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调虎离山之计

第167章 调虎离山之计

王世充身骑一匹高大威猛的黑色骏马,手中挥舞着一面绣有其家族标志的大旗,率领着三万步骑浩浩荡荡地向着慈涧进发。这支军队旌旗蔽日、盔甲鲜明,脚步声和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

当他们行至山区一处茂密的树林时,原本静谧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只见前方不远处,数十道身影若隐若现。眼尖的单雄信立刻警觉起来,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两三百名前来侦查王世充大军的唐军骑兵。

单雄信毫不犹豫地策马向前,迅速来到王世充身旁,并压低声音说道:“父王,前面有唐军斥候。”王世充闻言,顺着单雄信眼神示意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十匹战马正疾驰而来,扬起阵阵尘土。

随着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王世充终于看清了为首之人。这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胯下的坐骑也是神骏非凡。更引人注目的是,此人身上所穿的铠甲明显要比普通士兵的精美许多,其上镶嵌着金银饰物,闪烁着耀眼光芒。此外,他还身披一件鲜艳如血的红袍,迎风招展,威风凛凛。通常情况下,只有一军之主帅才有资格披上这样的红袍。

经过反复多次的仔细观察与确认,王世充终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远处那个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之人正是唐军的统帅——李世民!这一发现让他兴奋不已,心中暗自窃喜,转头满脸欢喜地对身旁的单雄信喊道:“快看呐,雄信,那边那个人就是李世民啊!哈哈,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如此愚蠢,竟然带着那么点人自己送上门来了。今天咱们可真是鸿运当头啊!既然他主动来送死,那咱们就好好地成全他一番吧!诸位将士们听令,务必活捉李世民,谁能将其生擒,重重有赏!”

话音刚落,只听得王世充振臂高呼一声,郑军的数千名精锐骑兵瞬间如潮水般汹涌而出,马蹄声响彻云霄,气势磅礴地朝着李世民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单雄信更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的数百名剽悍骑兵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向前追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世充那浩浩荡荡的大队骑兵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他们猛扑过来。马蹄声响彻云霄,大地仿佛都在为之颤抖。然而,面对如此骇人的场景,李世民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岳般稳如泰山。

非但没有被敌人强大的气势所吓倒,李世民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甚至连一丝一毫的畏惧之色都未曾流露出来。相反,在那张英俊得令人惊叹不已的面庞之上,竟然还悄然浮现出一抹难以捉摸且稍纵即逝的得意笑容。

只见他气定神闲地端坐于马背之上,身姿挺拔如松,右手稳稳地握着手中那条长长的马鞭,然后有条不紊地挥动起来。随着他手臂的每一次起落,一道道清晰明确的指令便犹如疾风骤雨般传递出去。

“宏基、志玄听令!你们两人速速率领一部分兵马先行撤离此地,务必保存好我军的有生力量!不得有误!”李世民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在空中回荡不息。

紧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身旁另外两位身经百战的猛将——程知节和秦琼,大声喊道:“知节、秦琼,你们率部随本王一同留下断后,务必要死死挡住敌军的疯狂追击,绝不能让他们轻易突破我们的防线!”言罢,他左手敏捷地探向腰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那张精雕细琢、华丽异常的雕花大弓。随后,他右手轻轻一搭,一支寒光四射、锋利无匹的羽箭瞬间便已就位。

李世民微微眯起双眼,视线紧紧锁定住前方不远处那个正风驰电掣般狂奔而来的身影——单雄信。他深吸一口气,双臂猛然发力,将那张硬弓拉成满月形状。弓弦紧绷发出嗡嗡的颤鸣之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即将爆发的致命一击。

就在那一刹那,那支锋利无比、闪烁着寒光的弓箭如闪电般朝着单雄信疾驰而来!眼看着这支夺命之箭即将射中他,千钧一发之际,单雄信毫不畏惧地挥动起手中那柄沉重而威猛的金钉枣阳槊。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那支来势汹汹的弓箭竟然瞬间被打成了两段!断裂的箭头和箭杆无力地飞落在地上。

此刻,战场上双方的追逐战愈发激烈起来。一方是单雄信率领的大批骑兵,另一方则是李世民带领的一小队人马。然而,尽管单雄信这边在骑兵数量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由于眼前这条道路异常狭窄,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根本无法将自身的实力充分施展出来。

反观李世民他们,人数虽少,但其机动性却极强。只见这些骑士们一个个身手矫健,驾驭着战马灵活穿梭于战场之上。而且,他们每个人都精于骑射之术,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很显然,这是李世民经过精心挑选后所组成的一支精锐骑兵队伍。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杀声震天的激烈交战之后,单雄信所统率的那支剽悍勇猛的骑兵队伍,竟然在转瞬之间就被李世民一方如疾风骤雨般的箭矢给彻底击溃了!眼看着己方士兵纷纷落马倒地,单雄信心头怒火熊熊燃烧起来,只见他怒目圆睁,口中怒吼连连,手中紧紧握着那金钉枣阳槊,双腿猛力一夹马腹,驱使着胯下战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直直地朝着李世民所在之处狂奔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李世民身旁却有秦琼和程知节两名猛将。眼见单雄信气势汹汹地冲杀过来,他俩毫不畏惧,同样迅速催动战马,迎着单雄信疾驰而上。

“哈哈哈哈哈!单雄信啊单雄信,你莫非觉得仅凭你一人之力就能敌得过我与老秦两个不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程知节一眼瞥见单雄信那张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脸庞,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无名之火,当下便扯着嗓子对着单雄信大声嘲笑道。

