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渡劫在即,阴阳宝杏(求月票)
牛心镜这回来鲲鹏福地访友,便是其结丹之劫前,最后一次外出。
只为了亲自登门,当面给李庆发出观礼和护道邀请。
李庆自然是欣然应约:“届时我一定赶到!能现场观摩结丹之劫,于我而言,也是难得机缘。”
上次在养龙湖,李庆为了协助桑榆晚炼化赤龙珊瑚,只在水晶宫中以宝镜窥视,犹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并不十分明朗。
这回牛心镜渡劫,李庆无需承担其他任务,可以在观礼台上近距离观摩,无疑能看得更加清楚些。
他自己渡结丹劫,同样不远,有了参照,未来也好提前谋画部署,以防万一。
*三个月后,杏花村牛家传来消息,牛心镜已经选定了突破的日期。
正是这年的春分节气。
春分、秋分,乃是一年中阴阳均衡,昼夜等长之日,最适宜牛心镜突破。
相比秋分,春分乃是阴消阳涨的时日。
随着牛心镜渡劫持续下去,天地灵机,由阴阳均衡,逐渐过渡到阳气上扬,正应魔消道涨之意。
如此,一应内外魔头,对于牛心镜的干扰,也将逐渐消磨,也更有利于他破劫而出。
想明白其中的关窍,李庆随即将自己渡劫的日子,定在了某年的夏至。
至于具体是哪一年,还得看渡劫的准备做得如何了。
三月,草长莺飞。
李庆携李薇、李召、李蓉、李苂四个,以及正好归家的李琥,一起前往杏花村。
前面四个,正是李家最后决出的四个筑基种子,目前正在打磨自身根基,准备服丹筑基。
这次带他们过来,也是为了让其见识广阔天地,以免其为了一个筑基丹名额沾沾自喜,反而坏了心性。
至于李琥,早已经臻于练气圆满。
在小猫朔风的帮助下,已经顺利领会了“朔风”这种灵风,距离四时之风圆满,仅有一步之遥。
李庆本身只领悟了惠风,在这方面无法指点他什么,只能带他多参加这种高端局。
以李琥的灵根和悟性,或许能从中参悟些什么,指不定哪一回就水到渠成了。
来到杏花村,隔着老远,牛心镜便亲自过来接引。
李庆在他的陪同下,参观新改扩建的杏林。
原来外围的普通杏树,似乎久受内圈灵杏树晕染,竟然好些都发生变异,结出了不入流的灵果。
牛心镜依然将其开放,故而有不少周边凡人,过来撞机缘。
还真有沧海遗珠,在检测灵根时漏了,却凭借这一口灵杏果肉,成功踏入练气门槛。
同时,周边各种小动物,也在杏林中觅食,逐渐也有了灵气反应,成为了准灵兽。
此前,李庆只以为这是牛家先辈一片仁心。
如今再看,仁心自然是有,但同样也为牛心镜积累了无数善缘。
冥冥之中,李庆灵觉有所触动,莫名就得了感应:牛心镜这回渡劫,应当是十拿九稳。
偏生牛心镜本人却没有感觉。
他随手逗了下一棵树上的松鼠,跟李庆回忆当年。
“那时,我们牛家还未遭劫,在凡人中代代行医为生。我那会儿得空了,就来这林中逗逗这些小东西。”“后来,我全家被牵扯进修真者的仇杀,家人都没了。但这片林子还在。”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经由我一手重建的杏花村牛家,已经不行医了。这片林子,大约就是家中长辈,留给我最后的念想吧。”
李庆神情肃然,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
他抬头望去,五级巫力与福地之力同时涌向丹田中的“天维之门”。
借助这先天灵宝碎屑的超维视角,李庆分明看到,一股绵绵若存的气运,在杏林中升腾而起,正源源不断注入牛心镜体内。
“这大约就是,先祖阴德庇佑吧!”李庆暗自揣摩道。
“只是,此举要复刻出来,怕也不容易。毕竟有心为善,和发乎本心的善念,终究还是有所区别的。”
李庆没有跟牛心镜挑破这些,在他的陪同下,又参观了杏花村内圈的灵杏树林。
和上次参观相比,如今的灵杏树林规模更大,品种更多,结出的果子,品相也最好。
受到牛心镜修行影响,新一季的澄元紫杏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新的杏王和杏后也已经孕育而出。
原文在看!
只是随着牛心镜阴阳法阵的调节,已经无需用大半澄元紫杏的牺牲,来换取这一对杏王杏后。
因而,林中落花比以往少了许多,树上果实则更加拥挤了。
杏林的最核心处,则是一处二阶上品的灵穴,生长着一株奇特的杏树。
其周身有阴阳二气升腾,互相转化,循环往复,映照得整株树都在黑白二色中变化。
许是从黄沙秘境中出来,对于恶劣环境有了抗性,这三阶灵树种在二阶灵穴中,非但不见萎靡,反而精神得很。
几个树杈上,共结了十二枚果子,约摸有拳头大小,同样半黑半白,且没有丝毫果香溢出。
李庆不由得联想到了牛心镜的“逆乱阴阳”小神通,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这阴阳宝杏,味道或许,不会太美妙?”
牛心镜见他盯着阴阳宝杏看,不由笑道:“待我功成,开个品鉴果会,我们一同品尝这三阶灵果。”
他心气也高,自然不肯未虑胜先虑败。
李庆笑道:“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因为牛心镜还要筹备渡劫事宜,不能陪伴太久。
李庆随他一同游玩片刻后,便去了专门安置宾客的洞府。
桑榆晚因为隔的近,比他来得还早一些,此时正在和几个道人谈玄论道。
这几个道人中,李庆只认识其中一个须发皆赤,眼似铜铃的道人。
他名叫姜炫,也是牛心镜的好友,李庆初次拜访杏花村时,曾经与他有过一宴之缘。
见到李庆过来,桑榆晚笑着起身,其他几人也跟着站起身来。
一番招呼之后,李庆得知,另外几人中,有两人和姜炫一样,乃是天云山修行的道友。
另外三人则是牛心镜以前游历诸国时,结识的同道。
相比桑榆晚,牛心镜此番渡劫,只请了相熟的不到十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