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正如应崇优所推测的,十万平城军主帅,一品郡王魏泰,此时正陷入一片惊惶迷茫之中,连他自己回想起来,都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失控恶化到这样的地步。
当初接到了谕旨,也签收了,但对诏命的内容,这位老王爷心中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反感。
离开平城出征一年多来,阳洙发来的此类诏命已有多次,每每调动自己手下的平城军,去为人家构筑侧翼后翼的防线。一次又一次,看着友军意气风发攻城掠地,平城军仿佛一直是个配角。虽然每次论功时阳洙都大力称赞平城军,赏赐也很丰厚,但因为很少正面作战,总觉得分配给自己名下的功劳言过其实,像是皇帝看在老臣情面上的施舍一般,令人心有芥蒂。好不容易这次能独立西线作战,开局又极是喜人,正准备大展身手之际,突然又是一道命令回师的谕旨,如同一瓢冷水当头泼下。
魏王只负责平城军一部,不像阳洙那样纵览全局,所以不太能理解皇帝的战略安排,只要没有敌军进攻自己负责的防线,他就觉得阳洙的调动是错误的,是为了不让平城军立功,而随意打发他闲坐一旁,全然不能体会到正是由于阳洙各条防线构筑精密,才致使敌军无法轻动的道理。
身为最德高望重的老臣,魏王自恃身份,纵然心有疑虑时也不愿意多说多讲落个争功的名声;而年轻气盛的小皇帝,满眼都是如何尽快收复他的锦绣江山,对于老臣的失意也未加留心。时间久了,心结越来越深,而最终的恶果,却是在最不应该发作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平城军西行已过半月,魏王对东路友军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既想不通手握焰翎、济州、青益三军的皇帝为什么单单要调自己回师,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面向一条洛水构筑后翼防线,所以思来想去,魏王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牧族犯境只是一个借口,皇帝不过是又在拖自己后腿,为的是不让平城军乘势南下,成为最早进逼帝都的王师。
既然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结论,身边部将们又围着大发牢骚,再加上只须三天就能拿下安州这个西部重镇,魏王一横心,便决定先斩后奏,放置了谕旨整整三天没有执行,反而命令全军上下合力进逼安州。本以为只要自己立下大功,皇帝又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胡乱调动,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得认了,万万没料到后果竟会是这样令人意料不到。
违旨不遵,致使禁军后线空泛,檄宁军乘隙偷袭,险险置皇帝于死地……这些消息陆续传来,如同惊雷般一个个炸在魏王的头上。
第一次冒险抗旨,就遇上了最难挽回的结果,魏王没有心情认真反省,反而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背,既懊恼又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如果反抗皇帝的拘捕问罪,手下的平城军远远不足以抵御其他三部王师,如果束手就擒,面临的又是无法解释的抗旨死罪,老王爷左右为难,几乎一夜之间须发全白。
然而战战兢兢等了几天,营外来报,皇帝竟然只钦派了枢相少府应崇优,带着一小队随从前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呆呆愣了半天,才想起要请了进来。
见到满面憔悴的老王爷,应崇优不由暗暗惋叹一声,面上不好露出来,只是客气地见了礼,命手下人帐外听命,自己独自进了帅帐,示意魏王摒退左右。
魏王见应崇优此来既没出示王杖,也未捧天子剑,心中正讶然,见到他的手势,忙命帐内其他人全部退了出去。
“魏王,卑职奉圣上手谕,前来问话。”待帐中人净,应崇优面南而立,朗声道。
“臣遵旨。”魏王撩衣下拜。
“圣上问,调军谕旨,你可接到?”
“臣接到。”
“谕旨上命你火速回师构筑洛水防线,你可清楚?”
“是……”
“你可曾依旨行事?”
“……不曾。”
“有何缘故?”
魏王抬起头,欲言又止。
“魏王,圣上相信您老臣忠心,决非有意置君主于险地,所以才不宣旨,不捉拿,命我前来暗中问话。您当时是如何作的决断,千万不要有所隐瞒,如果解释得通,虽有责罚,终不至于有谋逆大罪,请您三思。”
魏王眼眶一热,老泪涌出,忙抬袖拭了,微微叩首道:“皇上圣明,老臣羞愧啊……”
应崇优微微一笑,上前挽扶,柔声道:“想来也会话长,您起来坐着详谈吧。”
“应大人是代天问话,老臣怎么敢坐?”
“就是圣上亲临,老王爷也是有座位的。”应崇优扶他坐下,安慰道,“您不必惶恐,圣上仁厚,只要您说实话,不会有大罪的。”
“劳烦应大人回禀圣上,老臣实在是……湖涂啊……”魏王长叹一声,将自己的猜疑多心一一诉说,解释当初为何擅违圣旨,延期回师的经过,说到后来,更是悔恨交加。
“原来是这样……”应崇优定了定神,看看魏王老泪纵横的脸,知道他所言非虚,忍不住埋怨道,“老王爷心有不忿,应该早些奏明皇上才是,其实皇上对平城军也是一视同仁,并无刻意打压之意,是您多心了。”
“总之是老王铸成大错,难以挽回,就是万死也难赎其罪。只是这全军上下,还有我魏氏满门,都是受了老臣的连累,还望陛下开恩赦免。”
应崇优温言劝道:“老王爷且放宽心,我这就回去禀明圣上,无论如何,不会冤枉您有心谋逆的,请约束全军,安营静候,以免多生事端。”
魏王连声称谢,起身相送,谁知还未到帐门口,牛皮帐帘突然在外被掀开,一行人明刀明剑冲了进来,将应崇优团团围住。
“聿儿?你想做什么?”魏王大吃一惊,向为首之人怒喝道。
平城少侯魏聿平全副盔甲,上前施礼:“父王,您就这样让他走了?”