“哼!你这程咬金,想当年在那瓦岗寨时,老子便瞧你横竖都不顺眼,没想到时至今日,竟愈发令人厌恶起来!”单雄信怒目圆睁,眼中似要喷出火来,哪里还有半分与他啰嗦的耐心,说罢,只见他手臂一挥,手中那沉重无比的金钉枣阳槊裹挟着呼呼风声,如泰山压卵般朝着程知节狠狠地砸将下去。

程知节又岂会示弱?面对来势汹汹的单雄信,他毫无惧色,口中大喝一声:“来得好!”随即双手紧紧握住自己的马槊,用尽全身力气向上一挑,只听“铛”的一声巨响,两件兵器撞击在一起,溅出点点火星,巨大的冲击力震得两人双臂发麻。

然而,一旁的秦琼可没打算袖手旁观,见单雄信如此张狂,他心中亦是怒火升腾,当下毫不犹豫地挺枪跃马,向着单雄信猛刺而去。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纵横,喊杀声此起彼伏,三人你来我往,斗得天昏地暗,好不热闹。

只是,这单雄信虽然勇猛,但以一敌二终究还是有些吃力。原本对付一个程知节便已让他倍感压力,如今再加上武艺高强的秦琼从旁夹击,不过数十回合之后,他便渐渐露出疲态,招式也变得凌乱起来。

眼见形势不妙,单雄信心知今日难以取胜,于是趁着双方兵器相交的间隙,猛地一个侧身,巧妙地避开了程知节和秦琼的攻势,随后瞅准时机,飞身上马,带领着身边仅剩的一两百名残兵败将,如丧家之犬一般仓皇逃窜。

而就在单雄信如丧家之犬般狼狈撤退之际,李世民那双锐利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他深知此刻正是痛打落水狗、扩大战果的绝佳时机,岂会轻易放过?只见他手中长剑一挥,高声喝道:“众将士听令,随我追杀单雄信!”说罢,便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那数十名精锐骑兵如疾风骤雨般向着单雄信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路之上,李世民及其所率部众势如破竹,奋勇杀敌,他们个个都如同下山猛虎一般,锐不可当。那些原本就已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敌军,在他们凌厉的攻势之下,被杀得丢盔卸甲,哭爹喊娘。有的敌人甚至连武器都来不及拿起,便已成了唐军刀下亡魂;还有些妄图抵抗之人,则在瞬间被斩于马下,血溅当场。

与此同时,李世民等人在追击中还成功地将随单雄信一同作战的一员猛将——燕琪给生擒活捉了下来。只见那燕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但此时却也是面色苍白,毫无往日威风可言。几名唐军士兵迅速上前,用绳索将其五花大绑起来。

“秦王殿下,咱们这么点儿人竟然能抓到燕琪将军,您可真是太厉害了!”程知节望着被捆绑得结结实实的燕琪,不禁对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神色自若地回应道:“此乃将士们英勇奋战之功,并非本王一人之力。不过既然已经擒获此人,先将他押回营中再说。”言罢,他转头看向程知节与秦琼二人,接着说道:“如今局势已定,我们也该收兵返回了。想必屈突通将军和元吉所率领的大军应该也快要抵达了,但愿我们此番行动能够为罗士信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说完,李世民大手一挥,示意众人调转马头,朝着己方营地缓缓归去。

眼看着单雄信一脸尘土、蓬头垢面地逃了回来,那模样简直狼狈不堪。王世充见状,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起来:“真是个没用的废物!就这么点儿人居然也能被打成这副惨样儿!”

说罢,王世充怒不可遏地挥了挥手,随即便大声呼唤着自己的儿子王玄应前来。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材魁梧、英姿飒爽的年轻人快步走到了王世充面前。王世充目光严厉地盯着王玄应,下达命令道:“玄应啊,你赶紧率领数千人马火速赶往慈涧去协助抵挡罗士信那个家伙!动作一定要快,如果你们再晚一点儿出发,恐怕慈涧就要落入唐军之手啦!”

此时的王世充心急如焚,额头上青筋暴起,满脸都是焦虑之色。他深知慈涧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一旦此地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王玄应身上,期望他能够力挽狂澜,抵挡住唐军凶猛的攻势。

当王玄应急匆匆地率领着一队人马赶到时,只见前方不远处的慈涧城已经陷入了一片激烈的战火之中。罗士信正带领着手下的将士们对这座城池展开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击,喊杀声和兵器相交的撞击声响彻云霄。

罗士信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手中长枪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他远远地瞥见了赶来救援的王玄应及其队伍,但脸上毫无惧色,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兴奋之色。他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带领着一群精锐士兵朝着王玄应冲杀过去。

刹那间,双方短兵相接。罗士信犹如一头猛虎冲入羊群,勇不可挡。他催马疾驰,瞬间便冲到了王玄应面前。王玄应见状大惊失色,连忙挥剑招架,但为时已晚。只听得“噗”的一声闷响,罗士信手中那杆锋利无比的长枪如闪电般直刺而出,精准无误地刺穿了王玄应的铠甲,将其狠狠地挑落马下。

王玄应重重地摔倒在地,口吐鲜血。他身边的郑军士兵们惊恐万分,急忙舍命上前营救。经过一番拼死搏斗,终于成功地将身负重伤的王玄应抢回己方阵营。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形势愈发对郑军不利。前来支援的郑军在罗士信等人凶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被杀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眼见局势已无法挽回,原本坚守在慈涧城内的官兵们士气大挫,心中充满了绝望。最终,他们无奈地选择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随着城门缓缓开启,唐军旗幡飘扬而入,宣告着慈涧城正式落入唐军之手。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以唐军的胜利告终,而罗士信的威名也因此战更加远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威凤赋之李世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威凤赋之李世民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7章 调虎离山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