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我站队韩韩
第402章我站队韩韩
韩韩和白叶的梁子什么时候结下的?
当然是那次骂战的时候结下的。
当时张辰指责陆钏抄袭,陆天名看不过,亲自下场维护自己儿子,接着他这一系的人也都冒了出来,旗帜鲜明的站队陆钏,白叶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仅次于陆天名的大将,因为他是名人。
那时候的张辰势单力薄,1VS对方所有。
虽然他不怕,但从人数上看,他这一方的确有些单薄。
这时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韩韩突然下场声援他,张辰欠了个大大的人情。
韩韩那时候的主要对手是矮大紧,两人都还算是有底线。
只是,韩韩为什么又和白叶嘶了起来。
张辰专门打了个电话给韩韩,询问了一下具体情况。
起因是白叶不知道发什么疯,突然莫名其妙的发表了一篇博客——《80后的现状与未来》。
文章里白叶特意阴阳了一下80后作家,郭小四,韩韩和张悦然这些代表人物一个都没放过,说80后写的那些算不得文学。
这相当于指着鼻子骂,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文化圈,本来没什么人关注的,韩韩也不关注。
白叶说了什么,年轻人根本不在意。
最开始韩韩根本不知道白叶diss他,是他的粉丝发现的,然后通知了他。
这能忍?叔叔能忍,婶婶都不能忍~作为80后作家代表人物的韩韩立马就回了一篇博客——《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这两年,他从张辰身上学到了不少~比如,做名人,就要敢说敢言,观点明确。
别怕得罪人~只有这样才能火~这就是互联网的套路。
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且做的不错。
这两年,新浪博客是博客里的老大,而新浪博客里,张辰是第一,韩韩是第二~韩韩一直保持着意见领袖的人设,每每有什么公共事件发生,他都会发表观点,偶尔还会对热门电影发表影评。
如果放在10年后,人们肯定很烦这种人,都什么年代了,还搞意见领袖,你算老几啊?但放在现在的2006年,这还属于新鲜玩意,很受追捧。
《文坛算个屁,谁都别装逼》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关注。
这两年,其实很多人都意识到了,骂战能吸引流量。
但真正敢走这条路的几乎没有。
张辰是第一个,韩韩是第二个。
张辰打电话的时候也在登录博客,然后就发现也有人艾特了他。
先开网址,就看到了双方对骂的内容。
“白叶那篇文章,也有粉丝转给我了,需要我声援一下你吗?”
“不用,我这查到了那家伙一大堆黑料,他要是个白莲花,我还真拿他没办法。
但自己本身就不干净,我正好把那些黑料放出来恶心恶心他,你暂时先做壁上观,如果有其他人掺和,你再加入……”
韩韩显得信心十足,看来是准备大干一场。
张辰也来了兴趣,这两年都是别人吃他的瓜,好不容易有个瓜,他也想好好吃吃。
韩白之争这个事他上辈子知道,但关注的不多,现在刚好补上。
至于下场帮着开撕,既然韩韩说暂时不需要,那他也乐的清闲。
而且他和金像奖的骂战才刚结束不久,这时候再掀起另一场骂战,很可能给民众留下爱搞事的固定印象。
一旦给民众留下这种印象,如果再有什么事发生,民众第一时间下意识的就会认为是张辰在搞事,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文坛算个屁,谁都别装逼》韩韩的反应都在白叶的预料当中,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白叶马上摆出前辈的架势,指责韩韩语言粗俗,出口成脏。
韩韩确实落了把柄,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又发表了一篇博客客——《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
韩韩准备讲道理了。
白叶以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胜券在握,没想到韩韩又发了三篇博客:《揭露白烨:自我策划、收人钱财的学术腐败——上篇》
《揭露白烨:自我策划、收人钱财的学术腐败——中篇》
《揭露白烨:自我策划、收人钱财的学术腐败——下篇》
堪称掘墓三件套。
博客里,韩韩将这位文坛大佬扒的底裤都不剩,直言他搞学术腐败。
主要集中在三点:一,卫辉的《上海宝贝》和贝拉的《911生死婚礼》两本书,基本就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写的小黄文,白叶老师却对这本书推崇备至。
二,蔡小飞事件。
白叶口口声声说读过蔡晓飞的文集,而且觉得这孩子是非常有希望的80后作家。
然后媒体查实,蔡晓飞根本就没出过文集。
这就尴尬了。
这还不算完,前两个如果还能解释的话,那么第三点就是将白叶钉在耻辱柱上。
韩韩质问白叶,你在春天文学奖担任评委的时候,却将自己的作品评为获奖作品,这是不是学术腐败。
三篇文章发出去,白叶直接关闭了评论。
太不讲武德了,说好的比武,你上来就跟我说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这还怎么玩?媒体吵吵着让他出来解释,白叶不露面,也没法解释。
两个回合,白叶被打的丢盔弃甲。
张辰给他竖一个大拇指,这瓜吃的是真爽。
白叶那边显然是没想到韩韩这么狠,这已经不是吵嘴仗了,这是要啃他的根啊。
这两天,张辰吃瓜吃的正香,他以为这事和他没关系,然后帮着《落叶归根》宣传电影的时候时候突然就被提问了。
“请问您对最近正火的韩白之争了解吗?”
