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下)》
迈向新纪元
普法战争的结束,造成了欧洲列强对德国人的空前戒备,当然也塑造了一堆新的宿敌——德法。如果我们再回想一下克里米亚战争所造成的另外一对宿敌——俄奥。那么欧洲的五大国俨然已经出现了新的分野,德法,俄奥,捉对分别成为势不两立的仇人关系。
与此同时,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也在急速变化。
民族主义依然是欧洲主旋律,这种呼声并没有随着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而减弱,尤其是在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境内;自巴黎公社之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理论到实践,慢慢开始蹚出一条新路;公元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由此而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依靠科技进步带来了欧洲列强的扩张能力也空前强大,争夺殖民地以及殖民经济输出能力空前提高。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外交专家俾斯麦如鱼得水,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用自己高超的外交手腕,创造了一个欧洲历史上的“俾斯麦时代”。
俾斯麦时代
俾斯麦背后的德国,以及躺赢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两个国家的统一带来了欧洲政局上两个显著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时间来得太晚,很显然他们已经完美地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时代。然而与此同时,两者统一所带来的实力上的提升,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两国实力增长,都让两国在新殖民地的抢夺上跃跃欲试。比如说非洲,之前第一次工业革命,让殖民者的脚步可以从海岸线深入内陆地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则可以让殖民者整块整块对非洲进行切割。如此一来,新一轮的瓜分世界,德意两国一定不想再次错过。
第二个变化,此前德意志在北,意大利在南,两个体量庞大的松散政治实体纵贯欧洲大陆。长期以来,两个政治实体之内一盘散沙的小邦国,区隔了大国们之间的直接利益冲突。然而,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造成了欧洲各大国之间的缓冲区空前减少,德法直接面对,意大利则又一次成为地中海中心貌似最强大的一股力量。我们上一小节末尾时候所看到的最新的欧洲政区图,除了北欧苦寒之地和几个小国之外,欧陆大国其实掰着指头数也只有英、法、德、奥、俄、意,最多再加一个体量还不错的西班牙。
德意这样新崛起的国家在殖民地分割中有需求,而英法等老牌海洋强国必须直面竞争。而德意的统一带来了地缘政治格局中的缓冲空前减少,欧洲的新秩序,必须要有人站出来维持大国之间的平衡。
否则,新的欧洲全面战争爆发,几乎是分分钟的事情。
对于外交专家俾斯麦而言,他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知,可谓是洞若观火。
然而,在欧洲新一轮的外交领域中,新兴的德意志帝国并不招人喜欢。这个帝国上有君主专制,下有容克地主,全国还有狂热的军国主义思维方式。更不用说,俾斯麦还早早就被冠以“铁血宰相”这种略带杀气的绰号。
综合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俾斯麦为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量身打造了一套属于德国人的外交逻辑,也就是——联奥,交俄,拉英,反法。
联奥很容易理解。
奥匈帝国是一个二元帝国,哈布斯堡家族这个百年老字号旗下,有无数的民族主义分裂势力都在暗流涌动。一个统一而没那么有威胁的奥匈帝国,还是以说德语的德意志贵族组成上层精英集团,这样的一个国家符合德意志帝国身边一个好邻国的完美人设。然而由于奥匈帝国曾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为多瑙河区域利益,同俄国人反目成仇,两家之间俄国人似乎更加危险,所以德国人必须在俄奥之间居中调停。一方面为奥匈帝国的民族团结,版图稳定献计献策,另外一方面想方设法满足俄国人在多瑙河乃至于巴尔干地区的利益。
由此我们再回想当年普奥战争结束,俾斯麦没有让奥地利人割地赔款,这样的高瞻远瞩,是那个时代的欧洲外交家们所并不具备的战略眼光。
交俄这件事情,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德国人的战略利益。
波兰被瓜分之后,德国人与俄国人已经成为在东欧直接相邻的邻居。邻里之间也就难免有各种利益纠纷,你占了我家的地,我喝了你家的水,也都正常。只不过要考虑到一点,当年俾斯麦发动德意志统一战争,连续打了普丹、普奥、普法三场大战,不管是西边的英国还是东边的俄国,其实都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放任俾斯麦大打出手。这份情谊,放在外交领域还是成立的。此外还有亲缘关系——德皇威廉一世是个高寿的人,他一辈子活了九十一岁。他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II)眼中,长期以来都是个忠厚长者的形象,因为威廉一世正是亚历山大二世的亲大舅。
