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姐妹反目 杨霏谢幕

第110章 姐妹反目 杨霏谢幕

李夫人遗书上云:“杨七,太史令李大人与我同姓,落难时在我这里借钱五千贯,之后暗中有所往来。如意凤命的传言,我也知晓。谣言起处,大魁、二奎原是幕后推手。他们害你母女,被你反杀,我心苦痛。你羽翼已丰,李家后辈中没人能成为你的对手。此时李家与你翻脸,必会牵连李、杨两个家族内斗,说不得两败俱伤,外人得利。我已写信给李圭,说令郎之事,是李家的商业对手做的,凶手已逃往胡族。希望双方隐下仇怨,即使不再互为守助,也不要相互为敌。百万黄金存入你不舍银号,我五个儿女,每人十万两,由你帮他们掌控,别叫他们挥霍了。其余的,你做一个家族基金,以钱生利,世代传承。不管杨家、李家的子孙,谁家有了难处,求到你这里,你应尽心帮扶。”

短时间内,杨家两位老夫人过世,家人伤痛了一段时间。过了些时候,杨家逐渐平静下来。

杨七这才想起远洋外贸股份的事,就给国舅爷孙授礼递了信求见。孙国舅后看了信,笑道:“哎哟,金阳郡主求见,自新年宴见了面,好一阵子没见到她了。我们也没什么往来,好端端见我做什么?”

心腹侍从金元道:“大人,您公事繁忙,可能是忘记了,近来杨家的两位老夫人先后过世,杨家上下都忙活了好久。杨驸马现在还在孝期呢,承荫候与金阳郡主是过继给杨家四房的,过世的又是女性长辈,才没那么多忌讳。求见大人,估计是真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

孙国舅想了想:“瞧我这记性,对,前些日子还有御史弹劾杨驸马呢,就是因为陈夫人的后事。萧宇那人确实心眼有点小,让皇帝训了几句,这时候称病在家休养呢。前些日子英王家李夫人又过世,看在老英王的面子上,我还让夫人亲自送了一份丧仪。”

见了金阳郡主,两人客气几句。金阳郡主直入主题:“国舅大人,不是有大事也不敢打扰。我娘家的李夫人过世,杨家老一辈的人一个也没了。江南李家这一辈的李严大人年龄也不小了,再下一辈中与杨家的交往没多少,两家情分已淡,甚至有些李家人对我还有些不大友好。我思来想去,与李圭大人也商议过,要把双方生意拆分开。李家在南粤那边的远洋商贸生意,利润丰厚。原始股份十股中,皇上占两股,太子占一股,我占一股,如今想要价两万两黄金把我那一股转让给九皇子殿下。”

孙国舅听了抬了一下眉毛:“哟,既然利润丰厚,各大家族都想要吧。就算要给皇家落个人情,陛下皇子不少,前八个都成人了,怎么就想起给九殿下了呢?他小孩子一个,郡主能得到什么好处?”

杨七叹口气:“要是转让给别家,给的钱会多一些。但要想保证南粤通畅,必须朝中有人才好,自然是皇亲国戚最有权势。实不相瞒,南粤节度使李圭大人两个嫡子一失踪,一伤残,后继无人,他有心告老,专心远洋外贸。可是这个人还有些天真,一旦从南粤节度使的位置下来,还想从南海行船,怕新任的上官未必容忍他呢。”

孙国舅冷笑:“我猜,李圭两个儿子出事,说不得与郡主有关吧。”

杨七矢口否认:“怎么可能,之前因为李圭大人有求娶之意,两位公子担心继承家产上有损,对我母女是有些不友好。但我跟李家认识几十年了,与李圭大人私交也不错,岂会断他的根。不过,李家两位公子的外家,是范阳卢氏,卢氏在我朝发展很好,子弟遍布官场。要是疑心到我孤儿寡母身上,大大不利。而且,我已拒绝了李大人,往后见面总有些尴尬,相见不如不见。生意上的事,扯清了也好。”

孙国舅笑一笑,李圭与金阳郡主的恩怨,跟他也没啥关系。倒是这一成股份,确实是个利润高的买卖。要两万黄金,其实已经不算多了,三四年就能回本,以后就是净赚。想了想又问:“郡主还没回答在下,为什么不是给其他几个成年的皇子?”

