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备战藏南

第158章 备战藏南

朝廷惩奸除贪的行动刚刚取得初步成效,局势渐趋平稳,然而西南边陲的廓尔喀人却悍然撕毁与代表大清国的和琳签署的协议,竟借口我西藏官员违约,悍然侵占大片领土。

乾隆五十六年正月,京城的天空被一层阴霾所笼罩。这一日,紫禁城的太和殿内气氛凝重,大臣们神色各异,而一则来自藏边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掀起轩然大波。

“报——藏边六百里加急!”一名信使浑身尘土,跌跌撞撞地闯入殿中,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颤抖与焦急,“启禀皇上,廓尔喀以藏官爽约为名,再次入侵西藏!”

值日太监赶紧接过急报程文递给了乾隆,乾隆打开程文看了之后气得浑身发抖。只见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怒道:“放肆!这廓尔喀竟敢如此嚣张,三番五次撕毁协约、屡次进犯我大清边境!真让人‘士可忍孰不可忍’!”

看到乾隆如此愤怒,殿内大臣们顿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有的大臣眉头紧皱,小声嘀咕:“这廓尔喀实在是欺人太甚,咱们大清朝威严何在?断不能这般任其践踏!当务之急,必须速速调兵遣将,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旁边一位年迈的大臣捋着胡须,缓缓道:“话虽如此,可藏边地势复杂,用兵绝非易事。粮草补给、行军路线,样样都得慎重考虑,稍有差池,只怕损兵折将,徒增伤亡啊。”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忍不住提高音量:“畏畏缩缩能成什么事!如今都兵临城下了,还顾这些细枝末节?就该即刻出兵,让他们知道我大清铁骑的厉害,省得日后再觊觎我领土。”

还有人低声附和:“依我看,先派人去和廓尔喀谈判,探探他们虚实,说不定能避免一场大战。打仗劳民伤财,能和平解决自然最好。”

但立刻有人反驳:“之前都签了协议,他们说撕毁就撕毁,哪还能信他们?谈判不过是浪费时间,只会让他们觉得咱们软弱可欺。”

和珅听了半天之后微微皱眉,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皇上,如今战事一起,劳民伤财,恐对我大清民生不利。依奴才之见,不妨先与廓尔喀议和,息事宁人,以保边疆百姓一时安宁。”

和珅此言一出,一些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官员纷纷附和:“和大人所言极是,皇上,打仗之事需从长计议,议和或许能避免生灵涂炭啊。”

然而,阿桂却从群臣中站出,神色坚毅,大声反驳道:“和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清疆土,岂容外敌随意践踏?我大清已经派过人与其谈判,若此次轻易与之议和,只会助长廓尔喀的嚣张气焰,日后他们必定更加肆无忌惮。我军当出兵反击之,以扞卫我大清尊严!”

阿桂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殿内回响。和珅面色微微一变,冷冷说道:“桂中堂,你只知出兵,可曾想过粮草辎重、军需军饷从何而来?战事一起,胜负难料,万一有个闪失,又当如何?”

阿桂毫不退缩,直视着和珅,说道:“和大人,粮草军饷之事,只要上下一心,妥善筹备,并非难事。至于胜负,我大清将士英勇无畏,只要派出得力战将指挥得当,定能击退外敌。若一味求和,才是真正的不战而败!”

主战派与主和派在朝堂上你来我往,激烈争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仔细权衡着双方的观点。片刻后,乾隆猛地站起身来,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大声说道:“朕意已决,派两广总督福康安、海兰察等领兵入藏增援,务必将廓尔喀侵略者赶出我大清领土!”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安静下来。和珅心中虽有不满,但也只能躬身领命。阿桂则面露欣慰之色,他深知,这一战,关系着大清的威严与西南边疆的安宁。

散朝之后,刘墉并未急于回府,而是径直前往军机处去见阿桂。他深知,大军出征,粮草先行,这后方筹备粮草、军饷的责任重大。刚踏入军机处,刘墉便看到几位官员正在商讨相关事宜。

“刘大人,您来了。这粮草军饷的筹备,可着实是个难题啊。”几位官员见到刘墉,赶忙迎上来,满脸忧虑地说道。

刘墉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桂中堂、各位大人,如今藏边战事紧急,粮草军饷关乎前线将士生死,关乎我军胜负,容不得丝毫马虎。咱们需尽快制定详细计划,各地该征调多少粮草,该筹备多少军饷,都要一一落实。”

阿桂觉着刘墉的话有理,于是组织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仔细商讨起来。刘墉一边听着众人的发言,一边在心中思索着各种细节。突然,他想到之前西藏曾有过议和之事,而如今廓尔喀再次入侵,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猫腻呢?