“应大人前来代天问话,正要回营复命,你竟敢如此无礼!”魏王跺足急迫,“还不快给为父退下!”
“父王,你们说的话,孩儿在帐外已听得清楚,”魏聿平一步也不退,昂首道,“您真的相信他回去会替你求情?相信皇上会不治您以大罪?”
“圣上仁厚……”
“仁厚个屁!”魏聿平身边一个粗壮的将军大声骂道,“他要是仁厚,会一直给我们平城军小鞋儿穿?王爷您这次算是栽在他手里了,不趁机捏死您才怪!”
“放肆!”魏王刚喝斥了一句,就被儿子将话抢断:“父王,他话粗理不粗,说的很对。皇上一向忌您功高,无由还压三分,何况被他抓着这个机会?孩儿敢说,只要应崇优一回去,紧接着来的就是缴您兵权的大军和内府司的铁锁!”
“魏王爷,”应崇优冷冷道,“如果圣上有心治你死罪,只须下令焰翎军开拔前来就是,何必派我来多此一举?您一世英名不易,这关键时刻,切勿选错了路啊。”
魏王不由点了点头:“应大人说的不错,皇上派来使臣,说明有心饶恕,聿儿不要无礼……”
“就算皇上这次不杀您,您的一世英名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了,”魏聿平冷笑一声,“您以为这个应崇优是好人吗?上次疫症之事,就是他在皇上面前告的密,还来假惺惺充什么好人!”
应崇优挑了挑眉,凛然道:“应某行事只求无愧于心,少侯不能见谅也是无奈。不过魏王爷,有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您已错了第一步,难道还要一错再错?您就真的不为这全军上下,还有魏妃娘娘想一想吗?”
魏王全身一颤,眼睛直愣愣地有些发红。
“父王……”
“不用再说了,为父决心已定,无论如何,我魏家世代忠良,不能当大渊的反叛之臣,请应大人回营复命吧,如果圣上不能开恩,老臣也是无可奈何……”
应崇优心头一松,唇边微露笑意,道:“王爷忠心,上天可鉴,圣上一定会体谅的。”
“你们都闪开,让应大人出去!”魏王上前一步,下令道。
魏聿平面沉似水,恶狠狠地瞪着应崇优,似乎是从牙缝里进出一句话来:“父王,已经晚了……”
“你说什么?”魏王环视着周围动也不动的一圈将士,面色惨白。
“应崇优的所有随从,都已被孩儿杀掉了……”魏聿平唇边勾起一抹阴冷的笑纹,看也不看站立不稳的父亲,慢慢道,“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请父王暂歇,就将一切都交予孩儿打理了吧。”
应崇优心中绞痛,只觉得眼前一阵阵模糊,面上血色皆无,唯有背脊依然挺得笔直,一字一句厉声道:“魏聿平,你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平城军上下只有十万兵力,对抗皇命你有丝毫的胜算吗?”
“本来是毫无胜算的,不过幸好你送上门来,”魏聿平冷笑着拔剑出鞘,雪亮的剑尖直指应崇优的咽喉,放声大笑,“你可是皇帝陛下心头的肉,扎一下就能痛得他满地打滚儿,只要你在我手里,阳洙他能怎样?”
应崇优心头一沉,用力闭了闭眼睛,心中悔意重重。本以为以老王爷对皇室的忠诚,此行并不艰险,谁知平城军的少壮派竟已脱离了老主的控制,只听少侯的命令,以至于一步走错,反而给阳洙惹下大麻烦。
“聿儿,”魏王颤声道,“听为父一句,快些就此收手……”
魏聿平掷剑于地,猛地跪倒磕了几个响头,语调坚决地道:“父王,您若想让孩儿有一条活路,就请回寝帐,让孩儿自己来善后吧。”
“住口!”魏王又气又急,狠狠甩了儿子一个耳光,“你懂什么,你以为你选的是活路吗?”
魏聿平用手背抹了抹唇角被牙齿划破而渗出的血丝,仍是直挺挺跪着,冷声道:“来人,扶老王爷去休息。”
两名副将应诺一声,走到魏王身边,一左一右搀住了他的胳膊,虽然动作温和,却是半扶半抱,不容他挣扎地向帐外拖行。
魏王气得浑身乱颤,却又无可奈何,最终也只能歉然地看了应崇优一眼,被强制离开。
“应少府,先委屈您了。”魏聿平这才面无表情站起身,踏前一步,剑锋一闪,削下他一继头发,又从他腰间抽出那枚随身的玉佩,一起用布由裹好,收进怀里,再转头命令手下:“绑好了,抬到后营严加看管!”