杨七回道:“哦,我也是有私心的,希望同时交好国舅大人呢。帝后感情深厚,无论如何,将来您都是新皇外家,现在又位极人臣。我家二姑娘现在宫里做了皇帝的五品才人,她年龄小,不懂事,爱表现,我总怕她犯错,自然想得您的照扶。所谓天下父母心,推己及人。太子殿下已占一股,更何况将来富有天下。魏王殿下颇得圣宠,封地富裕,手下又善于经营,不缺金帛。只九殿下,还未及冠,家产也薄些,做事情,还是雪中送炭的好。”

孙国舅听这话,深以为是。他点头:“郡主是个聪明的,皇后临终前,把小九托付给我,说得跟你一样。你这份人情,我领了。过几日,就让人把黄金送过去。”

杨七道:“国舅大人,我一妇道人家,现在寡居,又没有亲生的儿子,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我娘家那些兄长们都上了年龄,也陆续过世或告老休养去了。家里的侄辈,大多数混得不是很得力。不如,您安排我娘家的侄儿杨霸和杨霆到南粤任个官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国舅想了一下,眼珠子转一转:“我想起来了,杨霸,可是令堂兄杨芮的长公子?他六年前参加科举上了榜,排名靠后,你杨家费了不少劲,给谋了七品县令的位置,如今还在江华郡道县任职。要是调去南粤偏僻南地,提个广州郡守还是可以的。杨霆嘛,是你五堂哥家的长子,是三年前中了举,名次还行,只是他年少气盛,推拒了吏部尚书家的婚事,让人穿了小鞋,派在陵州下边的仁寿县当县令,我看还是让他去泸州,当个郡守。郡主这两万黄金,也不是我一个人落下,我还须到各部走人情。”

杨七脸上笑咪咪的:“如此,多谢国舅大人,堂兄早逝,孤儿寡母的,我这当姑姑的不忍心呢。那就不过多打扰大人了,告辞。”说着,放下股权契,转让书,两万两黄金的收据。起身施了个礼,就告辞了。孙国舅让金元先这些东西收起来,过几日有空,再给九皇子送去。

金元收拾东西,心中暗叹,金阳郡主果然能耐,竟然能说动大人,给娘家侄儿升官,自家大人一向固执,不喜欢走后门寻出路的。仔细琢磨,孙国舅也是人呢,是人就有私心。杨七把远洋外贸的股份通过相爷的手给九皇子,这是向后族示好,给的还恰当。李圭大人快要致仕,两个儿子也不中用,相爷总不好让南粤任上全是无关的外人,万一为难李家船运,这不是影响九皇子分红嘛。杨七再一举荐合适人选,相爷自然顺水推舟了。何况,两万两黄金,光靠年俸,不吃不喝活上三十年也未必攒出来。

往深处想,相爷也是多虑了。李家船运有两成股份是给前朝武帝的,后来由先皇做主,赐给萧夫人了。萧夫人过世后,股份由其弟萧宇暂管。为了这事,皇帝恼怒了很长时间。终于在去年年中,把股份从萧宇手中要了回来。有皇帝在,新上任的南粤上官,也折腾不起风浪,无非是趁机从中渔利,得些好处罢了。

差不多时间,李圭把永安图书馆的两成股份出手给刚刚告老的杨荣,要价两万贯。紧接着,李璋也把洛阳图书馆的股份转让给致仕的闲人宇文础。陆陆续续,李家与杨七个人的生意合作,以转让股份,终结合同,或用其他方式都结束了。生意拆伙,这是你情我愿的事,外人也没啥可说的。

不过,在小人眼里,所有好处都要落了自己手里才对。嫁到李家当了老夫人的杨霏霏知道了,心里老大不高兴。都知道李家的远洋外贸赚钱,杨七想巴结孙家,把股份转让给九皇子。毕竟是皇子,当妹妹的也就不争了。李家转让股份,也不想着自己些,宁肯转给八杆子刚打着的宇文础。这中间,指不定就是杨七怂恿的。这些年来,不管是杨家亲戚,还是陈家亲戚,包括李家亲戚,都没少从杨七那里得到好处。杨七生意越做越大,与外人也多有合作。可自己这个跟杨七一起长大的妹妹,却没得到什么好处。尤其是生意上,几乎没有合作。

李家六房的当家人李真早就过世了,长子李聚、次子李散也都不算长寿。嫁给老三李离的杨八小姐在李家也熬成了老一辈,如今儿孙满堂了。杨霏霏这大半辈子过得平安喜乐,年少时父亲能干,母亲宠着,一切给安排的妥妥的。出嫁了得李家看重,跟丈夫关系很好,生了两子四女。子女婚事都是门当户对,和和美美。改朝换代,杨八也没受到太大惊扰,说到最大的祸事,就是被李娘子挟持,杨七给赎金,欠了一份人情。后来,大秦建国,李家成了宗族,家族势力水涨船高。娘家也混的不错,大哥承袭了英王爵位,留存的几个堂哥,封候的封候,没获封的也都有不错的位置。姐妹中,几个姐姐也都嫁的好,对杨八妹照顾有加。太过顺利的日子,让这个好命的老太婆有些骄横。