况且,当时的俄国经济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而德国则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好时机,一举同时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两次工业革命,并且将大量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俄国广阔的商品市场。两国经济,是典型的互补关系。
更何况,交好俄国,才可以帮奥匈帝国说上话。往远了说,才可以保证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的情绪稳定,不会沦落到第二个奥斯曼帝国的下场。
在俾斯麦所有的政治选择中,打击法国是最没有悬念的。由于普法战争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一个匍匐在地上仰人鼻息的法国,才最符合德国人的利益。
所以,俾斯麦不仅要反法,而且要鼓动奥地利人和俄国人一起反法。于是在公元1873年,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德奥俄三国结盟,从而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上彻底孤立法国。三家之间的共同防御关系,被称为“三皇同盟”(LeagueoftheThreeEmperors)。
西亚病夫
对于当时的欧洲列强来讲,有两个问题是它们必须要尽快制定规则的。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外,另一个是对内。对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一定要体现在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之中;对内,奥斯曼帝国比之几十年前更加羸弱不堪,如何来切分这个“西亚病夫”,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切分奥斯曼帝国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一本账,唯独沙皇俄国表现最积极。一来,为抢夺黑海的出海口,将克里米亚战争中未竟的事业进行完毕;二来,巴尔干半岛地区的诸多民族很多都是南部斯拉夫民族,广义上跟俄罗斯人都算斯拉夫人。而且从宗教上看这些民族包括已经独立的希腊都信仰东正教,以东正教领袖自居的俄国人觉得责无旁贷,要吞并也是俄国人来吞并,轮不到别人插手;此外呢,长期以来沙皇俄国还自视为东罗马帝国的事业接班人,因此收复故土尤其是夺回东罗马首都伊斯坦布尔(新罗马),就成了历代沙皇的至高理想。
正因为如此,一直想在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有所作为的俄国人,就一定和奥匈帝国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此一来也就重新回到了老问题,德国人从中间如何调节奥俄之间的关系?一旦擦枪走火,德国人到底队站哪边?
关键是,俾斯麦的外交策略还有一条“拉英”。
首先来讲,英国人在巴尔干也有利益,独立不久的希腊,一直在英国人和俄国人之间左右摇摆,英国人控制希腊的一个理由,就是为了保护近东的商路。比如埃及(1)、叙利亚等等。此外,英国人在中亚已经到达了伊朗、阿富汗一带,同俄国人已经真刀真枪地对峙上了。如果俾斯麦默认俄国人对巴尔干的掌控,德国又如何才能保证英国人的利益呢?
换个角度看,德国人本身最急迫的是到海外抢夺殖民地,而对巴尔干问题不太感兴趣。但对更加偏向于争夺陆地利益的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来讲,即将倒塌的奥斯曼土耳其是两者谁也不想错过的好饭局,尤其是俄国。那么英法虽然更多地在开拓海外殖民地,但他们同样想保证自己在近东的基本通商权益,并且希望继续捍卫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战果。
就在这种纠结之中,出事了。
1875年,由于天灾人祸,奥斯曼帝国下辖的波黑地区(BosniaandHerzegovina)其中的黑塞哥维纳爆发起义(Herzegovinauprising)。起义很快从波黑蔓延到了奥斯曼帝国名义统治下的黑山(Montenegro)。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向东,当时的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两个公国已经合并,并以共同的“罗马尼亚”(Romania)的名义宣布独立。在兄弟国家们的感召之下,历史上一直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保加利亚也奋起反抗。
一时之间,巴尔干地区兵荒马乱。
巴尔干人民一出手,奥、英、俄等列强们坐不住了。本来东方问题就像是一道大餐,一群垂涎三尺的食客们还没有大快朵颐,怎么跑过来一群叫花子居然抢先动了筷子。列强们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味儿,怎么轮也轮不到你们这帮泥腿子坐天下吧?
