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皇位继承人
“因为这个黄皓,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宦官,比起十常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刘能淡淡答道。
诸葛亮和刘禅的面色都严重了起来。
十常侍是什么人,他们都知道,那可是祸害了大汉的奸佞。
当初汉灵帝在位之时,宦官集团中有十人,分别是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
他们借着汉灵帝的宠信,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
也是因为他们的乱政,最终导致了那场遍及天下、动摇大汉根基的黄巾大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天下,也是从此时开始,各地刺史便借由乱世自立,成为了割据一方拥有独立兵马的权臣,最终导致了大汉的灭亡。
刘能将黄皓比做十常侍,而且冠以祸国殃民的字眼,那的确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不过刘禅还是有些不愿意放弃这个深知自己喜好的贴身宦官,于是出言问道:“不至于吧,此人虽然有些善于逢迎,但也达不到祸国殃民的地步啊。”
刘能先是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才出声说道:“陛下,其实臣有一件事情对陛下有所隐瞒,臣并非是济东王的后裔,而是从千年之后过来的,此事丞相也是知道的,臣过来之后就和丞相说了,之所以给臣安了个济东王后裔的名头,也是为了避免臣的麻烦,毕竟,一个从千年之后过来的人,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那这和黄皓有什么关系?”刘禅倒是没有追究刘能隐瞒身份的事情,毕竟这事儿诸葛亮都是知道的,既然他愿意帮忙隐瞒,那对于自己肯定也是有好处的,至少没有坏处。
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面前这个人要杀了黄皓。
刘能淡淡说道:“因为此人会导致陛下的大汉彻底灭亡。”
“啥?啥子?”刘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问道:“你方才说什么?他一个宦官,又不掌权,拿什么灭亡朕的大汉?”
刘能缓缓说道:“因为他不是现在就灭亡大汉的啊!”
“在原本的历史上,丞相本应在五丈原就病死的,而且也没有击败魏军,自然也就没办法打下长安和洛阳了。”
“而丞相死后,继承他的意志继续北伐中原之人是征西将军姜维,执掌军权之人也是他,正因为有他的存在,陛下才能继续稳坐皇位二十多年。”
“但是,在丞相死后,黄皓仗着您的权势逐渐做大,与侍中陈祗联手干预朝政。”
“后来,黄皓打算废掉一直看不惯他的大将军姜维,立另外一个人做大将军,姜维得知此事后,便上疏弹劾他,不过却被陛下偏帮,没有处置越权的黄皓。”
“大将军姜维无奈,只得率兵屯驻沓中,不敢回成都。”
“景耀六年,黄皓凭借鬼巫语请陛下罢其事,群臣莫知,后魏军果然循此道入蜀。”
“后来也是他,在魏军兵临成都城下的时候建议陛下投降于魏军的,大汉就此灭亡。”
“陛下您自己说,这样的臣子,该不该杀?”
刘禅顿时沉默了,片刻才道:“该杀!”
诸葛亮立刻一锤定音道:“那就请陛下传旨,命人将黄皓斩之。”
黄皓一个刚刚得宠的宦官,诸葛亮想杀他简直不要太简单,即便没有刘禅的旨意,诸葛亮杀了他也不会有任何异议的。
毕竟丞相大人想要弄死一名宦官,和普通人捏死一只蚂蚁有什么区别?
不,应该是一只蚊子,毕竟蚂蚁是不会在人的身边嗡嗡叫个不停的。
不过刘禅此时却是有些犹豫地道:“相父,必须要杀黄皓吗?大不了这辈子我就让他只做一个小黄门就好了,官升不上去,自然没办法干扰朝政。”
诸葛亮立刻说道:“不行,此等祸害,难道陛下还打算留在身边吗?”
“要知道,他可是能导致大汉灭亡的祸害啊,必须尽快除掉他!”
刘禅还是犹豫,不愿意下这个旨意。
他自幼颠沛流离,身边一直没有一个能够说贴心话的人,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然不愿意轻易杀掉。
见刘禅还是不想杀黄皓,诸葛亮立刻大声提醒道:“陛下!”