老太太把对金阳郡主的不满跟大孙子李孝一说,李孝也有些不痛快,毕竟谁还跟钱过不去啊。杨八想了一条毒计,让李孝找人,暗暗去杨七的依依食品厂下毒,只要出了人命,够杨七喝一壶的。

这种事,反正不可能李孝亲自去做,自有手下的人去做。杨八嫁的人家跟皇帝是本家,老公公李真算是先帝的亲堂弟,那是妥妥宗亲人家。家里很有权势,李孝是孙辈中的佼佼者,手下颇有一些投靠的人。

李孝托付的这个人也是个妙人,此人姓刘,行三,字仁规,三十七八岁,出身农户,虽有一身好武艺,就是没门路,一直不得志。随着同乡的能人投到李孝的门下,不过此人心大,胸中还存着此许正直仁义。刘三听了李孝的安排,心里想着,听说金阳郡主和李家老主母是堂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李老夫人也真是心狠,不过为些利益之争,也不伤筋动骨。竟然想此毒计,在依依食品中下毒,公然不拿人命当回事嘛。刘仁规此人喜武尚兵,心中有正气,越想越来气。谁不知道,依依食品大半销入军中,要是军队出了事,金阳郡主固然没有好结果。那些将士何其无辜,都是大秦脊梁,没伤在战场上,却伤在贵族们的私人恩怨上。可是,主家有令,要是不遵从,也不知他们会如何收拾自己。

刘三想来想去,把心一横,只身夜闯金阳郡主府,让府中的暗卫们抓个正着,押送去见金阳郡主。恰这夜相里深也宿在杨七身旁,听了有人夜闯,能躲过宵禁巡查,身手还是不错的,不过胆子也太大了些,想到此处,来了几分兴趣。两个人穿戴整齐,在客厅胡床上并坐,准备共审面前这个人。看刘三有三十七八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穿了黑色短袍服。相里深也善观相,觉得此人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就让人松了绑,问他深夜到此做什么。

刘仁规外貌憨直,其实很有内秀,言语有条理,可说是言简意赅。很快把事情讲明,听的杨七脸色都变了,真恨不得打上门去,给杨八几巴掌。相里深也难压心头怒火,眉毛都皱起来了。

杨七道:“多谢刘壮士实言相告,你有这份仁心义气,在下十分佩服。不过,杨八与我是堂姐妹,还没有具体造成损害,我也不能杀了她。上门找她,怕她也不会认的。明天,我去找大哥杨荣,让他出面修理这个无法无天的妹子。到时,你敢在英王杨荣面前揭穿杨八的所作所为吗?”

刘仁规马上答:“敢!不过,我不了解英王殿下,人家毕竟是亲兄妹,能不能信我一个草民的话,那就不敢保证了。”

杨七道:“无妨,信不信由他去。大哥出面教训妹妹,不过是家事。杨八认个错,只要不再犯,我也不追究。要是让外人出面,那就是大事了,我也不想让外人笑话我娘家。”

刘仁规犹豫一下:“我原籍汴州尉氏县,祖上是东汉皇族,到如今几百年了,家里已经彻底沦为农户。我自少孤贫。自己借些书读一读,些许认得字。成年后才涉猎文史,但不精通儒家学问,考科举是不成的。空有一身武艺,也读过几卷兵书,想从军,年龄长了些,终归不想当个伙头军。没奈何,只能跟着老乡投入李家门下,如今出卖了主子,小人到英王面前指证李老夫人,就没有了退路。”

杨七挑挑眉,笑一笑:“刘壮士放心吧,你帮了我一次,我不是有恩不报之人。会求英王全了你的心意,就让你归入卫军,先做个参军。不过,你要真有才,且混出点名头来,我着人推荐你上位。”

刘仁规听了这话,对着金阳郡主行了一礼。后来证明,刘仁规没有吹牛,他一入军队,就如同龙入碧海,表现出来过人的勇气和智谋,赢得了上级和同僚的赞赏,名声迅速传开。很快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召见刘仁规,一番畅谈,引得皇帝龙心大悦。称赞:“刘卿不光军事上见解独到,在政治与文化上也才华横溢。这样的人才,到年近四十才发现,太可惜了。”随后,特进刘仁规为给事中,可以直接进出皇宫,给皇帝直谏。还有后话,说起此人的贡献,在之后更大。

