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谁给青春灵魂戴上镣铐(17)

第十一章 谁给青春灵魂戴上镣铐(17)

学校,是犯了错误就往外赶的地方?

初一下学期,我们班发生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事!竟然有人带刀到了学校。学生与刀挂勾,既可笑,又让人心中发凉,他们还说为了报仇,为了给九年级一点颜色看。结果有人举报,校警进行了全班全校的课桌盘查,搜出了那几把所谓的示威刀。几把长约30厘米的刀啊!这竟会是学生干的。那三名学生被学校劝退休学在家,要家长进行思想工作。而那时正好是学期最后一个月的月末,就因这件事,我们班年度道德素质排全年最后。说到这里,我心里思绪万千,为什么这些学生不用心学,而要意气用事?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野心大,进取心却小呢?为什么现在的学校教育平时只注重教学生文化而不太注重其道德修养呢?为什么学生犯了错就将学生强制劝离学校,将学生推向社会?希望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学生与凶器刀没有任何关系。

文化“差生”被老师视若空气

回忆起来最伤心的那件事,要数小学时那次上写字课。那一天下午,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安静地练字,我也不例外。那次我第一次创意地想到用直尺排版,以为这样写没有错,于是那堂课我一直用直尺写,辅助着写,写出的字也因此变漂亮了许多。这时我只期盼着老师早日走到我的这里,看到我的字,表扬我。可出乎我意料,老师走到我面前,不由分说就将我的直尺往地下一扔,对着我就是一巴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我,还把我的错误当做典范来训诫同学们。我当时绝望到了极点,感到自尊心严重受挫,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也还记得清楚。

进初中时,我是班上的第一名,于是自然成为全班的焦点。然而,第一次月考以后,却跌入了第八名,那天晚自习时藏在课桌里哭了很久,连眼睛也哭肿了。而后的考试,我也没再能达到第一,老师的眼神渐渐地由欣喜转为了冷漠,还有同学怀疑的议论,像刀一样刺得我心里伤痕累累。

高二分班后,我来到了一个新的集体,同时,我也遇到了我现在的英语老师,他在最开始的几堂课里,我便发现他的英语发音极不标准,我向老师提出来后,老师开始对我很排斥。但更让我感到痛心的是,在他眼中,似乎只有几个同学才是他的学生,对其他许多同学都熟视无睹,视若空气,这一点让我感到自己被抛弃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再也看不到光明。但后来我也想通了,便自学,但其效果却不好,想想自己以前在英语课堂上那些出色的表现,独自一人时不知流过多少泪,但没有人能看到我的眼泪,理解我的无助,我多想回到从前,那种没有伤心,没有阴霾的岁月。

现在,我虽说在一个文科重点班内,却没有一个好的心情来学习,难道学校、社会对我们的关心仅限于这一张张问卷调查表吗?什么时候能面对面地听我们说说委屈,和心理话呢!

这样的学生来信,还有很多。

不能否认,教师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教师的尊严不是靠固守错误来维持的,而需要科学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才能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何况犯下的如此的错不仅仅是教师的能力水平问题,它牵涉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品行、公正和责任心的缺失。

渐行渐远的同龄关怀

2005年7月10日,当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秀秀在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未发出的信中写到,班里的一个同学在跟她闹矛盾时总会不屑地说:“考六七十分的差生!”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个两个同学这样对她。“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讥笑与讽刺使原本性格内向的秀秀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她在一段时间的努力过后却依然达不到考试高分的情况下,痛苦地选择了自杀。给父母的遗书,她这样写道:“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谁给青春灵魂戴上镣铐(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