“桂中堂、各位大人,我觉得此次廓尔喀再次入侵,与之前的议和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咱们在筹备粮草军饷的同时,也得派人去调查一下之前议和背后的事情。”刘墉缓缓说道。

阿桂和众人感觉有理,纷纷点头称是。当下,阿桂和刘墉便安排了几个信得过的官员,秘密前往西藏,调查之前议和的详细情况。

而另一边,远在两广的福康安与海兰察接到圣旨后,立刻着手点兵出征。福康安乃是乾隆皇帝极为倚重的将领,他自幼聪慧,精通兵法,为人果敢坚毅。海兰察则是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勇猛无比。二人深知此次入藏平叛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在大军出征的同时,刘墉在京城日夜操劳。他一方面要与各地官员沟通协调,确保粮草军饷能够按时按量筹集到位;另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着西藏那边的调查进展。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惊人的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原来,之前西藏议和背后,驻藏大臣等官员存在严重的失职与腐败行为。他们收受廓尔喀的贿赂,在议和条款上擅自做出让步,不仅损害了大清的利益,也使得廓尔喀愈发轻视大清。而且,这些官员在边境防务上也是敷衍了事,导致边防空虚,给了廓尔喀再次入侵的可乘之机。

刘墉得知这些情况后,怒不可遏。他立刻整理好相关的调查结果,进宫面见乾隆皇帝。

“皇上,臣已查明,之前西藏议和背后,驻藏大臣等官员玩忽职守,贪污腐败,致使我大清利益受损,边防空虚,才让廓尔喀有机可乘。”刘墉跪在地上,将调查结果呈上,痛心疾首地说道。

乾隆皇帝接过调查结果,越看脸色越阴沉:“这些蛀虫,简直罪不可赦!朕如此信任他们,他们却做出这等祸国殃民之事!”

刘墉叩首说道:“皇上,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严惩这些失职腐败官员,以正国法;另一方面,也要告知福康安将军等人,让他们知晓前方局势复杂,多加小心。”

乾隆皇帝深吸一口气,说道:“刘墉,此事就交由你去办。立刻拟旨,派钦差前去将那些涉案官员革职查办,绝不姑息。同时,快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文书给福康安送去密信,告知他西藏发生的一切。”

刘墉领命后,赶紧让王杰、和琳为钦差前往西藏。另外圣旨从京城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福康安的手中。

那些涉案的驻藏大臣等官员在王杰、和琳严查之下纷纷被革职拿问,等待他们的将是大清律法的严惩。而福康安在行军途中接到刘墉送来的乾隆密旨后,心中对前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没想到这背后竟有如此多的肮脏交易,看来此次入藏平叛,不仅要对付廓尔喀,还要整顿西藏的吏治。”福康安看完密旨后,神色沉重地对海兰察说道。

海兰察冷哼一声,“这些贪官污吏,实在可恶。等咱们到了西藏,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福康安点了点头,随即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

乾隆年间,廓尔喀屡屡侵扰西藏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消息传至京城,乾隆帝龙颜大怒,当即下令福康安、海兰察率领大军入藏平乱。

福康安与海兰察领了圣命,不敢耽搁,点齐兵马,踏上入藏征途。这一路,尽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高原之上,空气稀薄,寒风似刀,刮在脸上生疼。士兵们身着厚重的棉衣,仍被冻得瑟瑟发抖。

“将军,前方山路积雪深厚,车马难行啊!”一位副将满脸焦急地向福康安禀报。

福康安望着那白茫茫的山路,紧锁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传我命令,下马步行,铲雪开路,务必尽快前行!”