八十多岁的杨荣保养得宜,眼睛是花了点,可背不驼,耳不聋,很有精神。他听了七妹的告状,又与刘仁规核实,当时就气坏了。八妹太不像话了,都是姐妹,却要行此毒计。堂堂李家的老夫人,不顾姐妹情分和娘家的家族荣誉,更不顾人命关天,倒要亲自问问她为什么。马上着人去请李老夫人,见了面,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杨八自然矢口否认,连呼冤枉。杨荣骂累了,指着杨八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如有下次,别怪当大哥的心狠,为了英王一族,我可要大义灭亲。”

杨七斜眼看了两兄妹一眼,不管是真是假,大哥这话她可当真了。如有下次,大哥舍不舍得大义灭亲她不知道,她肯定是要下狠手了。

杨八回家去,心里憋气,也是六十岁人了,还让大哥指着鼻子责骂。杨七还在旁边阴阳怪气的,更是火上浇油。李孝办事也不靠谱,找谁不好,找那个该死的刘仁规,事没办成,还把自己卖了。本想等那人回来,找他出气。不料,有人持英王府的贴子,找李孝要人,说要送刘三到右威卫大军中当个参军。李家不敢下英王的面子,只得忍气吞声地把人给了。

杨八气了几天,有大哥护着,要想搞杨七,小打小闹是不成的,还要从要紧处下手。忽想起前些时候疯传,秦三世后,吴姓女王当政。皇帝在晋地彻查,大肆捕杀一番。好容易太史令李春风,新进的钦天监正袁四海,二位相术大师联名上书,咬定晋地金凤陨灭,大秦国运千秋万代。皇帝才将信将疑地收了手,估计心里还会有忌讳。又想,动杨七一个六十岁老太太有什么意思,不如找她的女儿下手,才更让她痛入心脾。于是又生一毒计,就找人散播谣言,说吴如意出生那日,本是中秋月明,可妖云蔽月,恍惚间有下人看见妖狐跳入吴家,隐入金阳郡主产房中。妖狐临世,早晚为害人间。妖女得宠,肯定会出现大灾大疫。

事有凑巧,京兆周边几个县,突发了疫情。这个谣言就传得更为离谱,连皇帝与妃嫔们也都疑心起来。吴才人爱出风头,又得皇宠,一向招人嫉妒。现在有这样谣言传出,后宫多幸灾乐祸,巴不得趁机弄死吴才人。

自孙皇后过世,皇帝十分悲痛,一直没有再立新皇后。不过,不立后不代表后宫无人。后宫中,韦贵妃,燕德妃,杨淑妃,郑贤妃,四妃共同协理宫务。九嫔位满,又有徐婕妤,吴婕妤,杨修仪,崔美人得圣宠,五品以下的后妃更是多不胜数。

好在有皇帝宠爱,杨淑妃和杨修仪照扶,吴才人勉强在宫中立足。杨淑妃是前燕的烈阳公主,杨修仪是英王杨荣的孙女,两人是弘农杨氏出身,与吴才人有些亲戚关系。尤其是杨修仪,还要管吴才人叫一声表姑。吴才人又常给杨淑妃和杨修仪送些贵重的礼物,关系处得还行。杨淑妃出身名门,又是宫中的老人,还有两子两女傍身,便是位份在韦贵妃和燕德妃之下,两人也须给几分面子。到现在,杨淑妃看情况不好,公开表明态度,她中立,一切看皇上意思。

这种谣言最易引起恐慌,加上疫情蔓延,朝廷也是心急火燎的。皇帝对吴才人起了疑心,成日盘算是不是除掉她,以绝后患。还是太史令和钦天监正得了金阳郡主的重礼,一起保证,他们仔细推演,此事与宫中人无关,妖狐传言是虚。

金阳郡主知道,光是相师进言,只是解帝王一时之疑,还是要解决疫情为佳。通过相里深和孙小宛,找到一位神医孙思邈。此人近乎药仙了,医术十分高明。金阳郡主以重金为谢,邀请孙神医帮忙。孙神医不为所动。

金阳郡主道:“孙大夫,医者父母心也,这疫情不比其他,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得有多少人,要失去生命啊。我打听过了,先生的侄女就是十年前河南疫情中没了,先生一度悲痛欲绝。我在永安城中设有通善医馆,全部医生都在研究此疫情,可是没有卓有成效的方子。药材交易所的药材齐备,只要先生有用,全力以赴。”

