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抛砖引玉,钓出背后的大鱼!

第331章 抛砖引玉,钓出背后的大鱼!

夜色深沉,皇宫如同一个蛰伏的巨兽,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中。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心中翻腾的激动。

他身着崭新的盔甲,在宫灯的映照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每一步都踩在厚重的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仿佛敲击在心脏,让他既紧张又兴奋。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命运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终于,他来到了晋王朱柏的寝宫外。

两名侍卫面无表情地守在门口,如同两尊雕塑。

李景隆朝他们微微颔首,侍卫却视若无睹,只是机械式地推开了宫门。

“李景隆,见过晋王殿下。”李景隆走进宫殿,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朱柏端坐在上首,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穿着一袭简单的常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眼神锐利,如同鹰隼般扫过李景隆的脸庞。

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他灵魂深处的每一丝波动,让李景隆刚刚还涌动的热血,瞬间冷却下来。

“起来吧。”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神机营交于你,本王希望你能不负重托。”

李景隆起身,腰背挺得笔直,“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客套和寒暄,只有令人窒息的压抑。

李景隆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肩膀上,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在另一边,晋王妃徐妙云的住所内,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徐妙云身着素色长裙,在房内来回踱步,精致的眉宇间充满了忧虑。

她时不时地看向窗外,仿佛能透过厚重的宫墙,看到朱柏此刻的境况。

她心中焦躁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自从朱柏深夜召见刘伯温后,她的心就一直悬着,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虽然她极力压制着内心的担忧,但那股挥之不去的阴霾,始终笼罩着她。

她很清楚,皇宫这个地方,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她知道朱柏的雄心壮志,也知道他所面临的挑战,她能做的,只有默默地祈祷,希望他能平安度过这场风暴。

她走到桌案旁,拿起一本诗集,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王妃,夜深了,还是早些歇息吧。”贴身侍女轻声说道,打破了房内的沉寂。

徐妙云摇了摇头,她无法入睡,心中的不安,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她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望着天空中稀疏的星辰,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她低声说道:“我要去找刘先生……”

晋王府书房内,刘伯温独自一人坐在桌案前,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却并未翻阅。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这重重宫墙,看到那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诡计。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烛火爆裂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他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难题。

他的脸色凝重,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晋王府正殿内,朱柏与李景隆相对而坐。

朱柏依旧保持着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手中把玩着玉佩,眼神却不时地扫过李景隆的脸庞,试图从他的细微表情中捕捉到一丝蛛丝马迹。

“李将军,神机营的操练可还顺利?”朱柏的声音听似随意,却暗藏锋芒。

“回禀殿下,一切顺利。”李景隆恭敬地回答,语气却略显迟疑。

他感受到了朱柏话语中的试探之意,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他明白,朱柏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温和无害,他的城府极深,心思缜密,任何在他面前耍弄心机的人,都只会自取灭亡。

“那就好。”朱柏微微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神机营乃我大明精锐,李将军可要好生操练,莫要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臣定当竭尽全力。”李景隆再次保证,语气更加坚定,却也更加紧张。

他感觉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朱柏的掌控之中,这种感觉让他如芒在背,却又无可奈何。

朱柏的目光落在李景隆腰间的佩剑上,眼神微眯,“听闻李将军剑术超群,不知可否让本王开开眼界?”

李景隆心中一凛,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伸手握住剑柄,感受到冰冷的金属质感,深吸一口气,说道:“臣遵命!”

徐妙云的脚步急促而坚定,夜风拂过她的面庞,带来一丝凉意,却丝毫不能平息她内心的焦躁。

她穿过长长的回廊,裙摆在地上轻轻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终于,她来到了刘伯温的书房外。

“刘先生,王妃求见。”她语气焦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书房的门缓缓打开,刘伯温的身影出现在门后。

他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目光却依旧深邃,仿佛能看透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妃请进。”他的声音平静而低沉,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徐妙云走进书房,看到刘伯温依旧坐在桌案前,指尖轻抚着手中的竹简。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空气中仿佛凝结着一种沉重的气息。

“先生,我担心殿下。”徐妙云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浓浓的忧虑。

刘伯温放下竹简,抬头看着她,“王妃所忧,老夫亦有所感。”

徐妙云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刘伯温是个智谋过人的人物,他的话绝非空穴来风。

“殿下深夜召见李景隆,究竟是何用意?”

