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缠绵病榻
如此到了雍正十年,皇上的身子每况愈下,即便是那金丹也支撑不住皇上的体力,在一次通宵批阅奏折后,皇上直接口吐鲜血,晕倒在地。
得知皇上晕倒,语莺忙是带人赶到了养心殿,而弘历那边语莺也忙是叫人通知。
“郭院判,皇上的身子究竟如何了?”
语莺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皇上,眼神中满是担忧,以及一丝被压抑下的坦然。
皇上在皇后死后虽然情绪低迷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皇上不断的服用金丹,那安妃如同金丹一般也被皇上捡了起来,每每服用金丹的时候必定是安妃带着小常在小答应在身旁伺候。
再加上安妃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一些神婆手段,却称是在萨满身边学习的驱邪避灾之术,皇上服用金丹之后必定要在养心殿中穿上萨满服饰来跳舞摇铃的祈福,皇上对其竟是多了几分倚重,竟是连从前最相信的佛道都搁在一旁,正经的萨满不相信,只觉得安妃的祈福之舞有作用。
而那些小嫔妃已然安妃给笼络过去,按照安妃的安排日日服侍在皇上左右,养心殿中竟然只能听到安妃对皇上的劳心劳力,而语莺这样的正经妃嫔却是半点入不得皇上的耳。
可即便这两年皇上宠爱更多的是那些包衣提起来的小常在答应,但安妃之流竟是没有一人能够怀上孩子,这可是将安妃生下孩子,母凭子贵的念想给断了,便是借腹生子的想法也实现不了,可是给安妃气的不轻。
这其中自然有语莺的几分手段,那金丹与朱砂相结合,皇上的身子早就是强弩之末,如今病倒即在情理之中,也不出语莺的意料。
“皇上这两年频频服用金丹,身子早就不如以前,本应该修身养性,远离女色,可在丹药的刺激下皇上误以为身子情况在不断转好,更是三五不时的召唤众小主侍寝,说到底也是泄了精气,身子骨自然是……”
郭院判虽然没有将话说完全,但是语莺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当即拍了一下桌子,口中恨恨:“本宫就知道,那些贱人就知道勾着皇上的兴趣,皇上的身子是半点都不挂念着,竟然将皇上的身子败坏到如今的地步!
来人!去叫人将贵人苏氏、常在常氏、答应孙氏、方氏都关起来,若是皇上的病一直不好,本宫就将他们送进慎刑司给皇上赎罪!”
语莺本就是贵妃,又有皇上赐下来的皇贵妃待遇,如今除了一个皇贵妃的名头之外,实际上与皇贵妃无异。
皇贵妃乃是除了皇后之外,是后宫中位份最高的,更何况语莺还掌管着宫权,后宫一应事务自然是语莺做主,不过就是几个小主,语莺说抓也就是抓了,便是打上几个板子旁人也说不出来什么。
从前是有安妃在皇上身边吹耳朵风,皇上对几个小嫔妃的态度一直都是孩子还小,只是喜欢玩闹没有坏心,如此才将语莺想要动手的心思给压了下来,可如今皇上都昏迷不醒,语莺只是抓住几个罪魁祸首,后宫哪有人敢冲上来被牵连。
便是一直撺掇着皇上吃丹药的安妃,也是躲在自己的寝殿内,只希望贞贵妃能够顾忌着自己的身份,不要撕破脸皮将自己也给关押起来。
可语莺怎么会给安妃这样的机会,在将那几个小主关起来之后,便派了尤方将安妃的宫殿给围了起来,任由安妃站在门口怒目圆瞪,破口大骂也不能改变一丝一毫。
尤方这边按照主子的交代清理后宫,而皇上这边在郭院判的金针下,终于是醒了。
看着坐在自己身旁眉头紧蹙,双目通红的语莺,皇上叹了一口气。
有道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两年自己的确是想的左了,可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皇上感受着自己的身体,似乎无时无刻力气都在流失,连脑子都不如从前那样的清醒,这么多年吃着金丹倒是缓解了一二,可如今却是越发的明显了。
“弘历可过来了?”
皇上开口问道。
语莺忙是点头:“弘历弘昼,还有福惠以及几个小阿哥已经在门外等着了,皇上要叫他们进来吗?”
皇上呼了口气,却是说道:“叫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来。”
一旁的苏培盛,忙是出门吩咐请人过来,语莺却是心中一紧,皇上的身子其实还能支撑一段时间的,可是现如今就请了四位朝堂重臣,怕是有指派顾命大臣的打算。
语莺就算是巴不得叫弘历现在就登基,但皇上这番举动还是叫语莺有些紧张。
“皇上,您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好生养病,等您病好了,有什么朝堂要事不能解决?”
皇上看着贞贵妃,确实想不起来贞贵妃最开始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模样。
不错,当时贞贵妃是皇后送到自己身边固宠的,自己也只是当一个玩意儿一般的对待贞贵妃,若非是贞贵妃命好有孕在身,就算是有命能活到自己登基,也不过就是一个常在贵人的打发了,怎么可能成为后宫中位份最高的贵妃。
可转念一想,贞贵妃在自己身边近二十年,自己似乎是从来没有宠爱过贞贵妃。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弘历,所以给了一个格格,后来是后院众多妻妾中只有贞贵妃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侍疾,所以在入宫之后才得了这么一个贞的封号。
还有那水泥、冰屋、后来的牛痘,这些是贞贵妃的功劳,但却没有叫自己多宠爱她一星半点,可这十几年来,贞贵妃对待自己的情谊还是与当初一样。
一件事,若是能够坚持二十年,就算是假的,那也是真的了。
皇上何尝不知晓李氏当年之死与贞贵妃有关,手中握着粘杆处,又怎么可能查不到允禩之子究竟是谁算计的瘸了腿,为何其中就能一石二鸟,叫弘皙被牵扯在其中被自己圈进,只是皇上没有追究罢了。
可将心比心,弘历的优秀让皇上无法对弘历的生母多加苛责,更何况后宫中真真假假的也都是那么回事罢了,只要说的过去,谁又会仔细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