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曲战歌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曲战歌

宁桀是探花,其他三位是进士。

天堑关一共五位贡生,脱颖而出四个。

虽有一名稍有遗憾,但也足够骄傲了。

对于往来恭贺的众权贵,宁国公依旧持重,对外说得最多的就是,宁桀是受苏笙笙点拨,学会记忆宫殿才能有如今成就。

他们去拜访的三大进士家人,也是如此说的,可见事实为真。

这让所有人不禁对这个玄冥王妃教的什么照相机记忆,起了莫大兴趣。

还没等那些进士返家,便纷纷把儿女送进苏笙笙开的学堂。

这一次,连那么多大臣都对北戎束手无策,只因二圣在北戎手中,不免投鼠忌器。

可却未料,王妃人还在千里之外,事就给摆平了。

这怎能让他们不惊震。

无论如何,自家儿子是个不成器的,教的再坏,还能比那小霸王宁桀还坏了去?

反正不管怎么说,总得先上了船再说。

而且,他们也看出如今的形势来了。

整个南陵,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若他们不跟上这股浪潮,可就被拉下了。

是以,苏家的两处学堂,还有悦笔书屋,书坊,都聚满了给孩子报名的家长。

宁国公此刻帮她打出这张牌,苏笙笙如何不知他的心意。

祖父是帝师,却被皇帝发落在这。

她一个女子,都能让天堑关出四人进榜,足以证明帝师之能。

此番与北戎的较量,看似南陵占了上风,可苏家将来终是要拿金锭去换二圣的。

这无疑增加了其中的难度……

而皇帝此时让宁桀进宫……

宁国公是在告知她,他们都会坚定地站在她身后,不会动摇。

但未料,宁国公的一番好意,却引来了一场意外的绯色传闻。

寄托无线电的无处不在,传遍南陵每个角落。

说她苏笙笙在书坊与未婚夫季晏礼有违师生之礼,不清不楚不说,还未行退亲便与药商白家公子勾勾搭搭,后来才是玄冥王。

总之,说她借男子上位,全是心机。

红楼之事传言纷纷,与季家婚事不成,便藕断丝连地与白家公子暗中往来。

之后苏家出事,半声不吭地就踢了白家,还是没过几日就退的亲事。

哄的玄冥王拿出免死金牌,救下苏家后,便想让南陵百姓为她出这一百万金。

说那北戎本就是被她招来,又何来救国之说?

让世人莫要被她骗了,枉费民力。

如此明目张胆的言论,不胫而走。

一开始还是街头巷议,后来突然被柳州的季晏礼之母澄清之言,一下推上热潮。

季母生怕为苏笙笙所累,让儿子大好仕途有污,竭力想证明他们早就退亲之事。

为此,她还拿出苏家给他们的退亲信。

可没想到,此举反而引发沸议。

魏母嫌弃苏家经商自甘堕落,才毁亲的话也传扬开来,更有魏母自行退亲,毁诺之事。

如今季晏礼是学用苏家帝师和帝师之女的才学,才勉强得了探花。

现在天堑关出来的探花和三大进士,都说在苏家悦笔书屋听课大受裨益。

怎么的季家只字未提,反而还落井下石,说玄冥王妃不退亲,就与外男勾搭?

明明是不想娶犯官之女,却还不想落下毁亲名声。

天下间,哪有这等好事。

苏笙笙一得知此事,便传讯与季晏礼和宁桀四人,务必不要再出来为她仗义执言。

这是有人冲着她来的。

若他们跟着下水,就会更浑浊。

苏家与季家行退亲之事,只有两家……算上谢玄是三家知道。

她已查问过,苏念薇确实将此事传出。

那另外的,就是一直暗中盯着的幕后人了。

上一次红楼的流言蜚语,她一笑置之,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一次,她绝不会任人泼污水。

……

翌日

南陵各处州县,都收到传讯,王妃要在同一时段实时播报。

南陵的百姓对这位从未露面,便搅动天下风云的王妃有多好奇,就有多少人涌出。

分发各处的收音机前,已围满人群。

待到约定时刻,一众屏息以待。

收音机,准时开播。

但并未听到王妃的声音,而是琴声?

而后,是一阵热血的鼓声和雄喝声。

这是……

守候收音机前的百姓,疑惑不解的互看。

军营

苏笙笙与弹琴的四姐对视后,启口。

收音机里在一阵密集的鼓点后,传出一道轻柔的女子歌唱声。

“魂之归处兮战歌扬,铁血丹心兮誓不忘。战鼓擂动兮天地荡,壮士豪情兮耀八荒。”

虽然清音婉转,却又带着庄严肃穆。

而那似在远处的鼓点,与之呼应。

像是自由翱翔的雄鹰,俯瞰山河壮阔。

鼓声愈加浓烈,却井然有序,丝毫不抢夺琴声女声主场。

但又让无法忽视,那热血沸腾的鼓点。

一阵鼓点,万声唱喝。

是麒麟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人终于明白,那是兵将之声。

王妃,是在军营。

是在唱,南陵与他们为一体……

魂之归处,是故土……

苏笙笙声音转淡,鼓声高昂,众将雄浑的声音传彻天际。

“魂之归处兮战鼓擂,

故土遥望兮军旗飞。

铁蹄踏破兮山河碎,

壮士豪情兮永不摧。”

此时此景此歌,由麒麟军将唱来,无不令人热泪盈眶。

无线电,是为了抵御列强觊觎。

苏笙笙绝不想看到,有人拿此物抹黑,激发人心恶念,用来攻击诽谤她亲近之人。

更不希望,传递出去的是不良引导。

她希望能化解人间戾气,而不是为人操纵,用来抹杀军人的威严。

她如今是军嫂,不管过程如何,现在都绝不可以被人拿来做文章。

如果可以,她更想唱国歌,让百姓起来翻身做主。

只是不符合这个朝代的历史进程,也只能想想罢了。

这时,在电台声音转淡时,突然又从另一台收音机传出一阵奔腾的骏马嘶鸣声。

“山河破碎兮志未残,血染战袍兮战犹酣。旌旗猎猎兮迎风展,凯旋归来兮歌凯旋。”

一众百姓才看到,是十四台收音机……

此起彼伏的战歌,如接力棒一般,传递开去。

最后,在天堑关传出宣言,“不惧豺狼。”

十四州军将,整齐划一,“不惧豺狼。”

如此振奋人心的战歌,这般呈现,直叫人热血沸腾。

百姓心中亦是震撼不停,“不惧豺狼。”

此番景象,平生未见,那还未出城的北戎使臣,闻听处处震喊,吓得是一路逃窜。

“军民融合,便是这般景象么?”

远在海上的白朔,军营中的谢玄,皇城的季晏礼,目光震荡。

一阵激昂之声,响彻云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曲战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