“是!”两位健壮士兵向前,拿一根长绳将应崇优拧臂攒足捆得个结结实实,抬到后营一顶小帐内,粗暴地扔了进去,狠狠砸在坚硬的泥地上,痛得他眼前一阵阵发黑。
事情至此,应崇优反而镇定了下来,先静静躺在地上,调匀气息。方才被捆绑时,他用力绷紧了自己的肌肉,因此虽然绳索捆得结实,但只要现在放松身体,原本拉得极紧的绳子就会略有松动的空间,再多加扭动拉扯,便有挣脱的希望。不过此时夜色未深,囚帐外又有重兵看守,他并没有轻举妄动。
到了午夜时分,应崇优悄悄起身,正想挣扭一下试试看,帐外突然响起了压低的嘈杂之声。远远近近,几乎遍布整个营地。不多时,有人闯了进来,重手重脚地将应崇优拖出囚帐,丢进一辆木栅囚车中关好,他游目向四周一看,平城军竟然正在悄悄地拔营出发。
当夜无星,应崇优只能凭感觉和朦朦胧胧的周边地形判断这次夜间行军的准确方向,依稀是朝着西北方,而且行军速度很急,不少辎重都被抛下。
“是去渝州,还是安州呢?”应崇优闭着眼靠在囚车的木栅上,脑中急速的转动着,“应该是渝州……驻军的魏将军是少侯的族弟,而且那里地势险要,粮储充足,或可凭之一战……皇上现在到底发现没有?他会怎么做呢……”
身为职在中枢的大臣,应崇优很了解目前的战局。对平城军出人意料的叛乱,王师目前最好的做法应该是避免正面厮杀,进行冷处理。平城军的活动范围有限,如果令青益军守住汾河,济州军北插佐山州,就可将其钳制在渝州一带,无力妄动。身为王师主力的焰翎军此时按原计划先渡洛水,击溃檄宁军残余兵力,再挥师南下,直取帝都。最多到年尾时,大局便可稳定。到时平城军的军需粮草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合三军之力,将其一举荡平,方为最稳妥的上策。
“可是……”心念至此,应崇优不禁皱眉头叹了一口气。
可是这看似顺利的一切,要变成事实却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阳洙根本不考虑正被魏聿平握为人质的自家夫子。
且不说阳洙目前的心思如何,单是应崇优自己,已是百般矛盾,左右为难。
如果让阳洙不顾现下战局明晰有利的现状,一昧率大军追剿平城军,平白延长百姓受战乱之苦的时间,应崇优不愿意;但要让那孩子铁下帝王心肠,把自已相知相依数年之久的老师抛诸脑后,一心只想去夺取自己的锦绣江山,应崇优也不愿意。
因为这些年跟在他的身边,耗费心力所守护的,不过是那颗原本仁爱的君主之心。若是最终走进帝都的,还是一个冷心无情,只知用剑与血统治江山的铁腕帝皇,那么辅佐他改换江山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思来想去,应崇优还是觉得自己绝不能坐以待毙,只等着别人援救,要努力想些办法,找出第三条解决之道来。
急行军了一整天,平城全军在黄昏时到达渝洲城外的一处高地,魏聿平下令全营在此暂歇,派了心腹进城联络。
渝州守将魏渊,因父母双亡,从小就依附在身为族长的大伯魏泰处生长,伴着魏聿平一起读书习武,对族兄素来是言听计从,任凭驱使。他所率的五千守军,也是从平城军中分拨出去的旧部,多受魏氏恩德,故而魏聿平并不曾担心事有不谐。
然而不知何故,使者进城后大半个时辰过去,渝州城的护城河桥依然高悬,大门紧闭,毫无动静。魏聿平正感焦躁之时,突见城墙上挑出一个人头来,几名弓手随后射下箭书。
箭书乃是魏渊亲笔所写,言道自己是大渊臣子,奉旨守城,不见圣旨,不也擅开城门,请平城军绕道他行。
被一向唯唯诺诺的族弟拒之门外,魏少侯羞恼交加,立时便要发动手下十万大军强力攻城,无奈天色已黑,不好妄动,被手下人一番苦劝,暂时忍下满腹火星,命全军在高地扎营设岗,休息一夜,待来日再战。
因为未能按计划进城,不得不露宿城外,魏聿平很担心王师大军已发现自己的异动,前来追剿,于是派人将应崇优带来,拴在自己帅帐外的坐桩旁,以备随时充作人质,之后又巡哨查岗,忙乱了一番,方才倦极上床。
此时尚是晚春,渝州地势又高,入夜后气温下降,寒风如刀。应崇优虽有师门心法相护,时间一久,也不免冷得面色青乌。努力忍耐到后半夜,看着周边守卫的兵士都被一天急行军的疲累催得朦朦入眠,他才悄无声息地扭动着身体,从在路上时便已暗暗挣松了一些的绳索中脱出手腕,再解开全身其他的捆缚,侧耳听听帐内的动静,悄悄潜行至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士兵身后,运指如风,封住这个昏昏欲睡的守卫全身大穴,暗暗拖到自己被捆之处,让他蜷成一团。因时间紧迫,不及换衣,只用披风严严地盖了。夜色幽暗之下,纵然时不时有士兵醒来转头查看,也只会看见黑黑的人影仍在原地未动,一时半会儿也许能隐瞒过去。
凭着远处渝州城头高挑的灯笼,应崇优大致判断了一下方向,拿了被制伏的那个士兵所佩的腰刀,顺着一顶顶兵帐在营火中遮出的阴影外逃。
非常时期,魏聿平安排的巡营小队极多,应崇优不得不多次伏在地上,等待巡营者过去,故而行进速度很慢,每每回头时,就发现自己距离高耸的帅帐,其实并没有逃得太远。
绕过一顶牛皮帐篷,前面又有脚步声传来,应崇优急忙屏住呼吸,将身体紧贴在暗影中,看着七、八个人打着火把从侧前方走过,人影渐消,这才稍稍定了定神,按着胸口,再次弯腰前行,谁知未走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断喝:“是谁?”