他的话中隐隐带着着怒意,刘禅整个人都吓得哆嗦了一下,最终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好吧,相父,我可以下旨杀了他,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希望相父准允。”
“陛下请讲。”见目的达到,诸葛亮立刻躬身答道。
刘禅嗫嚅了一下,小声说道:“相父,黄皓毕竟是朕的知心人,朕想亲自送他最后一程,还望相父答应。”
诸葛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头答道:“陛下既然想要送他一程,那臣自然无不应允。”
“那朕去啦?”刘禅站起身来,还有犹豫着不愿意挪动脚步。
诸葛亮没有催促他,只是简单点了点头。
刘能在一旁小声提醒道:“陛下,臣还请陛下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臣的真实身份,以免引来麻烦。”
诸葛亮也是出声附和道:“对,陛下,此事陛下绝不可向任何人透露,否则对先帝复兴大汉的大业没有丝毫好处。”
“朕知道了。”刘禅嘟囔了一句,怏怏离开了。
看着刘禅离去的身影,刘能突然说道:“丞相,要不您考虑一下,换一位合格的皇帝吧?”
诸葛亮立刻怒目而视,厉声喝道:“刘使君,你过分了。”
刘能却没有被他吓住,而是淡淡说道:“丞相,我不知道你为何一定要让他当皇帝,但是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而是最合适做一位富家翁。”
“而且他本人其实也是不愿意做这个皇帝管理朝政的,不如就奉他为太上皇,从此之后不再掌政,然后再从他的子嗣之中挑选一位皇帝来继位也无不可。”
这番话立刻让诸葛亮陷入了沉默之中,半晌才道:“等过一些时日的吧,如今皇长子才刚刚十岁,没办法掌政的。”
“啥?啥玩意?太子刚十岁?”刘能顿时惊讶道。
诸葛亮立刻纠正道:“不是太子,而是皇长子。”
“好吧。”刘能叹了口气,颇为惋惜地说道:“我还寻思推荐一位合格一点的皇子呢,看来此事一时半会儿是做不成了。”
“哦?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位皇子是可以成为合格的帝王的?到底是哪位皇子?”诸葛亮立刻问道。
其实他也对于刘禅这家伙比较头疼,如果真的有人可以担任一个合格的皇帝,那他也可以轻松许多。
刘能苦笑了一声,说道:“后世的确有一位皇子被认为是有担当的,他被封为北地王,从小便是文武双全,也是宗室之中唯一一位以身殉国的皇子,深受后世之人惋惜。”
“他叫什么?”诸葛亮立刻问道。
这个时候大汉之中还没有北地王,所以诸葛亮自然不知道这位北地王是谁。
“他叫刘谌。”刘能回答道。
“皇五子吗?”诸葛亮立刻便知道是谁了。
不过他的反应倒是让刘能疑惑了,立刻问道:“怎么?这位皇子已经出生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对,他已经出生了,就在建兴四年。”
“那就好,丞相可以重点关注此子了,有他在,即便丞相在一统全国的过程中有什么意外,事情也可以继续下去了。”刘能立刻说道。
“但是,如今皇长子刘璿仍旧建在啊,而且这二人都是小娃娃,还看不出什么呢。”诸葛亮立刻犹豫了起来。
的确,今年刘璿十岁,刘谌七岁,都还在撒尿和泥的年纪,压根看不出来什么呢。
刘能也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过他突然想起在史书上看过的一句话,立刻说道:“丞相,我想起来一件事,后世的史书中对刘璿有一句评价,说他性格张扬,而对刘谌的评价却是,能力堪比先帝,如何取舍,丞相应该不会犹豫了吧?”
诸葛亮的眼睛顿时闪出了精芒。
要知道,刘备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绝对是文武双全,德行非常。
当初他的出身并不算好,祖父最大的官也只做到了县令,他爹又是早亡,他和他的母亲一起以织席贩履为生,起步比高祖皇帝刘邦还低。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自甘堕落,而是奋发图强,先是征战天下立下功勋,而后又抓住机会让刘协认下了他这位皇叔,最终打下了如今的这份基业,延续了大汉的国祚。
他诸葛亮也是因为看出了刘备的不凡,这才愿意追随他的。
如果刘谌的能力真的能赶得上先帝刘备,甚至只需要达到先帝的一半,那他诸葛亮也能死而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