,自己已经为朝廷,又1次拓土千里。

他俩同样臭不要脸,简直是1对儿绝配!

两刻钟之后……

许都宫城内,长乐宫正殿之上,刘协姗姗来迟。

刘备当先向刘协献上国书、印玺,说明自己已为大汉拓土千里之事,刘协遂大喜;

其后……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孙权对扬州门阀,1贯持提防态度;因此他可以重用淮泗出身的周瑜(庐江)、张昭(彭城),但对江东出身的虞翻,则抱有警惕心理。

孙策在世时,也曾多次迫害会稽门阀(周昕、盛宪家族),可知他与虞翻的友善关系,只能视作个人私情,不可能改变东吴的国策。

其2是虞翻的政治立场问题。

在孙策时代受尽荣宠的虞翻,对孙权的态度,并不像对待孙策1般恭敬。

实际上虞翻对待孙策,也谈不上多么恭敬。

只不过2人私交较好,同时孙策“性阔达听受”,没有和虞翻计较。

(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吴书孙讨逆传》

孙权继位初期(200),“诸将宾客为礼尚简”,只有周瑜“先尽敬,便执臣节”。换言之,孙策死时,其部曲旧将对待孙权的态度十分散漫,虞翻也不例外。

是时(孙)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周)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吴书周瑜传》

更糟糕的是,孙权也并非“诸将宾客”心目中的理想继承人。

孙策临薨,群臣都认为“骁悍果烈”的孙翊,将成为孙策的接班人。

但吴侯的桂冠,最终却落到了孙权头上。

(孙)翊名俨,性似(孙)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孙)俨,而(孙)策呼(孙)权,佩以印绶。--《典略》

为此,东吴内部1度出现动荡。庐江太守李术、定武中郎将孙暠等人纷纷叛乱,几乎引起内战。

(孙)策薨,(孙)权统事。定武中郎将(孙)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韦曜《吴书》

初,(孙)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孙)策亡之后,(李)术不肯事(孙)权,而多纳其亡叛。--《江表传》

蜀汉重臣来敏,亦热衷于褒贬人物,因此被诸葛亮比作孔融。

王微与江湛书云:“诸葛孔明云,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孔融字文举)。”--《宋书王微传》

由此可知,孙权将虞翻与孔融相提并论,是在揶揄虞翻装疯卖傻、议论时政。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汉末雄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汉末雄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中原西域定,海晏且河清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