应崇优未及多想,刀风已从后袭来,他本能般拔刀还击,且战且逃,因为行踪再难隐藏,周边士兵纷纷惊起,出帐查看,只是因为光线昏暗,场面混乱,一时还弄不清楚怎么回事。
发现潜逃者的巡营小队不到十个人,都是普通士兵,武艺不精,乍一交战,纷纷被逼退,只是呼喝着援兵,咬在后面猛追。
应崇优借着周边多顶营帐的遮掩,勉强又逃了数丈之远,眼看着四周人声渐起,心知脱身无望,不由长叹一声,停下脚步,靠在一处帐房外,凝目看了看手中的刀锋,犹豫着要不要就此架在自己颈间。
正在绝望之际,身后的帐篷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两只手伸出扯住应崇优的右臂,一面将他拉了进去,一面低声道:“应大人,请勿扬声。”
应崇优吓了一跳,凝神看时,帐内人竟是昨天无礼斥骂阳洙的那个粗豪将军,不禁呆住。
“应大人,您是怎么跑出来的?”那将军顿足急道,“不可能逃得掉的!这要是被抓回去,魏聿平一定会给您苦头吃的……要是您受点什么伤,末将们可怎么跟皇上交待啊?”
应崇优被他这番话说得有些糊涂,心中疑云暗生,问道:“你刚才是说皇上吗?”
此时帐外喧哗声更响,那将军伸头出去观望一回,不由叫一声苦:“不好,已惊动了魏聿平,他正派人逐帐搜查呢!你快跟我来!”说罢从简易军床上拿过一顶带帽的斗篷给应崇优披好,拉着他从帐后裂缝而出,一路走,一路跟迎面而来的将士们大叫:“有刺客,快去护卫王爷和少侯!”
如此这般蒙混了一阵,终是要碰见心眼儿较多的人,疑惑地查问:“朱勤将军,你后面的人是谁?”
那朱勤回头看了一眼,“哦”了一声,道:“这人是……”话音未落,已手起刀落,将来人砍翻在地,带着应崇优慌不择路,只知莽然前冲。
未行几步,应崇优已从后赶上,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语声平静地道:“朱将军,多谢援手。这样是逃不出去的,你也不要平白被我拖累。”
朱勤刚怔住,应崇优已瞥见有人转向这边,立即挥刀向朱勤斜斜一砍,故意提高声音大骂道:“逆贼,你助纣为虐,天理不容!”不等他反应过来,便飞起一脚,将他踢到一旁。
围捕的兵将们蜂拥而至,应崇优独力拼挡了一阵,终是力竭难支,跌跌撞撞数步之后,腿一软,便向后跌倒。
身体与地面相撞的疼痛并没有如期而至,反倒是有一双厚实有力的大手伸出过来,稳稳地托住他的腰,将他揽进一个温热的怀抱中,熟悉的声音随之在耳旁响起:“别怕,朕来了……”
因为极度的惊诧,应崇优愣了足足有半炷香的时间,完全忘了周边的混乱,只是死死地盯着阳洙的脸,嘴巴不自觉地微张着。
“这个样子虽然可爱,但你也要眨一眨眼睛啊……”阳洙微微笑着,用手捧住他的脸颊。
“陛下……”
“嗯。”
“阳洙?”
“是……”
“你怎么会在这里!?”这句话一问出口,应崇优猛地回过神来,双手用力揪住了阳洙前胸的衣服,“魏聿平一定会在沿途布下探子,你不可能在他没察觉的情况下率大军前来的!”
“没错,所以朕没率大军,朕只带着五百精锐,悄悄跟来的。”
“你疯了!”应崇优怨声吼道,“这里有十万大军,你居然只带了……带了……”
“是啊,这两天没见着你,的确快疯了。”阳洙凝视着应崇优的脸,眸色幽深,“虽然明知道你不会有事,但还是不该让你来,随便你说什么,都不该让你来……”
应崇优这时已没什么情绪仔细听阳洙在说什么,他四处张望着,似乎在拼命地想着脱身之计,情急之态,比他自己独自遇险时要强烈数倍。
“你别慌,崇优,先静一静好吗?”
“我怎么静得下来?你这五百人再是精锐,也挡不住平城军十万人啊……”
阳洙傲然一笑,缓缓道:“朕倒想看看,这十万人中,真正想要背叛朝廷君主的,到底有多少人。”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错,大部分将士并不了解情势,只是依上峰之命行事,可越是这样,你反而越是危险,你是至尊天子,怎么能这样欠缺考虑,轻身犯险呢?”
阳洙有些不高兴地看着他:“你这么担心,只是因为朕至尊天子的身份吗?”