海兰察也在一旁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弟兄们,此番入藏,是为保家卫国,为百姓谋安宁,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刘墉正为大军的后勤补给忙得焦头烂额。他每日与负责后勤的官员们周旋,仔细核对物资清单,确保粮草、棉衣、兵器等物资能及时供应给前线。

“这批棉衣务必在三日内送达前线,若是延误了战机,你们担待得起吗?”刘墉一脸严肃地对负责押送物资的官员说道。

那官员忙不迭地点头:“刘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竭尽全力。”

然而,和珅却在暗中打起了坏主意。他嫉妒福康安在乾隆帝心中的宠信,又觊觎朝堂上更多的话语权,便想趁着此次战事,让福康安的军队陷入困境。

和珅悄悄将负责后勤的一位关键官员叫到府中,阴沉着脸说道:“前方的粮草物资筹备的如何呀?”那位官员应道:“和大人,您也知道,国库现在空虚,物资筹备十分艰难!”

“那你就慢慢地想办法,慢慢地筹集物资,一定要配合好刘大人!不能因急而出错,懂吗?但要是办砸了,哼,你知道后果的!”和珅狠狠地说道。

那官员面露难色,不知道和珅的话语中隐藏着什么玄机,似懂非懂情况下点头答应了。

前线的战报不断传回京城,局势愈发紧张。乾隆帝每日都在养心殿密切关注着战事进展,脸上的忧虑之色越来越重。

“前线战事如何?福康安他们可有新的消息传来?”乾隆帝焦急地问着前来禀报的太监。

“回皇上,福将军和海将军正率领大军艰难前行,目前还未与敌军正面交锋,但粮草、物资补给方面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太监小心翼翼地回答。

乾隆帝听后,心中有些不满:“粮草补给乃重中之重,务必确保万无一失。传朕旨意,让刘墉务必查清查实,若是有人敢从中作梗,严惩不贷!”

刘墉接到乾隆圣旨后,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四处奔波,严查物资运送的每一个环节,终于发现了户部官员在调拨粮草的过程中有懈怠的蛛丝马迹。

“和珅啊和珅,皇上让你我共同筹措前方战事的粮草物资的供应。你掌管户部,你手下竟敢有人懈怠,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此番看我如何收拾你!”刘墉心中暗暗发誓,一场与和珅暗中的较量,在京城与前线之间悄然展开。

此时的西藏边境,战火纷飞,廓尔喀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而大清的守军由于之前官员的失职,兵力分散,装备不足,只能勉强抵抗。

福康安与海兰察率领的大军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西藏边境。当他们看到被战火摧残的村庄,看到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将士们,廓尔喀侵略者在我大清领土上肆意妄为,残害百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咱们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将他们赶出藏南地区,还百姓一个安宁!让他们知道知道,天朝大国不是那么好惹的!”福康安站在高地上,对着全军将士大声地做着动员。

“赶走侵略者!还我安宁!杀——!杀——!杀——!”将士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在清军的营帐中,福康安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地图,对身旁的海兰察说道:“这廓尔喀军队分布散乱,但又占据着一些险要地势,我们得想个周全的法子。”海兰察点头,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没错,依我看,咱们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去骚扰他们。”福康安眼睛一亮,接话道:“正合我意,先打乱他们的部署,再暗中调集主力部队,来一场突袭,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两人就此敲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

而在京城的军机处,刘墉一脸焦急地走进来,对着阿桂与和珅说道:“前线战事吃紧,粮草军饷可千万不能出问题。”和珅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说:“刘大人放心,我早已安排人手去督促各地了。”阿桂沉稳地点点头:“咱们务必确保福康安大军的后勤,不能让将士们有后顾之忧。”刘墉微微皱眉,还是有些担忧:“话虽如此,但这运输途中,难免会有各种状况,还得时刻盯着。”

三人就这样在阿桂的统筹下,不断为前线战事忙碌着,刘墉更是密切关注着西藏传来的每一份战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和宰相刘罗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我和宰相刘罗锅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8章 备战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