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惊喜不断
他仔细的摸索检查了一番之后,发现材质竟然是交趾黄檀。
这交趾黄檀木,又称为老挝大红酸枝。这种木材,据说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用来造船的,到后来也渐渐传入了我华国,开始代替其他木材制作家具,一直沿用至今。
老挝大红酸枝颜色偏红,纹理美观,油性也足,同样是需要几百年才能成材的珍贵木种。
目前来说,老挝大红酸枝的用料越来越稀缺,其升值潜质不可估量。
运气很不错,体型这么大。整体都是用老挝大红酸枝木所做的衣柜,将来价值肯定不低。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现了第一个小惊喜。
各个方向看了一下,发现这衣柜保存的还算不错,虽然看起来有些旧,但磨损程度并不高。
然后,他打开衣柜,里面除了几件破旧的衣服外,在衣柜的底部角落,他发现了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精致的白玉镯子,玉质温润,显然是货真价实的白玉。
周守义拿起来观察一番,发现并不是大名鼎鼎的和田白玉,而是独山玉。不过,独山玉虽然不如和田白玉出名。但质地独特,既有翡翠的艳丽,又有和田白玉的温润质地,也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而且这对独山玉镯的品质还不低,在后市价格应该能达到十万左右。当然,对比和田玉中的极品,羊脂白玉的镯子。肯定是差的很远,但也算是一个小惊喜了。
接着,他来到了东西厢房。东厢房空空如也,只有一张旧床摆在那里。连个柜子和炉子都没有,看来是长时间空置。
西厢房则像是书房,有一个高大的书架,不出意外,书架上空空如也。书架也只是一个榆木制作的普通书架。周守义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现在可不像后世,许多老一辈人对书籍还是很看重的。有的时候宁可舍弃些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也要把书全部拿走。
最后,他来到倒座房。几间倒座房里面满是灰尘,看来一直都被当做杂物间使用,里面堆着一些破旧的桌椅板凳,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工具。看到这种情况,周守义立马打了退堂鼓,毕竟他一个人要翻腾这一堆东西,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还是等以后林家兄弟进城了,再让他们帮忙,慢慢翻腾这些东西吧。
正要离开,突然发现倒座房的门口摆着两个带盖的大罐子,大概有40厘米高。两个罐子的器型还很完整,并没有破损。他轻轻的把他们搬出来,放到院子里。又从空间中随手取了一块布,擦拭了一番。
只见这个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的盖罐,约有45厘米高。是天地式盖,盖面绘有璎珞纹,盖沿则饰以鱼藻纹,与罐身图案相呼应。腹部则是绘有荷花、水藻和游鱼等图案。游鱼姿态各异,或嬉戏于水草之间,或悠然自得地穿梭于莲花之下,画面生动逼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看,周守义心中一惊。这两件东西可了不得。他立马小心的抬起了罐子,观看内圈足,只见底部书有“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款识。我的妈呀,看到这款识,周守义手一抖,差点把罐子给摔了。他赶紧小心翼翼的将其放在了地上。
这竟然是大明嘉靖年制的,五彩鱼藻纹盖罐,而且还是一对儿。稍微了解些古董的人都知道,这五彩鱼藻纹盖罐,代表了大明嘉靖年间瓷器制作的巅峰水平,见证了大明嘉靖年间的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发展。而且其色彩艳丽,深得当时皇帝的喜爱。是嘉靖年间,官窑所大量烧制的,用于供应宫廷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其价值相当高。
要知道这罐子在后世拍卖时,价格最低的一次都接近一个亿。这一对儿罐子,按价值来算的话,估计能买这么两处四合院。
知道这对罐子的来历后,周守义又仔细的各处检查一番。发现罐子确实是完好的。他又把玩完上了一会儿,眼看着已经五点了,这才有些不舍的,将其收入空间中。
自从获得了鉴定技能的传承之后,周守义对这些古董古物,也是渐渐产生了兴趣,开始慢慢的有了搜集的想法。现在到手了这么一对儿价值高昂且很有代表性的瓷器罐,当然会产生把玩的欲望。
检查完整个108号院,把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收起来。周守义发现虽然东西的数目没有在36号院找到的多,但价值却不可同日而语,简直完全满足了他掏老宅子的幻想。
高兴过后,他又拿出一个小本子,坐在院里的石凳上,记录下这个院子里缺少的东西:床、被褥、一些新的家具、日用品,还有厨房用品。他知道,要把这个院子变成一个温馨的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添置。
接下来,他站起来上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便锁好门,便直接前往11号院进行检查。他知道,每一个院子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前面的收获。让他对剩下的院子还是蛮期待的。
来到了11号院,这个院子相比108号院要小许多。虽然也是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倒座房一间。与36号院是同样的格局,但整体面积加起来,比36号院要小一些。
他走进正房,发现这里的布置比108号院要整洁一些。墙上还挂着几幅旧画,他凑近一看,发现这些画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也颇具艺术感。
不过,他也都像那些36号院的画一样,收了起来。毕竟都是清代的作品,虽不是名人字画,但放到以后,也是有点价值的。
转了一圈,正房里没发现什么太有价值的东西。不过,在正房最东面的屋子里,却发现一个小木头盒子,是周守义在床底下找出来。
将其搬到院儿里,掸了掸尘土后,发现原来是一个妆奁(古代女子的梳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