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摧毁物资车队
人们常说毛熊天生不惧寒冷,但难道他们真的是钢铁铸就而成、完全不畏严寒吗?
其实不然他们之所以给人以这种印象。
无非是相比起常人来,具备更强一些的耐寒能力。
可以在较为恶劣的低温环境下坚持得更长久而已。
在制空权已然丧失的不利局势下。
想要对倭奴军和高丽军的后勤补给线构成哪怕一丝一毫的威胁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承担这至关重要后勤保障任务的正是汉武军。
他们深知要确保物资运输的高效与顺畅。
必须倚仗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动员行动就此展开。
汉武军慷慨地开出了极为诱人的条件。
招募30万名来自北境地区的居民参与铁路修建工程。
每人每天可获得一块大洋的丰厚酬劳!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人们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
毕竟这样的待遇实在太过优厚,谁又能抵挡得住如此巨大的诱惑呢?
而这一举措所展现出的,便是华夏基建那令人惊叹的力量。
只要资金充足、规划合理,似乎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华夏人民创造奇迹的步伐。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足够多金钱的驱动之下。
就算是将珠穆朗玛峰装上电梯这般看似天方夜谭之事。
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
若是资金充裕到一定程度,甚至连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空撑起一把遮阳巨伞。
亦或是给黄土高坡贴上一层光可鉴人的瓷砖或许都会成为现实。
由于足足有三十万来自北境的民众不辞辛劳地帮忙输送各类物资。
这使得身处前线的倭奴军和高丽军得以拥有充裕的过冬物资储备。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毛**国方面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们那附带的200万人所需的物资供应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要知道这些物资正不断遭受着各方势力的狂轰滥炸。
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选择穿越冰冷刺骨且危机四伏的北冰洋来进行海上运输。
毕竟陆地上的交通状况简直惨不忍睹大量的铁路线路已被彻底摧毁。
方圆700公里范围内根本无法通过陆路获取到任何有效的补给支援。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毛**国只得派遣出十余万英勇无畏的部队。
依靠人力肩扛手提的方式艰难地前去获取急需的物资。
只可惜即便付出这般巨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依旧微乎其微。
原因无他BF109攻击机当前所能抵达的最远距离恰恰正是700公里。
也就是说哪怕历经千辛万苦从700公里之外成功带回一些物资。
但仅仅只是往返途中的消耗便会让到手的物资减少整整三分之一之多!
这样一来最终能够真正运抵目的地并投入使用的物资数量实在是寥寥无几。
可以说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这种严重缺乏充足物资保障的情况下。
想要发动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毕竟此地并非西欧那样人口密集、资源丰富的区域。
而是广袤无垠、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大冰原啊!
在这里每一份物资都显得弥足珍贵。
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与挑战。
因此想要找到人手前来修理铁路可谓困难重重。
原因无他外部的气温条件实在太过恶劣根本不适宜开展工作。
仅仅是修复铁路这一项任务,所需耗费的力气和时间就要比夏季时多出许多。
尤其是到了夜间,情况变得愈发糟糕。
简直无法想象能有人在这种环境下正常劳作。
西伯利亚大冰原的夜晚,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度。
人若是在户外稍作停留便会迅速失去体温。
倘若此时身上还没有足够的食物用以补充能量。
那么被活活冻死的概率将会直线上升。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毛熊别无选择。
只得冒险从靠近北极圈的那条路线运输物资。
然而这条路线相较于原本的路径而言,足足要多出数千公里的行程。
以时速45公里每小时的火车速度计算。
这段额外增加的近2000公里路程,需要整整45个小时才能走完。
这意味着每次的补给都会延误45小时之久,也就是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如此巨大的时间消耗对前线的部队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的力量只会日渐削弱。
一旦让敌人抓住可乘之机那这支拥有200万之众的庞大军队恐怕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因此此时此刻物资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没过多久机智的毛熊再次寻觅到一条崭新的途径。
它们竟然从强大的鹰酱那里成功地采购到数量惊人的物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巧妙地安排这些物资直接穿越白令海峡送达目的地。
然而这种物资转运方式并非一帆风顺,
途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物资不幸遭到炸毁。
但即便如此相较于完全没有物资供应的状况而言,已经算是好很多了。
面对这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张尘却表现得毫不慌张镇定自若。
他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要求小鬼子和高丽赶紧增派更多的兵力投入战斗。
同时张尘还向他们郑重许下承诺:只要能够顺利夺回原本属于华夏但现已丢失的领土,那么后续所占领的任何区域统统归他们二者所有。
待到华夏的失地得以收复,毛熊签署了停火协议之后。
接下来必然会轮到对小鬼子和高丽展开彻底清算的时候。
毫无疑问届时这两个家伙绝对难以招架得住。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别无选择。
只能疯狂购买各种先进装备以增强自身实力,进而实现有效的武装。
不仅如此为了获取所需资源,割让土地。
转让宝贵的矿产开采权等手段或许都会被用上。
更有甚者连派遣人力前往华夏充当苦力这样极端的做法恐怕也在所不惜。
总之结局必定是无比凄惨的。
在这严寒刺骨、气温低至零下30°左右的恶劣环境下。
就连外出解手这样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充满了潜在的危险。
为了抵御酷寒,各个部队的掩体内都精心安装了两台煤球炉子。
令人惊奇的是,仅仅每天耗费八枚小小的煤球。
就能让整个掩体始终保持着宜人的温暖。
仿佛将外界的冰天雪地完全隔绝开来。
每个班组负责驻防的阵地宽度均为整整100米。
而他们都会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亲手建造一座坚固的掩体。
这样一来所有人员都可以安心地躲进其中享受那难得的暖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煤球炉子还巧妙地通过专门铺设的管道将燃烧产生的烟雾排出室外,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除此之外每隔短短半小时,就会有两名英勇无畏的士兵走出温暖的掩体。
来到寒冷的户外执行盯梢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