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一路向南
陈恪与林韵宁走出皇城,坐上马五的马车往前驶去。
陈恪一脸沉思,他犯了一个主观错误,死抱着北宋的历史不放。
这个错误太明显了,大宋王朝变成了大兴王朝,辽国变成了律国,李元昊变成了元昊,可他还没反应过来。
于是又出现了阴谋组织进宫刺王杀驾,但他还是执迷不悟。
就在与粱凛的谈话中,他还认定梁家逃亡日本,却没想起北宋的历史没有这事,至少史书上没记录这件事。
这是不可能的,刺王杀驾这种大事,正史野史都会记叙,就是后面的元史也会提起这件事,华夏人有记录历史的习惯,绝对不会集体失聪。
这是一个明显的漏洞,可他在想什么?
他感到惭愧,自己竟然想着改变人设,贪财好色轻轻松松地过日子。
直到两个日本人登门拜访,这时的他再没醒悟过来,老天爷就应降下一道炸雷劈死他。
他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他知道他错了,所以肯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他必须前去江南亲自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刘太后面前他还是坚持,李祯不同意,但刘太后同意,表面文章冠冕堂皇,“事发突然,唯有陈恪有此应变能力。”
她褒奖陈恪,只是想让陈恪离开李祯。
她看出李祯对陈恪的依赖,这是不行的。
她对陈恪的推断半信半疑,但接受陈恪的推断,这么做对她有利。
陈恪算错了,是好事,从此降低对李祯的影响力。
陈恪算对了,也是好事,及时打击倭寇保住江南。
刘太后老谋深算,不仅派出曾毅、王寅率领两百名御龙卫随他前往江南,还急招长兴侯左武卫大将军刘艺、天武军统制常继祖进宫,由他俩担任正副统制领兵出征。
她算的精准,陈恪推断正确,就为自己的弟弟争取一份功劳,届时作为主将的刘艺功劳极大,至少可保刘明良继承长兴侯的爵位。
而陈恪推断错误却与刘艺无关,就当去江南旅游一圈。
刘太后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却没想好一件事,“陈恪推断正确,打赢这一仗,她和李祯怎么办?”
刘太后没想好,明确之后再说。
而陈恪却不去想,他只想改正错误,连夜奔向上虞。
当他走出慈宁宫时已下达了命令,曾毅去找曹汲,王寅率领两百名御龙卫秘密出京,一个时辰后集结。
在这个时间内,他还要写一篇条陈交给林毅之,将皇家银庄与农村合作社联系起来。
这一路他就考虑这篇条陈的内容,直到走进麦园,他与林韵宁一直保持着安静的气氛。
等他写完条陈交给仆人送去林府,起身看见一身剑服的林韵宁走进来,手里拿着他的神臂弓。
她没说话,只是紧紧地盯着他。
陈恪轻轻眨眨眼,叹口气说道:“走吧。”
他和林韵宁带着书剑再次坐上马五的马车,而蔡氏一脸担忧地看着这辆马车驶出麦园,立刻带着侍女奔向林府。
就在林夫人惊疑不定中,这辆马车快速驶出了南门,随后看见路边站着数百道身影、马影。
马五惊异地勒住驮马,看着陈恪夫妻带着书剑下车,数百道身影一齐躬身施礼。
借着月光陈恪看看这些披着白色棉斗篷的身影,皱皱眉说道:“曹汲跟我走,你们回去。”
李廉走出队伍躬身说道:“学生跟踪报道。”
石立嚷道:“我要写小说。”
陈恪怒道:“再有三个月就是会试。”
“无妨。”白斗篷们一齐说道。
他们态度坚决,陈恪也没时间跟他们多说,低喝一声:“出发,谁掉队谁自己回来,我没时间等你。”
低喝一声陈恪上马,转眼看看纷纷上马的身影,纵马疾驰而去。
马五望着那群快速消失的身影,低声说道:“侍讲,您回来后五子还给您驾车。”
他不知陈恪干什么去?但知道他是干大事的人,一人双马的场面,一定是大事中的大事。
而曾毅他们也不知道陈恪去做什么?但知道能让他月下纵马的事一定十万火急。
唯有小太监李宪知道一点,他背的皮袋里装着皇上的圣旨、太后的懿旨。
还有李昭对他说的一席话,“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对陈侍讲唯命是从。”
这是李昭对他的期望,也是命令。
他知道怎么做,双脚不断轻磕战马的肚子,紧紧跟在陈恪身后纵马狂奔。
一夜奔驰,直到清晨时分,他们方才找个地方下马,吃过干粮休息一会,再次骑上战马奔驰而去,这时运河已经结冰,他们必须赶到淮河才能上船。
而在这时,接到飞鸽传书的秦烈正紧紧盯着面前的地图,两队飞骑早已派出,他却不知福州与广州水师是否及时赶到。
秦烈心里没底,可李祯已下达死令,务必全歼来犯倭寇的船队。
陈恪估计对方有百余艘战船,而秦烈手里的战船只有六十余艘,可以一战,但无法完成歼灭的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在考虑这一战的部署,而站在一边的马忠却嘟囔着,“侍讲也太神了吧,掐指一算就知倭奴来犯?”