于是,列强们纷纷根据自己的利益加入战团。
沙皇俄国更是不甘人后。
1877年,沙皇俄国以保护基督教,支持斯拉夫人民的正义行动为口号,正式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再次掀起俄土战争。巴尔干诸小强国当然也抓住了救命稻草,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包括保加利亚武装势力,纷纷站在沙皇俄国一边,向奥斯曼土耳其宣战。
战争的结果当然没有悬念,西亚病夫输了个一塌糊涂。
1878年,沙皇俄国同奥斯曼土耳其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TreatyofSanStefano)。然而,俄国人的吃相又一次表现得极其难看,引发了以奥地利、英国为首的列强们的集体不满。
奥地利,英国想制衡俄国,但是俾斯麦的外交战却构思得更加宏大,俾斯麦想用全欧洲的力量制衡英、法、俄。于是在俾斯麦的斡旋之下,英国、奥匈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帝国等国代表齐聚柏林,重新就俄土战争的结果进行磋商。列强们一起跑过来维持欧洲秩序,俄国人只能是吃了个哑巴亏,列强重新签订了《柏林条约》(TreatyofBerlin1878)。
《柏林条约》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和约。
这并不是一次因为列强战争而促成的条约,而是一次旨在防止列强战争而谈成的条约,这在欧洲历史上堪称前所未有的一幕。巴尔干虽然距离英国千里遥远,但英国人却对俄国人的起势表现出了十足的警惕,在这次会议上,英国代表第一次突破了国际和谈使用法语交流的惯例,全程态度强硬地使用英语阐述观点。
《柏林条约》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新生的巴尔干诸小强国家前途命运。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主谈的各方列强,居然都是巴尔干之外的国家。虽然同为欧洲人,但大国就像对待殖民地国家一样,随意地用切割地图的方式对小国们的版图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划分。
只不过,即便如此,小国们依然从夹缝中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柏林条约》承认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的独立,三者后来分别在1881年、1882年、1910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保加利亚虽然依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获得自治地位;只不过俄罗斯想把保加利亚当成保护国,并且希望建立一个包括马其顿在内的“大保加利亚”的计划破产;最早起义的波黑依然没有获得独立,它在名义上依然属于土耳其,但却由奥匈帝国代为占领和管理。
受到伤害最大的是沙皇俄国,他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俄国人并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只是象征性地得到了一些军事实际占领区,且突破了克里米亚战争中对俄国人在黑海的一些限制。
在俄国人看起来,外交专家俾斯麦,实际上拉了一次十分明显的偏架。
如此一来,战前所达成的“三皇同盟”,名存实亡。
转而,列强们开始进入两两秘密结盟的暗战时代。
瓜分世界
柏林会议胜利闭幕,各怀鬼胎的列强们达成了暂时的平衡关系。
这次会议的意义,堪比当年的维也纳会议,是一次并不多见的和平大妥协。
处理完西亚病夫的问题,列强们就该腾出手来看看如何瓜分世界的问题了。
19世纪末,列强们对亚洲与非洲的殖民地争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尤其是非洲,一方面非洲距离欧洲近在咫尺,另外一方面由于气候、疾病以及探险设备工具的先进程度所限,长久以来,欧洲人对非洲的探索远远比不上对美洲那么得心应手。
尤其是欧洲之外,在北美还诞生了美国这样一个“新欧洲”成员,经过很短时间的内部整合,这个新兴的欧洲之外的列强同样野心勃勃,同样对瓜分世界充满极大兴趣。而且关键是,美国这个国家继承了它的老主人英国人的政治精髓,满口仁义道德而已。当年的“门罗主义”,其实就是为了经济殖民拉美的理论先导。而到了19世纪后期,更是出现了“泛美主义”(Pan-Americanism)这样的招魂幡。打着美洲国家独立自主的名义,实际上依然是把拉美各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人这样打着民族独立解放大旗的殖民勾当,干起来更加具有欺骗性,更加阴险和伪善。
典型而鲜明的一个例子是非洲的利比里亚(Liberia)。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人利用欧洲深陷拿破仑战争泥淖的机会,抓紧时间在非洲抢夺殖民地,终于成功地消化了一块叫作利比里亚的殖民地。而到了后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自由黑人。于是美国主流白人精英提议,不妨把这帮子黑人送回他们的老家,帮助美国人在非洲利比里亚看家护院的同时,还能够消耗这部分闲散黑人。换句话说,美国白人把黑人当成多余人口送回非洲,同时搞一个黑人共和国的实验,就是利比里亚。因此利比里亚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有“自由”“解放”之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不是颇有点英国人让流放犯人开发澳大利亚的即视感?
美国人此举,虽然包藏祸心,完全利己,等于是把美国黑人当成动物一样送回老家。但是因为美国人的做法确实在客观上帮助了黑人独立建国,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居然成了为美国人贴金的一件事情。而且这个所谓的“利比里亚共和国”,居然成了非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新生的世界强权美国人都能如此,老牌的欧洲列强岂能甘为人后?
