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墨鱼虫的袭击
星火级巡洋舰直接开启加力,高速脱离深空轨道高速进入行星大气。作为舰队主力,巡洋舰具备抵抗战列舰主炮的能力。同时巡洋舰还具备防空能力。
正常的配置中,巡洋舰单独巡航的时候是可以跟一支普通分舰队进行周旋的。幻想级战列舰作为旗舰,原本应该在后方掩护,不过面对一颗行星,战列舰也可以当成固定炮台使用。
主武器并没有集中攻击,分舰队指挥官是为了破坏行星,并不是为了攻击某个目标。此时主武器的所有炮管轮番攻击。主炮现在的发射模式是点射模式。
连射模式就是一个能量射线持续攻击一段时间,这种攻击可以直接击穿高硬度的目标。连射模式就是把武器能量槽中的能量直接连续释放出去。
点射模式是炮管中只释放极段时间的能量,这些短暂的能量输出,单独生成一个高能粒子球。栗子球并不是等着不动,而是在移动中形成。类似面条被切下一小部分发射出去。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高能粒子球在电磁力的引导下再次加速。炮管产生的电磁力是在炮管中形成曲率,扭曲空间是为了给高能粒子再次加速到超光速。
当离开炮口的瞬间,前方的空间扭曲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引导出去一部分。这是一种视觉时间差。当看到主炮光亮的时候,其实看到的是到了眼前的高能粒子球。
高能粒子球几乎在主炮开炮的瞬间就到了前方几万公里的距离,然后用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到达目标。看上去没什么效果,不过舰载计算机中,高能武器的抵达时间已经变成不可计算。
不可计算就无法测算躲避角度,等于无法躲避。幻想级战列舰主炮能轻易撕碎巡洋舰的原因就在于这里。几万公里内是开火就命中,30万公里外是无法进行躲避。
高能粒子球向超大球型闪电一样不断的击中大地,随着能量扩散高能粒子乱冲,地面融化的同时,大量高能射线直接穿透所有物质破坏一切有机物的基因。
高能射线爆发的范围内,微生物都无法存活,只有宇宙中少数厌氧微生物才能在这种攻击下存活。遗憾的是巨型虫族的红色有机物中就有很多厌氧菌。
能横跨遥远宇宙空间投送孢子的生物群落,自然有应对高能宇宙射线的方式。幻想级战列舰的攻击只是在红色有机物上造成一些爆炸坑,引以为傲的高能辐射几无效果。
星火级巡洋舰比战列舰的主炮要慢,在地面上疑似虫族炮塔位置被逐个轰炸一遍后,星火级巡洋舰才到达行星大气内。他们的任务是引出防空火力,同时消灭疑似高价值的目标。
虫族炮塔的外表掩护在战列舰主炮的直接攻击下彻底破碎,受损的虫族炮塔正在快速恢复。大量有机物质不断由红色有机物内的营养输送通道补充营养。
星火级巡洋舰正肆无忌惮的攻击地面上的有机组织,这些有机组织是巨型虫族中的基础繁衍单位,类似人类的民房,当然巨型虫族的有机组织跟星巢的培育室更相似。
星火级巡洋舰攻击没持续多长时间,虫族炮塔就因为修复完成而再次开火。转眼间数千虫族炮塔就给星火级巡洋舰造成大量麻烦。能快速消耗护盾的酸液给巡洋舰的能量护盾系统造成极大压力。
巨型虫族的反击并没有结束,在距离类地行星最近的一颗矮行星上,一些陨石坑的底部沙尘松动,一群墨鱼一样的生物在后部触手的发力下把自己直接射向宇宙中。
矮行星的引力并不大,这些墨鱼虫很轻松就脱离引力范围,在尾部喷口喷射少许物质就直接加速飞行起来。它们的表皮细胞吸收宇宙中的游离射线,体内利用能量分解物质,把分解后的物质分子喷出去形成动力。
氧气可以让生物更复杂,但是厌氧可以让生物具备更强悍的身体。这些墨鱼虫就是专门用来外空防御的空军。墨鱼虫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快就达到上百万。
分舰队的探测系统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标注一些信号,标注未知星际物质。然后舰载系统就分析出是敌方单位。警报在分析结果出现的瞬间就在全舰队同时响起。
停留在外空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立刻进入防御状态,云兽级航空母舰上的无人机刚完成补给就再次出发扑向目标。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在数量上明显不够。
