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炭疽和天花疫苗(1)
2003年3月6日星期四科威特联军新闻中心早上醒来,看到房间正中的镜子上贴着指向麦加方向的标签,才想起我已经到了一个阿拉伯国家。
昨天一天在飞机上度过,夜里才到科威特。
现在,我们的行李还没打开,就要先去联军的新闻中心报到。
为了减少对普通科威特人生活的影响,也便于保护士兵的安全,美英联军的新闻中心,设在距离科威特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的希尔顿酒店。
酒店周围围起一人多高的栅栏,正门的门口有一辆蓝色迷彩的军车,车顶上1名科威特士兵架着机枪站岗。
我们的车还没到门口,先被一道岗哨拦住查验证件,专门检查汽车炸弹的机器,同时检测汽车底部。
之后是第二道岗,我们和司机统统下车,过金属探测器,检查行李和随身物品;门外则有军警和警犬再次检查汽车。
这些都由科威特士兵完成。
确定没有问题,我们才到了有一两个美军站岗的新闻中心门外。
“哇!
这么多人”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在酒店会议室旁边临时搭起的签到处,4名美军正忙着为挤在前排的记者们办理报到手续,复印护照、拍证件照片等等。
大厅里,到处是风尘仆仆和打扮得风尘仆仆样子的记者,仿佛“战地记者”
就应该穿卷起袖子的衬衫,脖子上扎一条或大或小的阿拉伯方巾。
他们有的在和军官们聊天,有的坐在墙角守着一堆器材打盹,有的互相比较各自照相机的镜头哪一个更先进……奇怪的是许多人的左腿上都拴着一个绿色的军用挎包。
问了才知道,那里装的是对付生化袭击的防毒面具。
“到101空降师随军的记者注意,”
一个中等个儿、短发、戴着眼镜、看上去很像中学老师的女军官从一个办公室走出来,喊:“现在把你们的行李拿到后面的停车场装车。
我们9点准时出发”
一阵熙熙攘攘之后,大厅里的人少了许多。
我从签到处取了两份表格申请随军的证件。
一份是遵守50条随军规定的保证。
50条规定?这怎么可能记得住呢?另一份是在万一出事之后,不要求美军和美国政府负责的“生死契约”
,上面清楚地列出四句话:1.我认可报道战斗场面和其他的军事行动会对生命、肢体和器材带来一定的风险;2.我认可美军在争取胜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我本人和我所带器材的安全;3.我在此解除美国政府和美军在我因为报道战斗场面或任何其他军事行动而可能受伤或器材受损时所担负的任何责任;4.我明白同意这一协议是获得报道美军军事行动的证件并取得相应协助的条件。
整个填表过程中,只有填写“紧急情况联系人”
一栏时是最困难的时刻。
我费力地拼写着爸爸的名字,一遍一遍祈祷,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给爸妈带来太大的打击。
等着拍照的工夫,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小兵,坐在一张小桌前,无聊地摆弄着手中的皮尺。
原来,这里是量尺寸定防化服的地方。
在确认我们的随军资格后,小兵分别给我和萧燕量了身材,又在一张表格上找到适合我们的号码。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防化服,拿起来蛮重的,衣服里面涂着一层厚厚的黑材料,有点像铺马路用的柏油。
前襟下摆还印着防化服最初使用的日期。
小兵说,防化服要密封包装,打开以后只能洗几次,而且大约6个月就失效了。
没接触过毒气的还能用来做训练服,经过毒气训练和实战的就只能销毁。
美军为每一个随军的记者免费提供一套防化服,还有一个防毒面具,应该也是不小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