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摊丁入亩
第524章摊丁入亩
一眨眼,距离贾瑜重返神京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
在这两年里,有了贾瑜支持的白皇后和明辉帝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再也不用唯唯诺诺的面对内阁和那些文官集团了。
白皇后朱笔一挥,不仅让贾瑜重新担任京营节度使,就连首席军机大臣的位子也给了他,可以说如今神京的十数万大军全都掌控在他的手里,一时间可谓权势滔天。
有鉴于此,他不仅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也拥有了自己的一批班底,虽然忠诚度还有待考验,但贾瑜并不在乎。
从后世来的他信奉一句话,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即便是父子都能反目,更何况是盟友。
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风顺,最让贾瑜感到头疼的是白皇后又有了,这就很麻烦。
堂堂当朝太后,在丈夫已经去世两年多的情况下,居然怀孕了,这种事一旦传出去那就是惊天的丑闻。
贾瑜也不是没劝过白皇后将孩子打掉,可看每次一说白皇后便哭得梨花带雨,他的心又软了下来,就这样一直拖了好几个月。
凤藻宫
一场酣畅淋漓的激战过后,累得跟一滩烂泥似地白皇后一边娇喘吁吁的趴在贾瑜怀里,一边轻轻的用纤纤玉指在他胸口画着圈圈一边柔声道。
“三思,你喜欢人家吗?”
“当然喜欢了,简直喜欢到了骨子里。”贾瑜将她紧紧拥在怀里,低下头轻轻的在她洁白的额头吻了一下。
“那你还让人家把孩子打掉,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的骨肉啊。”白皇后一边说话一边不依的扭着腰肢。
现在的她早就被这个冤家开发成了他的模样,全身心都是他的影子。
越爱这个冤家,她就越担心会失去他,毕竟现在的她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不像后世那样一大堆三四十岁的女人依旧腆着脸自称小仙女,对于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这已经是可以自称老身的年纪了,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她的大儿子齐王就已经给她添了一个外孙。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贾瑜感情的加深,心中的失落感就愈发强烈,这才是她想再替贾瑜生一个孩子的原因,只要有两个孩子在手,即便日后她人老珠黄了,也不怕贾瑜不要她。
贾瑜苦笑道:“洁儿,这么些年了,我对你的情意你还不明白么?
咱们的感情用不着一个孩子来维系,更何况咱们不是有治儿这个孩子么?”
白皇后犹豫了一下:“可……可我总觉得随着治儿年纪渐长,他对我这娘亲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亲了。
最重要的是,我有一种预感,这一胎应该是个女儿,我想把她留下来。
三思……你说好不好嘛?”
“好吧。”
看到这样一个熟透了的绝色佳人在自己怀里撒娇,贾瑜根本生不起拒绝的念头。
自己的女人肯定得自己宠,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思索了一下后道:“既然决定留下这个孩子,那就得加倍小心了,从明天开始,凤藻宫里的人要开始筛查,那些不可靠的人一律赶出去,留守的人越少越好,尤其是贴身的宫女太监一定要慎之又慎。
而且你也要开始减少垂帘听政的时间和次数,三个月后就要停下来,对外就说要锻炼陛下的能力。你只要坐镇中枢,牢牢把握好财权、军权和人事权就够了,用不着事必躬亲。”
“嗯……人家都听你的。”在得到了贾瑜的承诺后,白皇后格外欢喜,搂着爱郎结实的腰部,将俏脸贴在他的胸膛,静静的听着爱郎有力的心跳声,只觉得心中无比的满足和安宁。
看着伏在自己怀里那副满足而艳丽的俏脸,贾瑜不禁感慨万千,谁会想到这位当初自己连见一面都是奢望的大夏国母,如今居然乖乖的躺在自己怀里任他为所欲为,并且还为自己生儿育女,人生还真是奇妙啊。
看来,为了自己未来幸福着想,计划要提前实施了……
三日后
一道由辽王上的奏折轰动了朝野。
这道折子的内容很简单,归纳起来只有八个字: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火耗归公很容易理解,古时候朝廷不管收什么税都会有损耗,所以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
比如朝廷要征收一石的粮食,地方官府就会多收两斗,有狠心的甚至会多收四斗,而这些多收的粮食就会被地方官府的老爷和胥吏们“笑纳”了。
现在贾瑜上的这道折子就是要将多收的火耗收归朝廷,然后再由朝廷以养廉银的名义下返还地方官府,这样一来地方官府就再也没有了上下其手的名义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而摊丁入亩就更狠了。
这个时候大夏的收税还是按照在华夏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说白了就是就是按人头收税。
这种税收的话好处就是税效率高,但坏处就是非常不公平。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头税的征收,只能使贫富差距加大。
这就好比后世的王首富每年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居然跟一个送外卖的小哥一样多,这不是胡闹么。
所以,贾瑜所提出的摊丁入亩直接就提出废除人头税,按照土地的实际数量收取田税。
你家里的田多你就多交税,你家里的田少就少交,没有就不用交。
这一招直接就砍在了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士绅阶层的脖子上,一时间满朝文武立刻炸开了锅。
说句不客气的话,能上殿参加早朝的官员,谁家里没有田产啊。
多的上万甚至十多万亩,少的也有几十上百亩。
原本大家都快乐的享受着偷税漏税的福利,贾瑜一上来就要贴脸开打,直接从大家口袋里掏钱,这谁受得了,一时间整个金銮殿都炸开了锅。
汪知节当场就跳了出来,直接高喊着请陛下诛国贼的口号,紧接着叶诈等一众官员也纷纷义愤填膺的要求太后和明辉帝严惩贾瑜。
不止是文官集团,就连不少勋贵也面色不善的看向了贾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