于是英国人从北非的埃及向南拓展,又从南非向北拓展,希望能够打通非洲大陆的南北陆路交通大动脉;法国人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埋头西北非洲,消化整个撒哈拉沙漠及周边;刚刚完成独立的德国,意大利则能抢一点是一点。其他的相关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也是竭尽所能在非洲捞好处。
如此一来,列强们在欧洲之外,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就是非洲。
于是在1884年,又是在外交专家俾斯麦的斡旋之下,主流欧洲国家德国、英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2)、奥斯曼土耳其,外加上外来户美国一共十五个国家集中在柏林开会。最终,此次柏林会议结合现实占领与实力分配,达成了对非洲实行殖民地划分的一般原则。
非洲就像一块肥肉一样,被列强切分了。
除了非洲,还有亚洲。
当年的普法战争虽然输的底裤都没了,但法国人却在远东狠捞了一笔。1885年结束的中法战争,法国人不胜而胜,懦弱的清政府居然放任当时国力已经十分不堪的法国人全盘占领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法属印度支那;而与此同时,拿下了印度的英国则以印度为中心向周围拓展,向东与法国以泰国为界,平分了中南半岛。西北拿下了阿富汗,向西控制伊朗,在中亚同俄国对峙。由印度向南,狡猾的英国人则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旁边的马来半岛。
英法之外,荷兰依然把着印尼,西班牙依然攥着菲律宾。而新兴的日本,则成了亚洲的德国和意大利,把贪婪的目光对准了中国和朝鲜。
西亚一个土耳其,东亚一个中国,列强们谁都没法一口吞下去,于是索性就达成默契——谁也不能贪,有便宜一起占。这句话翻译成西方人的外交辞令,就是“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于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们彻底瓜分了世界。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属于强盗们的狂欢,流氓们的盛宴。
光荣孤立
两次柏林会议,欧洲外交专家俾斯麦上下其手,苦口婆心,终于为列强们也为德国争取到了一个难得的战略和平机遇期。利用这个机会,列强们终于可以放心地扩军备战,苦练内功。
因为大家都知道,俾斯麦所制造的和平假象,只不过是暂时的。
这样的外交成果,就像绚烂的烟花一样短暂而不靠谱。
谁要真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谁就太傻了。
首先来讲,柏林会议中没有捞到太多好处的沙皇俄国首先就不服气——辛辛苦苦打赢的俄土战争,结果波黑丢给了奥匈帝国。联想到几十年前,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人试图吞并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几乎得手。合着俄国人在前面卖命,奥地利人就在俄国人屁股后边捡现成的。无论输赢,总是奥地利人得利?
可是,奥匈帝国也是一肚子火啊,这个波黑完全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名义上还是土耳其人的地盘,奥匈帝国占领的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波黑问题十分复杂,单是民族成分上就有塞族、克族、穆族之分,信仰上有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完全就是个火药桶。自家内部民族都还理不清楚,还不断往肚子里吃进这些分分钟把天捅个窟窿的孙猴子。不得不说,当年的外交家梅特涅之后,奥地利的国际视野越来越差劲。所以,一边倒地跟着俾斯麦混日子,也算是奥匈帝国以不变应万变的一种江湖生存术吧。
火药桶之说,完全有理有据。
巴尔干诸小强国,个个胸怀大志。
塞尔维亚独立之后,杜尚大帝的后人们马上就推出了一个“大塞尔维亚主义”,旨在将散落在各地的塞族人团结在一起建立一个更庞大的国家。而且不仅仅是塞尔维亚祖上阔过,保加利亚人的祖上也不遑多让,“大保加利亚主义”更是希望能够扩展自己的疆域直到保加利亚历史最大地盘;与此同时,罗马尼亚人也没闲着,罗马尼亚人的这个国名首先就有点僭越了,连希腊人都没敢自称“罗马尼亚”,你居然国号“罗马尼亚”。这就相当于是朝鲜人独立自称大汉帝国没什么区别。但罗马尼亚人自认继承了当年罗马和达契亚人的往日容光,并且居然对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故土”提出了领土要求。
小国如此,大国更是不甘于接受欧洲当时的版图现状。
于是,列强们两两私下结盟,蔚然成风。
1879年,德奥秘密结盟;
1881年,为了安抚俄国人那颗受伤的心,俾斯麦主导三皇同盟再结盟;1882年,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因为抢夺北非翻脸,德奥意三国因此结盟;1883年,罗马尼亚自称受到俄国人骚扰,于是德奥罗三国结盟。
有人问了,欧洲大陆就由着俾斯麦这么折腾,英国人在干吗?
