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力农家女VS病秧子04加二更
这边媒婆走了,白母也麻溜儿的干活。
晚上下工了吃过晚饭后,在院子里,白母就把这事儿跟白父说了。
白父是同意的。
丫头也十八了,是该说婆家了。
那李家二小子虽说体格不咋地,但是出的彩礼多。
他家还有仨小子,老二再过两年也该说媳妇儿了。
全家也没人问白菜愿不愿意。
白父白母就做了主应下了这门婚事。
有团子给白菜直播,所以他们两口子在院子说的话,她都听见了。
她本来就是要给气运子生孩子的,所以不反对。
再说了,她反对好像也没啥用。
毕竟李家出的彩礼多,她二弟今年已经十六了,属于半大小子,再过两年也该相看媳妇儿了。
这几百块钱,可不就帮了大忙?
别以为白母会把彩礼再让白菜带回去,不可能。
家里有好几个小子不说,如果白母不图李家的钱,又怎么会把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
这些白菜想的很明白。
等她嫁给李季林后,不管日子过成啥样,她都没想过要帮扶娘家。
..
第二天,白母没去上工,而是在家等着媒婆。
上午九点多,媒婆来了白家。
现在的房子多数都是土坯房,就算有个小院子,也特别小。在院子外围上一圈木枝条编的栅栏,大门就是几块木板子钉在一起就算大门了。
都不用探头,一走一路过,就能看清你家院子。
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所以压根儿也不是用来防人的。
“白家嫂子,在家不?”
白母在屋里就听见了媒婆的声音,她边答应边出了屋,“嗳,在家,妹子来啦?”
媒婆笑得一脸喜庆,“我还想嫂子不在家,我又得跑一趟大地。”
“妹子一路辛苦,快进屋吧,喝口水。”
媒婆跟着白母就进了屋,俩人寒暄了几句就直奔正题。
“嫂子,我看这春种也怪忙的,李家二小子倒还好,主要是你家大闺女忙着上工。不然,就今天让他俩相看相看?你觉得咋样?”
白母也没有不同意,觉得那就可今天耽误吧,于是点点头,“那可得麻烦妹子再跑一趟李家了,我现在去把我家老大喊回来。”
媒婆高兴的直点头,“行,那我现在去,嫂子,咱俩一起出门吧。”
于是俩人就一起出去了,一个去村西头通知李家。一个去生产队大地找白菜。
这个年代,俩人相亲后如果成了,俩人也几乎不见面,很少很少,就等着一结婚就完事了。
..
白母先把白菜找回来了,让她拾掇拾掇自己,又给白菜重新梳了辫子,让她换了一身蓝花旗布的衣服。
蓝花旗,白花旗,还有黑花旗,是一种布料的名称。
质量就像麻袋片子,老百姓大多数都是穿这个。
像的确良布或是烫绒布,很少会有人买,因为很贵。
烫绒布有句歇后语:种地佬不知道南北垄,说的就是烫绒布。
白菜换好了衣服,就坐在院子里等李季林来。
半个月的时间,白菜白了一点点,但是每天劳作,加上太阳晒的,再加上春风很伤皮肤,所以,商城的丸子见效很慢。
就在白菜单手托腮,天马行空的时候,院子里进来两人。
媒婆带着李季林来了。
身高一米八左右,偏瘦,但很白,跟个白斩鸡似的。浓眉大眼,长相很是周正。
他穿了一件白衬衫,黑色的确良裤子,布鞋是用烫绒布做的鞋面儿,一看就是新的,鞋底儿的白边还是崭新崭新的。
白菜立马起身,装作羞涩的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双手后背,鞋尖踢着面前的土地,恨不得把她脚下的土给踢出个大坑出来。
李季林也很羞涩,本来有些苍白的脸颊也染上了淡淡的粉。
他是认识原主的,只是俩人没什么交集,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而且她还天天去上工,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媒婆看着两个年轻人也不看对方,都是往那一杵,媒婆十分有眼色的对一旁的白母说道,“嫂子,我听说你做鞋做的特别好,我也想给我家那口子做一双,你教教我呗?”
白母哪里听不懂媒婆的暗示,笑着点头,“那咱俩进屋吧,我教你。”
媒婆高兴的应道,“嗳,嗳。”
说完俩人就进屋了。
院子里就剩下两个羞涩的年轻人。
最后李季林觉得自己身为男同志,应该主动些。
他挪着脚慢慢往前蹭,头也垂的低低的,“那个,你吃饭了没?”
白菜害羞的点点头,“吃了。你呢?”
李季林也点点头,然后俩人就没话了。
白菜一看,这也不能让气氛落下来啊,于是开口问他,“你吃啥了?”
李季林乖乖回到,“小米粥,咸菜。”
小米的原型是谷子。生产队也会种一点儿,还有麦子,但是不多。
因为很少有人会换这些,不管饱。
小米虽然不如大米白面那么精贵,但也不便宜,换来吃不划算,还不如换能管饱的玉米划算。
然后俩人又没什么话说了。
就在媒婆和白母以为俩人没啥话,她们准备出来的时候,李季林斟酌的开了口,“我身体不太好,你知道吧?”
白菜依旧是垂着头,她轻轻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李季林像是鼓起勇气问道,“那,那你愿意不?”
白菜两只手放在前面拧啊拧,身体也跟着小幅度的打摆子,“嗯,愿意的。”
团子在空间看着白菜那个矫揉造作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它的拳头好像硬了。
李季林听到她说愿意的时候,他心里没由来的,感到很开心。
...
俩人就这么定下来了。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九月结婚。
还有三个月时间。
白母也想过留白菜在家多待一段时间。
白菜力气大,挣的工分多,多留段日子也能为家里多挣点分不是?
可白母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留到九月吧。
因为十月秋收,秋收结束后凭工分买粮。
如果那时候再出嫁,少不得白母要贴补一点,白母自是不愿意的,如果不贴补,村里人又该怎么看他们家?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闺女到什么时候都是外姓人,不如儿子能传宗接代。
况且家里还有三个小子呢,白母也不能把事情做的太过,不然搞臭了自己的名声,将来几个儿子也不好说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