“什么时候了你还在争这个?”应崇优又急又气,几乎忍不住想要在他头上敲打两下。
“好啦夫子,朕就让你看看朕这个至尊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吧。”阳洙说着,放开搂在应崇优腰间的手,向四周围成环状抵御来兵的手下高声道:“鸣号,放箭!”
一声令下,五百精锐中有数十人从背上拿下号角,另有数十人弯弓如月,四下射出火箭。
号声雄浑高亢,曲调婉扬,正是王师御驾专用之音,代表圣驾在此之意,同时,四射的火箭也箭不虚发,落在周边帐顶之上,一时火光四起。
阳洙唇边浮起一个高贵冷傲的笑容,将遮身的披风一褪,足尖用力,已跃上了身边最近的一个大帐篷的顶端,稳稳站立着,扬声道:“平城诸将,不认得朕么?”
他语调平缓,但使用的是浮山运气传音之法,兼之高地空旷,满营将士大部分都能听见,又加上王号大作,如风鸣龙嗥,一时间全军震慑,冲天的喊杀声竟因此静默了下来。
于十万叛军中亮出身份的少年天子,立于帐顶,在四周火光映照之下,龙袍王冠的身姿巍巍,直如满身锦围绣绕,光华耀眼,凛然不可轻犯。虽然他的面目不是十分清楚,虽然平日也很少在近处见过他,但呆呆怔住的平城将士们,还是不由自主地立即相信,那一定是真正的皇帝亲临。
满面铁青之色的魏聿平,终于在此时冲到了羽林军的环围之外。在阳洙的示意下,五百人后撤为半圆队形,护卫在皇帝身后及两侧。
“魏聿平,见了朕,你竟敢不拜?”阳洙冷冷道。
魏聿平咬咬牙,知道此时硬说他是假的,只怕也无人相信,一横心,高声道:“你不念我父王扶持恩德,数年欺压。我平城上下已是忍无可忍。既然昏君失道,则锦绣天下人人可得之,我何必拜你?”
“天下人有眼有耳,失道二字,岂容你信口胡说。”阳洙声色不动,只是目光锐利如刀,“你一人要反,朕不在意。不过这平城军上下十万人,朕却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住口!”魏聿平双眼发红,手托平城王印,向上一举,厉声道:“诸将听令,昏君并无大军相护,给我拿下!日后得了江山,与诸位同享之!”
应崇优一惊,不由向前迈了一步,却被人从后一拉,又拍了回去。
“……三师兄!?怎么你也来了?”
“嗯,”杨晨轻轻应了一声,“你不要着急,静看就是。”
此时在魏聿平的目光逼慑下,平城诸将都有些犹豫之色,只有两人素来是他铁杆心腹的将军,毫不迟疑地拨剑出鞘。
“好,好!命令你们的人,给我当场格杀昏君!”魏聿平见有人听命,立即哈哈大笑,但笑容刚布满脸上,立时便僵住了。
那两柄刚刚出鞘的利剑,端端正正架在了他的脖颈之上。
阳洙却看也不看这边,反而将目光平缓地扫向远方,静静地道:“朕犯险前来,为的就是给你们机会。从现在开始朕数三声,三声之后还手握兵器站立着的,朕必视为叛军!”
远处的人看不见内圈发生的事情,但皇帝的声音却清晰入耳。“一”字刚刚出口,已有大片大片的人丢下兵刀,屈膝跪下。在这样的情势裹胁之下,纵然还有人心怀犹疑,也不得不随大流而行。从站在高处的阳洙眼里看来,千帐灯火下黑压压的数万将士,宛如被疾风吹过的麦浪般尽皆低下了头,拜伏于皇权之下。
须臾之间,没有刀光血影,首犯已然被制,十万叛军解甲低头。在雷动的万岁声中,阳洙飘然纵身而下,唇边含着至尊无上的清冷笑容。
可一直凝目看着他的应崇优,却在此时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
“你冷吗?”杨晨在耳边关切地问道。
“不……不冷……”应崇优低低应了一声。
阳洙已缓步走到被按翻在地的魏聿平面前,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他。
“原来……原来平城军中,早已有你安插下来的人……”魏聿平咳了两声,容色凄厉,“难怪我会输……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十万平城男儿,自然全都是朕的人,你才知道吗?”
“可是……你明明可以……早就处置我的,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
“朕的心思,你不配知道。”阳洙冷冷一笑,将足边的一柄利剑踢到了魏聿平面前,“不过你既然身为王爵世子,朕给你全尸。”
应崇优微微吸了一口冷气,正要上前,却被杨晨紧紧拉住。
魏聿平发丝零乱,环视了一眼四周,眸中涌上滚烫的泪水。剑柄就在他苍白的手边,闪着冷硬的光泽。
“一人做事一人当,反叛的人是我,不关家父舍妹的事……”
“不必多说,怎么处置你的家人,那是朕的事。”阳洙语声如冰。
魏聿平心知苟活无望,咬牙闭眼,当奔流的泪水跌落在地面时,颈血已飞溅而出。
“兵士无罪,但你们为将者,却盲从附逆,其罪不小。”阳洙的目光只在魏聿平的尸身上瞟了一眼,就缓缓落到其他伏在地上汗落如雨的大将们身上,“不过朕既然已经当众恩赦过了,便不会食言。你们通通降级三等,仍各安本职。日后再出现有违臣守之事,再重罚不饶!”