几万面对百万,蓝鸟级无人攻击机根本无法阻止墨鱼虫的冲锋。猎鹰级护卫舰的火力非常凶猛,针对小型战机的密集火力杀虫子也丝毫不弱。
大量的爆炸和火光直接形成一个火墙。星梭级护卫舰则干脆挡在虫群的正前方。墨鱼虫的最大优势就是数量多,它们唯一的攻击手段就是死你身上。
没听错,就是死在敌人身上,体内酸性液体就是它们唯一的武器,喷出液体它们就活不了,所以直接死敌人身上,用体内的酸液把敌人也融化。
很快星梭号就发现这种问题只能边打边退,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却如鱼得水。仿佛是进入鱼塘的鲇鱼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墨鱼虫在交战的瞬间就数量锐减。
不过墨鱼虫的基数放在那儿,少说几万墨鱼虫靠近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它们被近防武器轻松撕碎,不过死亡时它们会直接让身体爆开,大量的体液在太空中喷洒。
距离远会在太空中彻底变成宇宙尘埃,距离近的则直接沾染到舰体上,让舰体表面逐渐变的斑驳。大量的纳米机器人疯狂涌到受伤的舰体位置用自身来消耗酸液的酸性。
分舰队指挥官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弄得手忙脚乱,只能无可奈何的下令所有战舰撤出战斗。没有原本机械文明的数量压制,巨型虫族发展的速度极快,短短的时间就成了规模。
智慧虫看着远去的敌方舰队丝毫没有放松,它正给自己下属的智慧虫下达一道接一道的命令,准备接下来的宇宙战争。超巨型智慧虫,智慧不弱于人类,算力也超过超大型量子计算机。
分舰队攻击失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所有指挥官的耳中,秦明把目光从行星要塞上移开,开始认真的听取艾希的战报分析,“你说它们被一群虫族打败了?”
“是暂时撤退,要严谨。”艾希难得的开起玩笑。
不是星巢基地自负,他们刚刚近乎无损的消灭了几千艘战舰组成的幽魂舰队。听到手下的分舰队被虫子击败多少有些不敢置信。其实艾希说的也没问题,分舰队只是第一波攻击失利,损失轻微。
“它的攻击战术被对方克制,虫子用针对性极强的战术进行反击?”秦明听着艾希的汇报,看着战损,一脸好奇。
艾希手指敲击屏幕,信息很快就清晰的整理出来,“情况确实如此,虫子利用自身优势,有利地形,连续破解分舰队的几波公式,还成功驱离分舰队。”
秦明点头,“有脑子的虫子,虫族文明?”尊重每个敌人是基本素质,秦明在详细看到作战过程后不得不佩服虫族的战斗思路。
“要通知F107,集合舰队吗?”艾希确认命令。
“不用,虫族很了解我们,应该观察过我们摧毁机械文明的过程,它们很显然具备我们不熟悉的生物科技。”作为合格的指挥官,秦明自然清楚这种战果的成因。
一步被敌人猜中不奇怪,每一步都被敌人猜中就极为不正常。如果不是出现叛徒泄密,那就是一直在敌人的监视之中。很显然星巢基地不会有叛徒。
巨型虫族必然监视过星巢基地的军事行动,也分析过星巢舰队的攻击策略。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先一步打星巢舰队一个措手不及属于必然。
“那就放任它们不管,我们开发的那些行星距离都不远,很可能受到虫族感染。有能力伤害我们的生物,必然有能力消灭我们。”艾希谨慎的给出分析结果。
能伤就能杀,无非是数量、后勤、时机的问题。艾希不明白秦明为什么不集中舰队进行打击。秦明则解释,“让分舰队自己处理,我们有技术优势,分舰队也有足够的火力,它们的战争才刚开始。”
“不准备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艾希不解。
“我准备让它们熟悉战争,我们的对手是幽魂族,一次失败都不能有,让这些舰队指挥官都锻炼一下,对我们之后的战争有好处。虫族文明看起来不弱,实际上它们的并没有正面作战的能力,能用力量解决问题的时候,没人会用智慧。”秦明给出最后的决定。
F107很快就接到秦明的作战要求,用虫族练兵。此时它开始调配分舰队,将刚刚攻击失利的分舰队调离,重新派遣新的分舰队前往继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