英国人其实也没闲着,外交战线上他们搞出了一个“光荣孤立”(SplendidIsolation)。所谓的光荣孤立,虽然是在19世纪末由加拿大人总结出来的,但事实上英国人在19世纪整个后半叶,都在奉行这个政策。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光荣孤立”似乎在说英国人只是注重海权和殖民地的控制,并不太关心欧洲大陆事务。然而事实上,欧洲大陆历次分赃表演,都没有少了英国人的身影。
所以,我们用一句古语来总结所谓的“光荣孤立”——隔岸观火,火中取栗。
英国人的光荣孤立,实际上在当时的欧洲外交界棋高一着。明面上,英国人对俾斯麦的折冲樽俎并没有太多干涉,但是只要事态上出现不利于自己的苗头,英国人就会立刻赶到事发现场。因为英国人清楚,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德国人。英国的作风,也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美国。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当年英国人标榜的“光荣孤立”,就能够更加深切地领会如今美国人的外交战略。
这一时期,一直和英国人套近乎的,就是法国。
因为法国内心太骄傲了,他们没有想到如今居然被德国骑在头上拉屎拉尿。普法战争中上台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虽然在明面上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但是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奇耻大辱压在所有法国人心头,有朝一日要向德国人全面复仇,这是法国上上下下的共识。所以,在普法战争惨败的情况下,一群冒险家、教士、军人们组成的基层殖民开拓团,反而让所谓的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生意好得出奇。法兰西本土虽然干不过德国,但算上殖民地的筋头巴脑之类的,综合国力上法国人并不怎么输德国。
几十年来,俾斯麦的大陆外交体系一番折腾,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俾斯麦深知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朴素真理,无论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新生的德意志帝国都太拉风了。这种全球扩张的态势,不仅使英国人感到深深的威胁,所有欧洲列强都对德国人抱有敌意。所以,俾斯麦的各种结盟,其实是源自他内心对德国外交那种深深的危机感与不安全感。俗话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就是外交战线孤立法国的唯一理由。
俾斯麦如果不主动四面出击孤立法国,欧洲列强万一反过头来孤立德国呢?
似乎理由更加充分吧?
然而,有一件事情,最终成了压垮俾斯麦大陆外交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元1888年,九十一岁高龄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驾崩。老爷子太高寿,直接就把自己的儿子福都给享完了,当了一辈子皇太子的腓特烈三世(FrederickⅢ),继位新皇才三个月就撒手人寰。
同年6月,威廉一世的长孙,年仅二十九岁的威廉二世(WilliamII)上台。
威廉二世出身高贵,他的爷爷是威廉一世,他的姥姥就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这样的人,无论他怎么努力做到平易近人,礼贤下士,都不可避免地带着那种与生俱来的傲慢。
威廉二世,非常不爽俾斯麦。
1890年,威廉二世硬逼着俾斯麦辞职。
同年3月,俾斯麦辞职,从此远离了德国政坛。
威廉二世接棒德国外交战线,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他确实证明了自己不走寻常路。让俾斯麦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威廉二世疏远了俄国人,却剃头挑子一头热地想采取亲英路线。与此同时,还片面强调奥匈帝国,意大利两个并不那么能够摆的上台面的蹭饭吃的朋友。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为了同英国人结盟,德国人甚至采取了威胁与恐吓的方式。
很显然,英国人绝对不吃这一套。
威廉二世,也最好别跟我提你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身份。维多利亚女王这辈子生了一堆孩子,这些二代或者三代的女儿们纷纷嫁入欧洲各王室,这才有了维多利亚女王身后“欧洲老祖母”(thegrandmotherofEurope)荣誉称号。像威廉二世这样的外孙,重外孙们,维多利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关键是,事态已经太过明显了。
俾斯麦不在了,德国人已经不愿意甘于做一个欧洲大陆协调员和救火队长的角色,威廉二世想要的就是称霸欧洲大陆——西边反法,东边抗俄。如此一来,欧洲大陆必然出现一个统治性的强权。这就更不用说,德国人在海外殖民地上也在四面出击了。况且说,德国人在“求欢不成”的情况下,威廉二世已经恼羞成怒了。
而且,很长时间以来,欧洲大陆在俾斯麦的苦心经营之下,大国与大国,大国与小国之间俨然已经成了连环套,要想拆解开来,英国人可能需要一场战争。
其实逻辑也很简单。