他怀疑陈恪的法力。
而秦烈却不理他,他是秦将军,不管陈恪算得对不对,接到命令的他只管抓紧时间准备,庙算者胜,他就要算的清清楚楚。
秦烈掰着手指头一条条地算,而马忠决定不走了,如有战事就争取点战功,如无战事就说自己病了,在江宁府养病几天。
马忠也算的明白,可朝臣们却一脑门子不明白。
今早皇上下了圣旨、太后下了懿旨,令长兴侯左武卫大将军刘艺为统制,天武军统制常继祖为副统制,从左右武卫军各抽调五千将士、从天武军中抽调一万将士组成天威军,开进西北进行轮训。
这两道旨意让众臣晕头转向,他们不知轮训为何物?更不知为何这么做?
可旨意一经下达,刘艺和常继祖就带兵出了南门,好像早有准备。
天威军走的很快,骑兵快马奔驰,步兵一路狂奔,可有朝臣却发现刘艺走错路了,去西北应该走西门,兴京城的城门、水门加起来虽有十二座之多,可走南门是绝对去不了西北的。
朝臣疑惑,却没人给他们解释这个疑问,两道旨意下达后,宰相谭远忠、参知政事向善志、枢密使曹穆、太尉杨牧就被招进紫宸殿议事。
得到这个消息众臣立刻转变思路,纷纷发出疑惑,“太尉也在阁员之内?”
群臣紧盯紫宸殿,两刻钟后见杨牧出来,紫宸殿又传出消息,“召林毅之进殿。”
见到这一幕有人开始嘀咕了。
然后再见林毅之出来,包拯、范仲俺被招进紫宸殿,有人恍然大悟,“内阁成员就三个,涉及谁的事谁参与决策。”
这个态势让许多人安心,人人都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只涉及本衙门的事,其他事不要插手。
这种模式极大简化了朝政,以后的吏部不用去管水利工程的事,工部也别管官员任免的事。
只有内阁才管全面,而最终决策权还在皇上手里。
这么一想大家的心里舒服了,以前工部最讨厌吏部插手他们的事,“外行指导内行。”
而吏部也讨厌工部插手他们的事,“你们知道什么?”
而讨厌所有衙门的就是户部了,“凭什么都朝我伸手要钱?”
这么一搞户部最清净,“要钱找内阁去。”
而大家也都清净了,“我衙门的事你们别插手。”
于是大家的心都清净了,内阁成员是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这三个的职位本来就比各部尚书高,没什么不平衡的。
唯有杨国斌的心里不平衡,“凭什么只找枢密使,不找副枢密使?”
他的心态不平衡,转眼看看张勇,见他一脸的平静。
再转眼看看郭昌,却见他低头琢磨什么,不禁心里一松,他有同病相怜者,可以结成盟友。
杨国斌的心里盘算着,却不知郭昌没想内阁的事。
郭朝勋昨晚跑了,派随从回府告诉他,“陈恪秘密出城,率曾毅、王寅等百余名御龙卫将士直奔江南方向。”
“儿感觉必有大事发生,故紧随其后,以图立下战功光耀门楣。”
于是郭朝勋就这么跑了,郭昌却觉得跑的好,儿子是奔着有出息的方向跑的,当爹的绝对支持。
他这时就在核计,“陈恪奔向江南,刘艺他们走的也是南门,必然奔向江南去了,那里一定发生了大事,这时没发生,过几天也会发生。”
他肯定,还觉得皇上和刘太后变了,竟公然蒙骗朝中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