附逆之罪,若遇上残暴之君,是一定会灭九族的,因此虽然皇帝已出言赦免,众将还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连谢恩之声,都抖得不成样子。
阳洙却不理会,扬声问道:“魏王何在?”
“回禀陛下,”方才出剑制服魏聿平的一个将军上前道,“在后帐中,末将命人看守着。”
“放肆,老王爷是什么身份,你竟敢如此无礼,还不快请来!”
“是!”
“魏聿平的尸体先抬到后面。”
“是!”
未几,魏王被人搀扶着,白发零乱,神情委顿地走上前来,颤颤地向阳洙行着叩拜之礼。
“平身吧。”阳洙看向这个老人,面上也露出不忍之色,上前搀住了他的手,怨道:“魏王,朕是你一手扶持的,虽然君臣间常有分岐,但这份恩德朕一直是记着的。你有什么话为什么不肯明跟朕说,非要压在心中呢?”
被皇帝温言一问,魏王霎时泪如走珠。但他毕竟是多年老臣,虽然心惨神伤,但气度犹存,拭了泪叹息道:“事已至此,老臣无话可说。老臣虽无谋逆之心,但行止有亏,教子无方。陛下不必挂念旧情,依律治罪就是了。”
“魏聿平已然伏法,你可知道?”
“老臣知道……”
“魏聿平纠集叛军,意图弑君,依律该当何罪?”
“依律凌迟……诛灭九族……”魏王面色如雪,几乎站立不稳,只是神情依然宁静。
“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圣上恩德,赐他自尽……”
阳洙低下头,来回踱了几步,又问道:“朕命他自尽,老王爷可明白朕的用意?”
“老臣感恩……”魏王终于撑不住,双手掩面,语声悲切,“逆子带累全族,罪不容赦,陛下仁厚,只望留我次子性命,以继魏氏香烟……”
“老王爷,”阳洙伸手扶住他,长叹一声,“议亲,你是国丈之身,议贵,你是一品王爵,议功,你是中兴的老臣,朕何忍让你身受丧子之痛?只是群臣有目共睹,朕也不能就这样算了,所以魏聿平一定要死。至于你的亲族就不诛连了。老王爷的王爵要交还,降为君侯,朕派人护送你回平城封地,安养天年,俸禄仪仗,仍按王爵礼。你的次子就留在膝下尽孝,只是不能袭爵。魏妃已是朕的人,此事不会干连到她,你就放心吧。”
虽然猜到阳洙会予以特赦,却没料到竟会恩宽到这个地步,魏侯颤颤地拱着手,只是流着老泪语不成声地谢恩,别的话半句也说不出来。
阳洙见他年老难支,又安慰两句,派人小心搀去歇息。一旁的平城诸将见连主犯的亲族都一概赦免了,这才相信皇帝是真心恕罪,并无秋后算帐之意,不由齐齐松一口气,连连叩头谢恩,各自去整肃自己的部下,拼了命地要显示自己忠心能干,生怕再出半点差池。
一场血腥内斗被消于无形,阳洙对自己的手法很是满意,不由有些自得地回头去看应崇优,谁知目光逡巡了几圈儿,也没找到夫子的身影。
“应少府去哪里了?”
“回陛下,刚才魏王爷被扶走后,应大人就跟着一起过去了。”
阳洙嗯了一声,胸中略有不快,但也知道应崇优就是那种喜欢雪中送炭的人,便没再多说什么,自己先回帅帐休息了。
不过尽管皇帝没有明说,但随侍在御前的都是些伶俐机敏之人,早有人飞快地奔到魏王帐中,跟正在劝慰老人的应崇优说陛下在找他。
“应大人快去吧,”魏王赶紧道,“老夫见的事情多了,能撑过去,没事的。”
应崇优也没奈何,向那侍卫答应了一句:“我知道了,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又转向魏王劝道:“老王爷能够不再理凡俗中事,安养天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世子虽亡,好在膝前还有佳儿,您就节哀顺变吧。”
魏王含泪苦笑道:“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老夫心里明白。只是可怜小女,受了娘家连累。日后在帝都御前,还望大人多多照顾。”
“老王爷不必挂怀。家父与您多年交好,晚辈岂有不尽心之理?何况娘娘贵为一品妃,又已生下皇子,后宫中不会吃亏的……”
“小优,别让皇上久等。”陪同前来的杨晨知道阳洙的脾气,见应崇优还要再劝,不由催促了一句。
“是啊是啊,陛下有召,应大人还是快去吧。”魏王打点精神,起身相送,应崇优逊谢两句,跟杨晨一起走出帐外,还没走出几步远,突然看见此次随驾前来的从二品副将费天恩,手里捧着个红布盖着的小托盖,正从远处匆匆走了过来。交会之时,他躬身向应杨二人见了个礼,并不多言,径自快步进了魏王的帐中。
整个军营现在已恢复了平静与整肃,只是将官们出于谨慎起见,还纷纷带着亲兵到处巡视,见到皇帝驾前两个大红人儿一起走来,无一不过来打招呼。
这样左右不停还礼地走了一路,直到临近帅帐,周围才略见清静。杨晨转头看看应崇优肃然的表情,叹口气停下脚步。
“小优,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应崇优看了他一眼:“不管我问什么,你都会回答吗?”