英国人想揍德国,但因为三皇同盟,不能跟俄国人同时宣战;俄国人不想在外交上花脑筋,只想用武力夺取巴尔干和黑海,但又碍于英法不跟俄国一条心;法国人想找英国结盟,但英国人又口口声声“光荣孤立”。
另外一边也是同样的连环套。
奥地利人想好好修理一下波黑,但又不敢得罪俄国人;俄国人想整合巴尔干东正教和斯拉夫势力,但又要看德国人的脸色;德国人有心在全球全面出击,又必须要利用大陆均衡外交体系表演给英国人看自己的人畜无害。
可惜啊,俾斯麦绞尽脑汁搭建的外交小宇宙,就这样被威廉二世毁掉了。
英俄都想大干一场,德国人却又适时地疏远俄国,让一切连环套从根子上有了快刀斩乱麻的可能。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是1894年俄法秘密结盟。
俄法分别处于欧洲大陆的两端,两家从地缘关系上讲,无论爱还是恨,发生的概率就很低。英俄冲突最多的地方在近东和中亚,而并非巴尔干。那么法国的实力今非昔比,和俄国的冲突就更少了。至于说当年的拿破仑战争俄法大战,那只是千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所以,在德国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两家并没有多少根本性的利益冲突,结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一结盟不要紧,让欧洲大乱斗的可能性急剧上升。
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旦波黑有事,奥匈帝国必然出兵镇压,奥匈镇压,就必然给了沙皇俄国以全面接管巴尔干的口实。本着德奥意一体的关系,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必然加入战团。英国和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恰好就是捉对厮杀的态势。
这其中,俄奥是天敌。法德是死敌,英国和德国,则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海权与陆权的临时不共戴天之敌。
一场大战,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俾斯麦的预言,也即将印证我们的猜测。
公元1897年,威廉二世最后一次拜会俾斯麦,俾斯麦向这位年轻的皇帝发出了自己的战争威胁——巴尔干那些该死的傻帽们,总有一天会将整个欧洲拖入一场大战(3)。
第二年,八十三岁的俾斯麦溘然长逝。
欧洲内部,俾斯麦组织的第一次柏林会议的成果已经荡然无存;欧洲之外,俾斯麦组织的第二次柏林会议,世界殖民地体系也面临崩盘。
对外,早早就有人开始破坏世界殖民地体系的均衡外交。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以来标榜自由民主人权解放的——美国。
美国人在1898年,以“缅因号”问题而向冢中枯骨一样的西班牙开战。顺势抢下了西班牙人手中的波多黎各、古巴,还有东南亚的菲律宾等殖民地。很显然,美国人这种拳头大有理的老殖民地再分配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新兴的霸权国家。
比如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德国、意大利。
关键是,缅因号的问题,到今天都还是一笔糊涂账。美国人自导自演的成分,要远远高于西班牙人主动挑衅的可能性。
世界殖民体系即将天下大乱,最担心的毫无疑问还是日不落的英国。
1902年,维多利亚女王驾崩后的第二年。此时英国的汉诺威王朝已经寿终正寝,代之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夫家——同样来自德意志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HouseofSaxe-CoburgandGotha)上台。
老谋深算的英国人下出了出人意料的一步棋——同日本结盟。
奉行“光荣孤立”几十年的英国人,一出手居然就选择了一个亚洲盟友。
实际上,完全就是明牌,彻底的阳谋。
英国人知道,沉迷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人短期内已经很难再次成为欧洲大陆一家独大的强权。因此,如果要做好准备胖揍德国人一场,就必须要防止对俄国人养虎为患。否则,又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的老调重弹,英国人搞不好又为俄国人做了嫁衣裳。所以,利用日本在远东和中国问题上和俄国人的矛盾,利用日本在背后钳制俄国,英国人才能放心大胆地和俄国人约会,牵手,洞房。
我们知道,两年之后,日俄战争就爆发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英国人外交上的睿智。
结盟的头一旦开了,也就刹不住了。
1904年,英法结盟;
1907年,英俄结盟。
最终,欧洲两大帮派正式形成。德奥意的“三国同盟”(TripleAlliance),对上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TripleEntente)。
第六次全面欧战
此后的剧情,几乎就是按照我们的推演所进行的。
历史教科书中,所谓一战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Princip)刺杀了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FranzFerdinandofAustria)。
这件事情,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SarajevoAssassination)。