张辰很想摇头,但他不能,只能点头:“知道,白叶的那篇文章,我的粉丝有转给我……”
主持人继续提问,“那你觉得谁是正确的一方……”
张辰耸耸肩:“这还用说吗?”
憋了这么多天没发表意见,他突然又有点嘴痒了:“在我看来,这场骂战其实是必然的。”
主持人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哦,为什么是必然的?”
张辰耸耸肩:“这场骂战看似是韩韩和白叶两人之间的私人骂战,其实是80后新锐作家和60,70老一辈作家的一次交锋~中国文坛的现状,文坛的各种权利其实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的,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既是裁判,又是选手~韩韩博客里说的春天文学奖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己评自己的作品为获奖作品,这不就是学术腐败吗?
文学奖项完全成为这些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而且他们还打压新人。
因为掌握话语权,新人作者想要冒头,就必须加入这个圈子,而能不能加入这个圈子,则由这些人来决定。
换句话说,带不带你玩完全看我的心情,想要入圈可以,先当狗吧~而韩韩这些80后作家不一样,他们不是从正规渠道上来的,换句话说,他们没有走传统作家走的那条路。
因为一场比赛,这些人崭露头角,然后迅速被全国人民熟知。
他们的热度甚至超过了成名几十年的知名作家,这让那些既得利益者觉得有失控的危险,文学圈原本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态被这批80后作家的出现破坏了,所以他们要批评韩韩这些80后作家……”
张辰一席话,直接将文学圈里最后那层遮羞布扯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主持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继续追问:“那您是站在韩韩这边?”
张辰直言不讳:“我当然是站在韩韩这边~”
记者还想再问,张辰已经打断他:“抱歉,这位记者,今天的活动是为了宣传电影《落叶归根》,我们就不要喧宾夺主了,大家问的问题,尽量和今天的主题贴合……”
张辰拒绝了记者继续问下去的请求,即便其他的作者提出类似的问题,张辰也不再回答。
但事情显然不可能这么简单的结束,很快,在另一场关于《搜索》的推广活动中,张辰再次被人问起了有关韩白之争的问题。
“您觉得韩韩和白叶双方谁的观点更加理智~”
张辰也很无语。
国人对于看热闹的热情显然要高于电影和其他事物~“我觉得《搜索》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他的题材取材于真实事件,去年的明星电话号码泄露事件,另外还有我的被人肉的事情……”
张辰只能各说各话,你讲韩白之争,我就讲电影的卖点……
《搜索》上海站宣传。
张国利已经是大佬了,但他是电视圈大佬,电影圈里还不算。
所以《搜索》的上海站宣传,张辰帮着站台。
然后相似的一幕又出现了。
媒体提问环节,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不是电影本身,而是韩白之争,或者说,他们更关心张辰什么时候加入战团。
这两天战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不过,白叶开始耍流氓了。
因为韩韩在回复的博客中大量出现了‘装逼’,‘丫的’,‘狗屁’之类的字眼,被白叶抓到了小辫子。
一时之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这时候就看出来白叶的地位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人脉不是盖的。
大量的文化界,教育界人士跳出来,指责韩韩是‘被宠坏的孩子’,舆论导向十分明显,就是要把韩韩搞臭……
记者们也不再关心张辰的站队问题,而是换了另一个问题:“你觉得韩韩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博客中大量使用‘装逼’‘丫的’之类的字眼,是否合适?”