“虽然我并不希望你问,但只要你开口,我就一定会回答。”
“好。”应崇优侧过身子,直视着杨晨的眼睛,“我问你,在其他人的身边,皇上是不是也安插了心腹眼线?”
“其他人,指的是谁?”
“比如郑嶙那里,青益军的威大将军,济州军的栗大将军,还有几大府侯身边……都有他的人吗?”
“你这个问法很奇怪,”杨晨勾了勾唇角,“这整个天下根本全都是皇上的人啊。”
“你明明知道,我问的是奉有密旨,身负监视之责的人。”应崇优冷冷地扫过来一眼,“你在这方面也算是陛下的一大智囊,应该很清楚吧?!”
杨晨犹豫了一会儿,方缓缓道:“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多……郑嶙和济州侯那里都没有,陛下知道什么是用人不疑,也就平城军这边稍微多一点……”
“魏聿平临死前问的那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陛下既然知道平城军中少壮派有此一动,为什么不早些处置?”
“这个嘛……以你的聪明,应该能推恻出来的……”
“可我不想推测,也不想猜疑,我只想听你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应崇优目光如水,稳稳地盯着杨晨的眼睛,“你不会骗我说你不知道吧?”
“你明知道不会。”杨晨深吸一口气,苦笑道,“就连流着泪跟你分手的时候,我也没说过一句欺骗你的话……没错,我是知道很多事情,不仅我比你知道得多,连郑嶙应霖知道的,都远比你多得多。想想真奇怪,所有臣子中,你是公认最受宠信的一个,但很多事情,皇上谁都不瞒,却总要瞒着你……”
“比如说?”
“比如说出征前颁诏大会上发生的那次刺杀,是陛下有意放纵的,为的是剥夺青益侯的兵权。再比如当年赫赫威名的军务会议,也是因为陛下巧妙逼迫老府侯们纷纷请辞,后来才无疾而终的……平城军中的异动,陛下的确早有察觉。可魏老王爷是轻易能动的吗?稍有不慎,为君不仁、忘恩负义的名声就得背着,所以他不得不谨慎行事,先有意培植一些带毒的种子。现在的结果你也看到了,陛下已经顺利达到目的,既把魏氏的影响力彻底地从平城军中抽了出来,也没有让这十万子弟兵发生任何的波乱。魏聿平是自己叛君而亡,臣民们对陛下绝不会有任何微词,就连魏王爷自己,现在除了感恩也没有别的话好说了。”
杨晨停了停,看看应崇优有些发白的脸色,神情凝重,“陛下走的是帝王之棋,每一步都精彩绝伦,让所有在他身边的臣属倾倒叹服。但不知为什么,他却总是只蒙着你的眼睛,不让你看他的棋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应崇优抬头望着天空,喃喃地道:“因为……那是一个我不认识的阳洙……”
“你记不记得我拼命提醒你,说皇上对你的感觉并不单纯吗?”杨晨握着应崇优的肩,强迫他与自己对视。
“这不过是两天前的事情,我当然记得。”
“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儿了,那么小优,我还不得不提醒你,你对他的感觉也不单纯。”
应崇优视线一颤,不由自主地向后缩了缩,却被杨晨牢牢抓在掌中。
“你不想正视这个,也不想听我说,可我却真的想要点醒你。”杨晨的声音低沉,神色有些忧伤,“也许你自己还没有发现,有时你对待皇上的态度,也并不像一个臣子。”
“怎么会?我一向……”
“没错,你一向礼数周全,但那只是表象,从内心深处来说,你并没有只把当成皇上看。就比如刚才。当你发现皇上驾驭权术的手法远比你所知的更加厉辣时,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反应吗?”
“我有些吃惊……”
杨晨苦笑着摇了摇头,“你是在生气。可你凭什么生气?你只是他的臣属,你应该像我们一样,跟皇上相处越久,就越是敬畏。小优,你老实回答我,你敬畏过他吗?”
