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你在搞些什么名堂?
既然吴罡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付强军作为他的助手怎么可能不阻止呢?
此时此刻,付强军也是一脸郁闷:这让他怎么办呢?
尽管楚老是所有人之上的领导,但在付强军看来,直接上司还是吴罡。
即便付强军想违抗命令,吴罡肯定会和上次一样,私下里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最后只给你个惊喜。
话说回来,上次那个战略武器已经彻底征服了付强军的心。
现在付强军非常佩服吴罡,无论吴罡怎么要求,付强军都会毫不犹豫地照办。
“楚老,你觉得真能拦得住吴罡吗?还不如多考虑下万一出了岔子怎么处理。”
付强军觉得既然楚老那么怕吴罡这次试验不成功,那不如想想如果失败了的话该怎么办。
“晦气话别说了!”
楚老瞪了他一眼,这小子怎么老说这些丧气话?
毕竟对方可是吴罡,他哪可能那么容易失败?
尽管表面上楚老很强势,但他内心还是很忐忑。
于是他一把抢过付强军手中的文件,决定自己去找吴罡当面对质。
这一路上楚老脸色难看得厉害,没人敢跟他搭腔。
推开门一看,发现吴罡正在一个造型怪异的椅子上躺着。
这架势看起来十分轻松自在,就算见到了自己也没起身,只微微抬手示意正在进行测试。
“你在搞些什么名堂?”
听到这话中的怒气后,吴罡只好从座位上站起,并走向一旁的操作台输入了一串数字。
实际上这玩意是用碳纤维与钛钢合金制作而成的新式坐椅骨架,吴罡想通过这个来测试材料的韧度情况。
看见楚老过来了,他就详细解释了一番有关碳纤维的特点。
原本楚老是来找麻烦的,不过听完吴罡那一套讲解之后,他反而有些动摇,认为也许真的行得通。
等走出门时才意识到,原本他是准备追问为何要把整个航母用于实验,结果现在倒好,刚才自己都默认同意了。
这要再回去恐怕面子上过不去吧。
想到这儿,楚老便尴尬地停在门口。
看到这样情形,吴罡不由得偷笑起来——进也不是退也不对,其实他就是故意这样安排给楚老添点堵,让他接受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
所有事情都是要循序渐进来实施的嘛。
先把航母外壳加强了再说,后面再来调整发动机部分的设计。
正当吴罡转身准备再躺回那个椅子上去时,楚老突然再次出现,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了他一跳。
迅速站稳之后正疑惑间,没想到楚老竟开口想要带走这把椅子。
“搬去我那儿!”
说完这句楚老便离开了,就像根本没提过这回事一样。
面对这样一个请求,付强军颇感为难。
因为他清楚这东西本来就是为了吴罡定制而成,现如今却要送给上级,感觉有些不合逻辑。
迫于压力,付强军还是不敢动。
虽然吴罡心里有点不爽,但他知道这只是楚老挽回面子的小手段。
反正这只是一件普通用品而已,材料方面绰绰有余。
回头重新做就是了。
之前他采用的是聚丙烯腈纤维和石油焦进行三次化学反应生成碳素丝线。
另一种方法则利用甲烷。
提到这里,突然灵光一闪,于是满脸喜色地让付强军赶紧将其运走。
“既然老人家感兴趣那就给他享受享受喽~”
目睹到此情景,付强军以为吴罡这是假装高兴以掩盖不满情绪。
但实际上人家的确显得很开心,既然对方都已经应允,他也毫不迟疑地扛起了轻盈便捷的座椅离开了现场。
就这样一件由吴罡亲手设计制造的产品顺利入驻到了楚老的工作室。
老人家试着坐下后发现确实舒适,真是没想到这家伙还挺会享受生活品质啊,只不过这份福利倒是轮不到他自己享受。
目睹这一切,付强军总觉得有点不妥:明明属于别人的作品却硬要去夺。
察觉到了下属的目光楚老也有几分心虚,但是最终仍坚持让他走了。
要是对方真需要的话到时候再换回来也就是了。
这种原材料根本不值钱。
万万没想到正是由于这件小事竟然启发了新的创意灵感,过去在研究该合成纤维期间曾经遭遇过极其刺鼻的沥青气味侵袭。
而为了实现高韧性碳基物质生产就必须经过表面预处理及涂覆步骤……最后还得再晾一段时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最关键的是期间散发的味道真的让吴罡难以忍受。
不过要是采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呢,他就能用甲烷和氢反应制造出想要的碳纤维结构了。
毕竟,甲烷是可以作为碳源的物质。
既然是碳源,那自然可以拿来使用。
因为吴罡急着要去火星基地探索怎样更简便地制备碳纤维材料,所以关于航空母舰外层测试的事暂时就搁置了,这也算是稍稍安慰了一下楚老紧张的心情。
虽然明知道以后迟早还会被拿来做靶子,但现在能推迟一阵也是好的。
在火星基地外面有一座火山口,持续不断地排出高纯度的甲烷气体。
一开始吴罡并不清楚那里究竟是什么状况,还以为可以进去看看。
直到后来他才发现这个洞穴直接连接到了火星内部,不断向外排放着气体。
而且这洞口大概有80到100米深的样子,要是有人试图进入,很可能会因为气体过多而窒息,倒不如在外边收集就好。
这样的话,他就需要安装一个能够全天候不停采集的甲烷吸收器。
当然,要是把核聚变发电机装上去似乎有点太奢侈了——那种东西提供的能量比单纯收集来的甲烷多多了,简直就是牛刀杀鸡。
考虑到实际情况,吴罡转向利用太阳的能量,之前他就研发出一种太阳能板。
不过以前使用的都是基于氢化非晶硅的技术,这种方法做出的薄膜虽然可行,但光吸收效率不高。
尤其是当大量光照下时,材料中多余的化学键变得极其不稳定,导致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并且电转换效率降低了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