张辰暗叹,当然不合适~但他肯定不能这样回答,否则就落入记者的圈套了。
另一名记者:“白叶倡导相关部门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您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白叶这家伙背后应该是有高人支招,正面打不过,就开始游走,抓住韩韩一个点不断放大。
张辰撇撇嘴,冲着旁边的张国利歉意一笑,今天的宣传,注定要跑题了。后者无奈,本来叫张辰过来是给撑场子,没想到完全抢了风头。
张辰想了想,今天已经这个样子了,索性正面回应:“又当球员又当裁判,还能舔着个脸顾左右而言他。
我就想问白叶一句,为什么不敢对韩韩质疑的那三点做出正面回应?
如果你真的没问题,干嘛不正面回应,反而找了一大帮人鼓噪什么净化网络语言环境。
我觉得网络语言环境需要净化,文学圈的毒瘤也需要净化。
听说韩韩这两天被搞得很被动,在这里我给他出个主意,建议他直接去中央纪检委实名举报白叶的学术腐败问题,请纪检委的同志帮忙澄清:
一,蔡晓飞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春天文学奖,希望给出一个官方的说法,到底属不属于学术腐败?三,《上海宝贝》和《911生死婚礼》,白叶在操作过程中到底有没有私下交易?就这三点,大家拭目以待就好了,说其他的有的没的有什么意思,咱们直面核心问题不好吗?相信最后我们会得到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
张辰说完,众人就是一愣。
我擦,要不要这么狠?人家就是骂战,最多延伸一下到人身攻击,你倒好,直接就要把人家送进去啊~面对众人怪异的眼神,张辰耸耸肩:“网络语言环境不好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的粉丝在互喷,那干嘛不解决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解决了,大家也就不会吵了。”
记者们还想问什么,张辰一摆手:“好了,大家不要纠缠这个问题了,今天是《搜索》的推广会,韩白之争的问题到此结束,我们来聊聊《搜索》吧……”
记者们拿到了新闻,自然愿意配合,立马就有人问道:“请问拍摄《搜索》的动机是什么?”
这是个讲究人~张辰冲对方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开口:“大家都知道去年我本人经历过一场人肉搜索这事吧,有人公开了我老家的家庭住址,当时我对这事很恼火,还悬赏来着。
后来事情虽然结束了,但我就想拍一部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刚好那时候张国利老师也有同样的想法,他的灵感则来自于娱乐圈电话号码泄露事件,我们两个一拍即合,然后《搜索》就诞生了……”
“听说女主高圆圆是你亲自拍板的?”
张辰笑着摆摆手,“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我的确推荐了,但最终拍板的是张国利老师,他才是这部戏的导演,还是主要投资人,你们也太高看我了,没有任何一个投资人兼导演会允许他电影的女主角决定权落于他人之手~”
张国利笑眯眯的在旁边听着,心里却在暗自腹诽:“你是没说,但当时你们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我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选吧?”