“我……”应崇优觉得有些有口难言,“我只是对陛下有着自己的期望而已。”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也就不担心了。”杨晨长叹一声,“可我了解你,你生性淡泊,不是一个入世之人。我们当年那样深厚的感情,你也从未对我执着过,甚至没有在我提出分手时说过半句挽留的话。可是你对皇上呢?却是处处强求,他稍有不如你意的地方,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责备他。你知不知道,我每次看见你围在皇上身边苦心婆心地劝说时,心里都是说不出的嫉妒……”
“三师兄……”
“你已经有了执着心,你已经太放不下他了。可皇帝毕竟是皇帝,你纵然一片痴心又能得到什么呢?”杨晨语调轻柔,力图说服,“虽然你不愿意承认,但你们之间所谓的君臣关系早就已经变质了,趁着自己还没有完全陷下去,何不早些抽身?小优,我曾经伤害过你,所以不想看到你再次受伤……朝廷不适合你,皇帝更加不是你能够寄托感情的对象,找个恰当的时机,离开他吧。”
应崇优慢慢低下头,幽深的眸色在低垂的眼睫下微微闪动着。
记得在未进宫前,原本是打算在助他逃出宫廷后就离开的,可出了宫又决定还是亲自护送他到平城;到了平城依然不放心,又想着等他羽翼丰满后再悄悄隐退,就这样一拖再拖,原本清明疏朗的一颗心已渐渐变得软弱而又顾虑重重,总也做不到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功成拂衣,逍遥于天地,不留片云萦身。
就正如此刻,明知今日的少年皇帝早已非当年他的阳洙,却还是不忍就此转身,将他独自留在寂寞如雪的顶峰。
长久以来,总以为他还离不开自己,以为他还需要帝师的守护和引导。直到看着他在万人中央仰首微笑的时候,才悚然心惊。
就像是眼前被拨开了一层迷离的雾纱一般,突然看到了一个威姿赫赫的陌生男人。
不是猎场初会时委屈迷茫的男孩,不是幽深宫廷中一张白纸般的求知少年,更不是那个撒着娇问他“怎么办”的稚嫩小皇帝。
那是个充满魅力的成熟男子,站在尊荣的顶端,指点江山,笑睥天下。
那一瞬间心悸的感觉还留在胸口,所以三师兄说的对,应该找个适当的时机,离开他,离开那个疼爱了四年多,却在不经一息间变得危险而又陌生的男人。
“师兄放心,我一定会离开。只是还没见到父亲,不能就此抛闪。皇上如此英武,夺京掌政最多也不过只需半年时间,等将来战事终了,国家波乱初平之后,便是我归去江湖之期。”
对于应崇优沉思后的这个答案,杨晨其实有些失望,但他也很清楚应崇优对阳洙那种莫名的牵绊之情,不想逼他太紧,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只是淡淡一笑,不再多加劝说,缓缓移步陪他向皇帝所居的王帐走去。
眼看着已到了禁军警戒的范围内,应崇优停下脚步跟羽林卫队的统领肖雄风打了个招呼,还未开口说话,便听到后面有粗重的脚步声疾响,回头一看,却是刚刚碰到过的费天恩,一脸惊慌之色地掠过应杨二人身边,直奔入王帐去了。
“出了什么事了?他刚才不是去魏王那里了吗?”应崇优的心中突然一紧,“难道魏王……”
杨晨心念微转,眉头已皱了起来,也不说话,拉着师弟的胳膊疾步前行,刚冲到王帐门边,便听到里面阳洙击案惊起的声音:“你说什么?魏王爷突发心疾死了?”
“是,”费天恩叩首道,“臣当时立即找了军医来,可抢救不及,一下子就断了心跳,大家都束手无策。现在封大人已赶过去处理后事,臣特来向陛下禀报……”
阳洙怔怔地向后一靠,突然想起当年初入平城时,那个微笑怡然的老者,悲怆之情油然而起,心中一片烦乱,挥挥手命帐内的人尽数退出,这才落下泪来。
半晌之后,稍稍平静了一下,阳洙拭了拭脸,抬起头来,陡然看见应崇优独自一人站在他面前冷冷瞧着他,不由一惊。
“崇优,你什么时候来的?”
“臣有一事,想来问问陛下。”
“什么事,说吧。”
“请问魏侯,真的是暴病而亡的吗?”
阳洙怔了怔,“你这话什么意思?”
“费天恩进入魏王营帐里,臣曾见他手捧托盘,请问那盘中是何物?”
阳洙头一冷,慢慢站起身来,凝视着应崇优的眼睛,“你是在怀疑朕,暗中下旨赐死了魏王吗?”
应崇优面色苍白,双唇急遽地颤抖着,仍坚持问道:“请问陛下,那盘中是何物?”
阳洙啪的一掌击在书案之上,将茶碟文书,震得滚落一地,强自抑住怒气后,他还是咬着牙答道:“这次平城军异动,朕不得不下手处死魏聿平,剥了老王爷的兵权,为免他心中不安,所以朕派了费天恩赐御酒给他安神……”
应崇优闭上眼睛,后退了一步,如冰寒意自胸前滚过。
“崇优,朕已经当众赦免了魏氏全族,决不会再随后赐死老王爷,你不要胡思乱想!”阳洙见他这种表情,不由大声叫道。
“陛下……”应崇优按住胸口,用力吸着气,盯住了阳洙的眼睛,“您有没有想过魏王是谁啊?他是一个在您一无所有时,就在为您效忠的老臣,是个无论犯了什么错您都不能对他不仁的老臣,您怎么能……”
“你住口!”阳洙气得两眼冒火,抓住应崇优的肩膀一阵猛摇,“朕没有想要赐死魏王,没有!”
应崇优冷冷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问道:“陛下如今圣心如海,一向思谋深远,却偏偏在平城军谋反初平的敏感时刻,赐御酒给一个刚蒙思赦的老臣,而且是派费天恩这样一个向来粗豪的武将送去的……难道您想说,这只是一时的疏忽吗?”说着便掰开阳洙的手,掉头就向王帐外走去。
阳洙浑身乱颤,又怒又急,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中急欲发泄,顺手抓起地上一只茶碗,朝着应崇优就扔了过去。
应崇优也正是头晕脑胀的时候,听到后面有动静,不由自主地一闪,被端端砸中后脑,痛呼一声倒在地上。
阳洙大惊失色,慌忙上前扶住,骂道:“朕故意没瞄准,你躲什么躲?快让朕看看,痛不痛?”伸手摸时,已有血肿鼓起,更是心疼,扯起嗓子叫太医。
“不用了,”应崇优推开他手,淡淡道,“不会死的,您放心吧。”自己用手揉了揉,起身去了,丢下阳洙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地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