“殿下此举,看似是为神机营之事,实则是在试探人心。”刘伯温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这皇宫之内,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徐妙云的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她知道刘伯温所言非虚。

朱柏虽然聪明,但毕竟年轻,在这勾心斗角的皇宫之中,难免会露出破绽。

两人沉默了片刻,房间里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他们都清楚,如今的局势已变得越发复杂,稍有差池,便会满盘皆输。

与此同时,晋王府的正殿内,朱柏缓缓起身。

他目光深邃,犹如夜空中的星辰,让人难以捉摸。

他背负双手,慢慢踱步到窗前,望着远方深邃的夜空。

李景隆离开后,他并未感到丝毫放松,反而更加警惕。

他感到暗处有一双眼睛,正窥伺着他的一举一动,这让他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看来,这潭水远比我想象的更深啊。”他低声呢喃,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发出的警告。

他转过身,烛光在他的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让他整个人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他拿起桌案上那枚玉佩,轻轻摩挲着

而他,也必须戴上自己的面具,才能在这场权力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慢慢走向寝殿,身影隐没于黑暗之中。

此时,寝殿的房门外,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靠近,却在门前停住了脚步。

黑影若有所思地抬起头,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随即又消失在夜色中。

清晨,朱柏在养心殿独自用早膳。

淡蓝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金绣长袍上,使得殿内多了一份宁静与庄严。

他轻轻掐着餐桌上的紫檀筷子,手指微凉,些微的触感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虽然对新政引发的震动早有准备,但他的心中依旧翻涌着思绪,如同清晨的露水一般凝重。

“局势已变得越发复杂,稍有差池,便会满盘皆输。”他自言自语道,声音低沉,仿佛在与自己内心的不安对话。

桌案上的玉佩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光,他轻轻摩挲着,仿佛是在寻找一丝安慰。

用完早膳,朱柏放下筷子,站起身来。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早朝做准备。

这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情,仿佛已经准备好面对任何挑战。

早朝开始,朱柏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跪拜的百官。

殿内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严肃而紧张的氛围,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文武百官纷纷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紧张和期待,等待着皇帝的谕旨。

“众卿平身。”朱柏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能穿透这凝重的空气。

百官纷纷起身,但没有人敢先开口,都在等待皇帝的进一步指示。

朱柏的目光逐一扫过每一个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突然,他的声音在殿内响起,打破了这股凝重的气氛:“今日,朕有一项重要任命宣布。”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朱柏微微一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李景隆,出列。”

李景隆应声而出,面色沉稳,但他内心却波澜起伏。

朱柏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朕决定,任命你为兵部尚书。”

殿内瞬间响起了一片哗然,百官的面面相觑中,一种难以言明的紧张气氛迅速蔓延开来……

朱柏的目光穿过众臣,落在殿门外,仿佛看到了那道悄无声息的黑影,心中暗自思量着:“看来,这一步棋,将引发更大的风暴。”###第14章朝议惊变震朝堂(续)

朱柏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百官先是愣在原地,随即窃窃私语声如潮水般涌动,很快便汇聚成嗡嗡的嘈杂之音,仿佛无数只蚊蝇在耳边盘旋。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感,朝堂之上,秩序荡然无存。

“兵部尚书?李景隆?这…这怎么可能?”

“皇上为何突然做出如此决定?”

“李景隆资历尚浅,如何能担此重任?”

质疑、惊讶、不解,各种情绪如同毒蛇般在人群中蔓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官们面色铁青,紧皱的眉头如同深深的沟壑,他们相互对视,他们的内心如同翻滚的沸水,原本平静的朝堂此刻如同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武将们则表现得更为直接,他们或交头接耳,或低声怒吼,粗重的喘息声在殿内回荡,像一头头被激怒的野兽。

蓝玉的拳头紧紧握起,青筋暴起,仿佛要将面前的空气捏碎一般。

傅友德的脸上涨得通红,粗犷的眉毛扭成一团,仿佛在极力压制着胸腔内即将喷薄而出的怒火。

他们望向李景隆的眼神,充满了不屑和敌意,仿佛在看一个窃取胜利果实的跳梁小丑。

李景隆站在群臣之前,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如芒刺在背。

他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稳住心神,但朝堂上不断涌来的议论声却像无数根针,扎得他心头刺痛。

他知道,自己突然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而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

朱柏静静地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眼前这群神色各异的臣子。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他扫视着众人,深邃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就在这时,解缙向前迈出一步,他紧抿着嘴唇,面色凝重。

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话语吞回了腹中,只是深深地望了李景隆一眼,眼底蕴含着无尽的思绪。

他似乎察觉到了某种隐秘的真相,又似乎在为朝堂的未来感到担忧。

他的这一举动并没有逃过朱柏的眼睛,朱柏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好戏,还在后头。

朝堂之上,气氛微妙地变化着。

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感,在李景隆站出来之后,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抚平。

淮西派的官员们,面色不再如先前那般铁青,而是多了一丝审视,一丝迟疑。

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不时扫过站在群臣之首的李景隆,又偶尔瞥向端坐龙椅之上的朱柏。

李景隆的出现,如同一块试金石,试出了淮西派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他们出身行伍,最为看重的便是出身和实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1章 抛砖引玉,钓出背后的大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