但这只是心里所想,嘴上肯定不能说。
记者们采访他,他也只是说:“圆圆是文艺片出道,主演的《青红》还拿下了戛纳金棕榈,她本身就很红的,气质又好,程龙的《宝贝计划》她也是女主之一,我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花花轿子人人抬,女二被他说成了女主之一,这就是讲话的艺术。
张国利抬高高媛媛,也是给自己的电影贴金。
大美媛此时一副都市丽人的打扮,光是站在那里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也和《搜索》里的形象一致。
说起来,走时尚风路线还是张辰建议的。
以前她的作品都偏文艺,《青红》《爱情麻辣烫》,形象都是青涩懵懂那种,完全发挥不出她的美。
换了时尚风以后,立马成为颜值顶流,大美媛这个绰号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
第二天,张国利买了一大堆报纸,总算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搜索’两个字。
【《搜索》发布会,张辰呼吁韩韩去纪检委实名举报学术腐败~】
这他么,就有点尴尬~昨天关于电影说了那么多,一个字都没报道,所有媒体聚焦的都是张辰对于韩白之争表现出来的态度。
尤其是实名向纪检委举报,这让他们想起了之前他硬钢媒体那次。
那次张辰也是建议冯小钢,实名向新闻出版总署举报。
他么的,人家和你比武,你跟人家决生死。
游戏不是这么玩的。
还好,翻了半天,总算有那么一两家还算有点良心。
一个报道了《搜索》改编自张辰被人肉搜索的亲身经历,另一个则提到了高圆圆,称高圆圆气质突变,美艳不可方物。
张国利严重怀疑这则新闻是高媛媛自己塞钱买的通告。
网络上再次热闹了。
张辰表态,还建议实名举报,这无疑又是一个大瓜。
韩韩那边也马上跟进,立马就发博客表态,自己已经收到张辰的提醒,并且思考之后,决定照做。
然后,一张他拿着纪检委受执单的照片放到了博客上。
这下炸了~真的举报了,而且受理了。
这太刺激了~事情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网民其实是倾向于韩韩的。
首先,韩韩代表草根,是弱势群体。
其次,韩韩提出的三个问题,白叶全部不敢正面作答。
光是这一点就够大家站队的了。
民众并不傻,你连正面回答的勇气都没有,那你指定有问题。
韩白之争,喧嚣尘上。
张国利见正儿八经的不行,干脆走起了旁门左道。
随着韩白之争热度持续走高,他开始买水军在相关的帖子下面留言:
【兄弟们,问一下,张辰什么时候说的建议韩韩实名举报,我怎么搜不到想关的视频呢?】
【哥们,你搜一下关键字,#《搜索》发布会#就好了】
【《搜索》是什么?】
【是一部电影~】
反正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张国利一定要让《搜索》和韩白之争产生联系。
效果还真的有。
《搜索》的首日票房成绩是420万,和他同期上映的《落叶归根》则是470万,比《搜索》稍微强一点。
这样的成绩在星辰娱乐看起来就很差了,但其实和同维度的其他电影公司出品的作品相比,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至少张国利就很乐呵。
冯小钢退出,他独自拿下太和民众后,《搜索》算是第一部作品。
他急需打响名号。
《搜索》首周末1000多万,总票房大概在2700万-3500万之间。
已经非常不错了。
星辰娱乐是因为吃惯了大鱼大肉,所以3000多万的小虾米已经有些看不上眼了。
但放到其他公司,过2000万就是不错的成绩了。
原始空,《石头》才2000多万的票房就差点被吹上天。
至于张辰,他本来就对这两部电影没有太高的期望,只要不赔钱就可以了。
华夏电影需要类型片,他一个人也不可能支撑起华夏电影来,最好的当然是百花齐放。
只要拍电影能挣钱,就会有人不断的尝试下去,这样行业才能得到发展。
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
坏消息是——盗版出现了。
自从星辰娱乐成名后,他的作品就成了重灾区。
哪怕仿照张卫平那样,一对一盯梢,效果都非常有限。
盗版公司的盗版手段越来越高明,上演各种狸猫换太子。
关于这点,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大概只有等到数字电影完全普及之后,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改观。
……
任何电影上映后,媒体关心的重点都会从故事本身变成票房数字,商业片尤其如此。
《搜索》《落叶归根》就是这样。
付老师挺满意《落叶归根》的票房的,首周末1900万。
本山大叔也挺满意,这已经是他参演所有电影作品里成绩最好的了。
为了这部片子,他搭进去不少人情,找了不少朋友来客串,总算没有白费。
主要是口碑好。
媒体大多数都是好评,没有小品的浮夸和喧闹,轻喜剧的形式保证了受众。
其实这种题材很难拍。
你想啊,一个送工友遗体回家的故事,还是改变自真实事件。
做成喜剧,有不尊重死者的意思。
不做成喜剧,就会很闷。
所以轻喜剧是最好的形式,整体是正剧,中间掺杂一些笑料让电影不那么沉重,最后完成主题。
没什么剧烈的冲突,就是讲一个故事。
“原以为会是部很闷的片子,但其实水准在我预料之上……”
“可以一看的片子……”
“赵本山的表演成为本片的点睛之笔……”
媒体的评价趋于正面,本山大叔也第一次在电影领域证明了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