孙神医叹口气:“我也在研究这疫情了,比起前些年河南的瘟疫,有所不同,患者脸上身上都是疔疮一样的脓泡,又红又肿,还发高热。我只能开些解表导滞的方子,喝了我开的药,效果很慢,治愈率极低。目前,我也是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呢。”

杨七忽然想起在后世时,图书馆中来了一批书,其中有介绍科学家丛书的。生物化学家汪猷,从烂桔子中提取桔霉素的事迹让杨七印象深刻。做医学实验,必要有玻璃器皿,还要有显微镜。要是别人,在这个时代,自然一筹莫展,幸亏自己早已生产出高质量的玻璃,又懂显微镜的原理,世上几大能工巧匠也都在自己身边。杨七呕心沥血,一鼓作气画出图纸,写明白原理。召集了相里深,公输九,何保良及他们最聪明得力的弟子们,费了半个月的劲,总算是把实验用的东西拿出来了。

后继由相里深负责,杨七领医馆的几个自己人,进行了桔霉素的提取与实验。购置了大量的桔子,成功率虽不特别理想,到如今,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孙小宛在图书馆查遍了这里收藏的医书、行医笔记,研究了良久,拟下一方:用升麻、葛根、杭芍、甘草、防风、蝉蜕、薏仁、生扁豆、车前子、神曲、麦芽、生姜、小枣组方,意在提高肌体能力,利湿和胃。孙神医看了这方子,茅舍顿开,连连点头。

于是,治疗方案如下,先给病人用提纯的酒精进行全身消毒,用孙神医的方子内服,意在发表透疹,把体内湿毒透发出来。然后,以提取的桔霉素外用,抹在发出的毒疮红疹之上,以毒攻毒。如病人病情恶化,则治疗失败,死者则以石灰深埋处理。如病人有起色,后继用孙小宛的方子,提高免疫能力,利湿各胃。

皇天不负有心人,此番一折腾,疫情倒是逐渐稳定下来了。众人看此法有效,就推广开了。四个月之后,疫情得到控制,官府也在几大水渠上游发现了传染源,派大军进行了打捞掩埋消毒处理。人们也不恐慌了,开始生产自救。皇帝大喜,群臣雀跃。杨七松了一口气,小如意又逃过一劫。

杨七此时只想低调,让朝廷不要过多注意到她们母女,招来横祸。所以,把医治的功劳全推到孙神医和宛姑姑头上,同时把提供药材和救灾物资的功劳推到了杨家几个侄儿身上。皇帝论功行赏,杨家几个侄儿都得到了升迁,孙先生入太医局当了医官。孙小宛以年龄太大,口不能言为由,不肯入太医局,皇帝赏下黄金百两,锦缎百匹,众人再三谢恩。

杨七把这几件事的内情写了,传给吴如意。叮嘱她在宫中,一切行事要低调。在宫中的人,都是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没几个是真对她好的。那些人表面一套,背后还不知是谁的势力呢。千万别以为,自己与杨家是亲戚,几个杨姓妃嫔就是真心对她。杨八还是自己的亲堂妹呢,使起毒计来,叫人防不胜防。如意看了信,才知道自己还是太年轻,犯了大忌犹不自知。

这边,杨八气得要死,杨七是什么好命,怎么都弄不死她们母女。不成想,老太太先是着了凉,又接触了染疫的宠物狗,也发病了。李家急忙去宫里请孙神医,孙神医把前面的方子给了,又说让找金阳郡主要桔霉素。李家人没法子,厚着脸皮去找金阳郡主,杨七把一些东西给了,不过是不是真正的桔霉素,就不清楚了。杨七还讲明了,以毒攻毒的法子,有效的可能性只有六成。八妹妹年龄不小了,又养尊处优多年不锻炼,身子是虚的。你们当晚辈,一片心意,只管拿去试试。有效的话,皆大欢喜。要是无效,只好听天由命。这个病可是传染度人,一个不好,就会蔓延全家,甚至威胁全城。

自金阳郡主给药后,杨八用了没有什么起色,李家人自觉希望不大。族中有先例,恶疾者不入祖坟。就在李家祖坟附近给李老夫人买了一处荒地,让人在坟地外围圈了夯土墙,留了大木门。墙内打了两口井,盖了一处祭堂,两排夯土房。

没到一个月,杨霏霏就谢幕了。因为得的是疫病,全家都忌讳,用了铜棺铁椁,铁水浇注封口。停灵九天就出了殡,单葬在这块名为思霏园的墓地。近身侍候的仆婢,都圈入思霏园守灵,除了半月送供给的日子,园门再不开启。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0章 姐妹反目 杨霏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