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二战风云-【德国-凯塞林山口战役】
【然而对隆美尔的打击还没有结束,随着白头鹰国的参战,1942年11月8日,盟军发动了火炬行动】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旨在夺取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这两个重要的北非港口城市】
【仅仅三天后,即11月11日,法兰西总司令、海军上将达尔朗在盟军的动员下,宣布脱离维希政府,转而支持盟军】
【就这样,盟军以微小的代价占据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逼近突尼斯,对北非德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明朝
太子满脸狐疑地看着朱棣,不解地问道:“父皇,这法兰西也太没有骨气了吧,竟然如此轻易地改变立场?这岂不是典型的墙头草行为吗?”
朱棣微微一笑,似乎对这种情况并不感到意外,他缓缓说道:“这其实很正常,毕竟法兰西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想当年,他们投降得那么快,如今自然也能迅速转变态度。”
太子皱起眉头,继续追问:“可是父皇,德国难道就没有对此有所防备吗?”
朱棣沉默了片刻,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这……或许是德国方面疏忽了吧。”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德军紧急在12月9日组建了第五装甲集团军,希望能够抵挡住盟军的进攻】
【1943年1月14日,盟军进行了整编,决定成立北非战区】
【而此时的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失败后,一直在不断地向西撤退】
【他的军队已经与第五装甲集团军逐渐靠拢,形成了一道防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隆美尔的失败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
【然而,隆美尔并没有轻易放弃】
【他心中充满了不甘,无法接受以连续数月的撤退来结束自己的非洲之行】
【在他看来,等待盟军恢复元气无异于自寻死路,只有先发制人,才能掌握主动权】
【隆美尔深思熟虑后认为,当两支盟军部队做向心运动,而自己的部队不断收缩靠拢时,他实际上已经占据了中央位置的战略优势】
【这意味着他可以集中全部力量,对任何一个对手发动致命一击】
秦朝
扶苏凝视天幕,眼神专注,他的声音略微低沉地说道:“父皇,您看,这隆美尔果然要反击了。”
秦始皇站在扶苏身旁,心中暗叹。他虽然对隆美尔的反击有所预料,但却没想到局势的变化会如此之快,这让他不禁感叹道:“朕虽然猜到了,但也没想到局势变化会如此之快,真是兵败如山倒啊。”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无奈和忧虑。
整个场面陷入了一阵肃穆之中。
【经过一番权衡,隆美尔决定先将矛头对准初出茅庐的白头鹰国军队】
【他相信,这支相对缺乏经验的军队更容易被击败】
【一旦解决了白头鹰军,他就可以掉头对付东面的英军】
宋朝
岳飞感叹道:“好啊,隆美尔此人确实厉害,他总能在极端不利的局势下,想出最佳的应对策略。”
一旁的张宪附和道:“大哥所言极是,隆美尔的军事才能确实令人钦佩。”
然而,张宪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大哥,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岳飞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这其中原因众多,但最关键的还是物资匮乏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持,再精妙的战术也难以施展。”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隆美尔的惋惜之情,仿佛能感受到这位名将在战场上的无奈与挣扎。
【此时,隆美尔的部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人数已经达到了10万人,并且装备了几十辆强大的虎式坦克】
【另一面,盟军虽然成功破获了德军的密电码,但却错误地判断了隆美尔的进攻方向】
【这一失误使得盟军在防御部署上出现了漏洞,给了隆美尔可乘之机】
【终于,在2月14日,德意军发起了代号为“春风”的行动】
【这次行动开始可谓是一帆风顺,17日当天,隆美尔率领他的部队迅速地占领了泰勒普特机场】
宋朝
赵德昭面露疑惑地说道:“父皇,这是……”
赵匡胤则显得胸有成竹,他微微一笑,说道:“XTL没有在第一时间更换将领,朕都感到奇怪了。”
赵德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所以现在这是……隆美尔这是在证明自己。”
赵匡胤接着说道:“有这方面的原因。”
【此后,隆美尔决定向后撤退以切断英美盟军的交通线,给敌人来个致命一击】
【但这个计划却遭到了阿尼姆的强烈反对】
【阿尼姆认为这样的行动太过冒险,更糟糕的是,北非德意军的装甲部队主力都掌握在阿尼姆手中,没有他的命令,隆美尔的计划根本无法付诸实践】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妥协后,隆美尔最终无奈地决定先攻打勒凯夫】
【对于这个决定,隆美尔内心充满了不满】
【因为这样一来,不仅意味着放弃了扩大战果的绝佳机会,而且由于勒凯夫距离盟军主力过近,他们很可能会遭到敌人的猛烈反击】
【由于斟酌了一段时间,隆美尔一直到20号才向凯塞林隘口发起全面攻击,这让他失去了扩大战果的最佳机会】
【2月22日,隆美尔敏锐地察觉到盟军即将展开反击,于是果断下令停止进攻,并迅速组织部队撤退】
【“春风”行动给白头鹰军第二军带来了沉重打击,造成了近一万人的伤亡,同时还有200多辆坦克被毁或被缴获】
【这是白头鹰军在北非战场上首次遭遇的惨败,白头鹰国陆军为他们在与老牌德国王牌部队交锋时上的第一课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面对如此惨痛的失利,白头鹰第二军的军长最终被撤职,由巴顿接任】
三国
曹操一脸严肃地说道:“这便是轻视对手所带来的后果啊!即便拥有优势,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果断。
众将纷纷应和道:“是,丞相!”
就在这时,站在曹操身旁的一员心腹将领,似乎有些犹豫地开口说道:“丞相,依属下之见,是否需要提醒一下前方的军队,以免他们也犯下同样的错误?”
曹操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思考的光芒,然后缓缓说道:“不必了,孤相信仲德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心腹将领听了曹操的话,连忙点头应道:“是,丞相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