而因为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正式宣战,拉开了一战的大幕。
不过,教科书并没有提到的是,6月28日这一天,恰好是塞尔维亚当年被奥斯曼突厥人征服的国耻日。而且不仅如此,6月28日当天,奥匈帝国还在波斯尼亚举行了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演习的指挥官,就是斐迪南。
其实,所有围绕该事件的前戏,早早就开始了。
1908年,奥斯曼帝国国内发生政变,政局一片混乱。奥匈帝国乘机同沙皇俄国讨论,一起推翻第一次柏林会议的会议结论。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而俄国人的军舰则可以自由进出土耳其海峡。
说白了,就是合伙欺负一次“西亚病夫”。
奥匈帝国说干就干,迅速宣布波黑已经在法律意义上归奥匈帝国所有,但黑海的问题牵扯比较广泛,俄国人没有马上得手。结果大国之间的游戏,迅速侵犯了小国的利益。失去了波黑,塞尔维亚就失去了一次兼并同属南斯拉夫民族地盘的好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拿到地中海出海口的一次窗口期。塞尔维亚迅速反应,向奥匈帝国发出最强烈的抗议,并且向俄国人求援,随时准备动武。
俄国人本来也不是什么好鸟,眼看在黑海的好处捞不到,索性就坡下驴,也开始调转枪口,向奥匈帝国发难。
这件事情,被称为是“波斯尼亚危机”(Bosniancrisis)。
最终,在德,奥两国的强大压力之下,1909年首先是奥斯曼帝国宣布放弃了帝国在波黑的宗主权。此后,俄国和塞尔维亚也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默认了奥匈帝国对波黑的吞并。
危机过程中的1908年10月,保加利亚正式宣布独立。
事情还不算完。
意大利也跑过来吃“西亚病夫”的豆腐,于1911年发动了意土战争,并且在第二年兼并了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利比亚地区。
趁奥斯曼帝国首尾不能相顾之际,1912年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黑山组成了巴尔干同盟(BalkanLeague),矢志将奥斯曼帝国势力赶出巴尔干半岛,第一次巴尔干战争(TheBalkanWars)爆发。
其实,单凭巴尔干联盟的力量,完全可以将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打垮。
然而,列强们依然不想让后来的这些小强们占到太多便宜。俄国人这个时候不鼓吹保护东正教,保护斯拉夫,反而琢磨着不能让巴尔干诸小强拿下东罗马帝国故都伊斯坦布尔;德奥两方,则认为诸小强都是英法支持的协约国,他们得利对于德奥是不利的。于是,各方列强进行干涉。
最终,奥斯曼帝国虽然几乎退出了巴尔干半岛,但还算是勉强保有了国土欧洲部分的伊斯坦布尔。此外,奥斯曼帝国在欧洲五百多年的宗教遗产之一,阿尔巴尼亚(Albania)于1912年底宣布独立,成为迄今为止的欧洲唯一一个伊斯兰教立国的国家。
大国们此次强行干预,又一次损害了小国们的利益。
由于大国们划给保加利亚地盘过大,引起巴尔干其他小强的不满,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作战的双方——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希腊、黑山是一边,另外一边只有一个保加利亚。当然,这次大战背后,依然是大国们的博弈。五国联军背后,站着沙皇俄国,而保加利亚背后则站着奥匈帝国。
最终保加利亚被五国联军打的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所以,当时的巴尔干半岛不仅是个火药桶的问题了,而且就是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当然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没有列强们的各种巧取豪夺,压根就不会有后来的所谓“世界大战”。单凭巴尔干诸小强内战,怎么也不会掀起一个全欧洲的大乱斗。之所以后来大国们也被卷入其中,完全是因为列强们放不下内心那点霸权心态,粗暴干涉巴尔干各国内政所致。
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加入了协约国一边,而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则加入了同盟国一边。意大利则机智地临阵倒戈,居然成了协约国阵营中的一员。
战争从1914年,一直打到了1918年的“光棍节”——11月11日。
所以,确切地来讲,一战不算什么“世界大战”,其本质还是一次全面欧战,是最后一次从欧洲列强视角看天下的欧洲各国之间的分赃战争。只不过,这是一次作战双方各自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消耗战。双方早早就已经在阵地落位,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因此,战争带来了作战双方的巨大伤亡。
协约国阵亡五百五十二万人,同盟国战死四百三十八万人。
科技的日新月异,就像井喷一样被应用于战场的厮杀之中。
普法战争中就已经出现了机枪(Machinegun),这种自动化枪械给战场造成的伤亡惊人。在轻机枪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了重机枪,其中的佼佼者是马克沁重机枪(Maximgun)。马克沁重机枪曾经批量装备于德军部队,在索姆河战役(TheBattleoftheSomme)中一天之内射杀六万英军,一战成名。在机枪列装部队的基础上,炮兵的威力也越来越强大。如此一来,机枪配合火炮,骑兵也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枪炮之外,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在战场上得到了展现。天上的飞机和飞艇,水下的潜艇和鱼雷,陆地拉锯中出现了堑壕战术,随即就有了坦克这样的发明。虽然全面机械化对抗的战争模式尚未到来,但当时的作战双方,分明已经站在了下一场武器全面升级的战争的门槛之上。
最终,战争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毋庸置疑,这样的胜利是一次惨胜。
欧洲老牌列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新兴列强则竭尽所能捞好处。比如前期大发战争财,到了双方奄奄一息,又在1917年跑出来主持正义的美国人;又比如趁火打劫,在亚洲四处钻德国人空子的日本人。
那些在战争期间默默无闻做出自己努力的华工们,帮助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却无法帮助孱弱的中国获取应有的政治地位。中国又一次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我们至圣先师的老家山东,由德国殖民地变成了日本殖民地。正因如此,我们中国的谈判代表顾维钧,才拒绝在对德协约上签字。由此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开始启蒙中国大地。
因此,战后的巴黎和会,透露着对这个世界极大的讥讽。最后一次欧洲列强全面主宰世界的表演,他们依然表现得卑劣不堪。正因为如此,第六次全面欧战的名头,才更加符合当时的场景。
倒是一些欧洲小国们,成了这次战争最大的受益者。
奥匈帝国崩盘,境内出现了西斯拉夫人当家做主的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马扎尔人为主体的匈牙利;奥匈帝国南部的斯洛文尼亚(Slovenija)、克罗地亚、波黑,则转手被并入了新生的南斯拉夫(Yugoslavia)。
战争期间的1917年,沙皇俄国爆发“二月革命”(FebruaryRevolution),随后又爆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OctoberRevolution)。沙皇俄国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地,罗曼诺夫王朝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NicholasII)被处决甚至被灭门,成为继查理二世,路易十六之后的第三个被公开处决的欧洲国王。在沙皇俄国的废墟之上,出现了波兰、芬兰(Finland)、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罗马尼亚颇有斩获,他们不仅全盘接收了梦寐以求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还顺手从俄国人手中取得了比萨拉比亚。
在英伦三岛,爱尔兰人在1916年发动独立起义,并且在几年之后,为南部爱尔兰的二十六个郡,赢得了在英国行政体系内自治的资格。此时的英国国内也是怨声载道,愤怒的民众将怒火全部发泄到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头上。如此一来,跟德意志民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王室——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处境相当尴尬。于是王室成员们一合计,干脆给自己的家族改了一个彻底英国化的名字——温莎家族(HouseofWindsor)。
于是,从1917年开始直到今天,英王室都被称为“温莎王朝”。
一战之后受到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奥斯曼帝国。战争失败,这个老大帝国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的那一天,1922年,奥斯曼帝国最后一个苏丹宣布退位。第二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成立。
奥斯曼帝国背后的中东地区,早已按捺不住的欧洲列强们又是迅速接盘。
当然,一战留给我们的记忆,也不全是负面的。
如果反省所谓的一战,对于人类历史有何种贡献的话,那么也只剩下沙皇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了。由社会主义理论到巴黎公社,由巴黎公社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ofSovietSocialistRepublics,USSR)。
无产阶级革命,终于由理想变为现实。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作者注:1869年,苏伊士运河建成,通航。
(2)挪威:当时尚遥尊瑞典为正统,1905年脱离瑞典独立。
(3)作者注:本句为俾斯麦骂巴尔干人的一句话,在欧洲历史上十分有名。原文为:“OnedaythegreatEuropeanWarwillcomeoutofsomedamnedfoolishthingintheBalk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