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进退两难(上)
第1223章进退两难(上)
翌日上午,两仪殿内,数十名大唐帝国的高层齐聚于此。除了朝中诸位大员外,平时在家修养,难得一见的窦诞、李靖、房玄龄等人,也是赫然在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仪殿的丹墀没有太极殿那样高高在上,拉开了君臣之间的距离,反而只有三个台阶;下面的殿内布置也不像太极殿那么庄严,反而空地两侧布满锦墩。
这里议的都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那些掌权者,很多都是年事极高的垂垂老者。让他们站上几个时辰,恐怕就能把他们折腾散架,是以这里的环境比较宽松。
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李言,大袖一挥:“众卿平身,坐下议事吧!”
“谢皇上!”君臣之礼过后,众人起身落座。
随后李言撇了一眼文臣前列的一人:“岑文本,你来把山东的形势说一遍。”
“是,皇上。”
岑文本一脸凝重的上前把李佑在洛阳的各种举动,还有百姓纷纷附逆。短短几日,已聚集十万大军,另外还有河北、齐地、江淮、荆襄之地源源不断的义军赶来加入的情形介绍了一下。
随后还把李佑伪造的圣旨和起兵的檄文拿了出来,交给众臣观看。
“各位,现在李佑麾下已不下三十万大军,若是再耽搁十天半月,恐怕将会超过五十万。有这么大一股叛军,李佑挥兵东进,恐怕潼关也阻挡不住。”
“大唐已危在旦夕,朝庭要迅速发兵,击破逆军,再牵延下去,大唐有亡国之危。今日皇上招集朝会,就是希望我朝庭上下和各家世族,有钱出钱,有力出合,同心协力,护我大唐。”
‘嗡’
话音一落,很多在家修养,并不了解山东局势的大佬们,也是一脸惊愕。他们万万没想到,天可汗退去,新帝登基,才短短不到一年功夫,情势就溃烂到这种程度了。
莘国公,右领军大将军,宗正卿窦诞颤颤巍巍的问道:“前段时间不是还听说突厥人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吗?这才过了几天,怎么会就这么严重了?”
“是啊,前些日子还是突厥人,现在怎么齐王又反了,怎么搞的吗?”
众人都是大唐幕后的掌权者,他们能安享富贵,就是因为大唐的稳定。若是天下大乱,他们也不能善保其身。
虽然他们是大佬,可乱世之中,杀劫降临,众生平等,所有人和势力都会被卷入其中。有吃羊的狼,可也少不了吃狼的虎,更有那吃虎的龙。每次天下大乱,都有堪比王侯的大世族被人算计,尘灭于世。
别的事情他们可以不关心,朝庭社稷的稳定,他们不能不管,于是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
两仪殿议政没有太多的规矩,再加上李言的默许,没过一会儿,殿内就成了菜市场。中枢的七位重臣,每人身边都围了一大帮人,进行激烈的了解和讨论中。
待到一柱香过去,所有人都搞清了事态的全貌。
礼部侍郎崔本善愤怒的指责道:“老夫当初就说过,突厥人其心可诛,分田地之举会动摇我世族的根本,可你们就是不信。反而还因为内部的权力之争,放纵其行,任由其肆掠山东。”
“现在好了吧,突厥人势力衰弱,大唐叛逆又起。”
“这李佑分明是看到百姓们不甘交回土地,这才利用这个机会,伪造圣旨,激起民变。事后又借用民力,以清君侧、保社稷为名蒙蔽百姓,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波。”
“其势已成,其力已大,如何消灭?”
兵部左侍郎李德卿也是起身道:“之前我关陇世族已出了所有力量,却在河北两次战役中全军覆没。现在又要我们出力,朝庭看看我们关陇这二三十家世族还有多少人,全都拉去平乱好了。”
“哼”
刑部侍郎王仲伯也是不满的道:“朝庭的事情都是你们三省几位主官在负责,你们平靖不力,致使山东一波未来一波又起,乱子越来越大。现在收拾不了,却要推给我们。”
“岂有此理,这个烂摊子,谁有本事收拾谁收拾去,我们世族可没这个本事?”
世族出身的官员们纷纷指责,发泄着心中不满。一来是心中恐惧,李佑起兵原本不算什么,反正都是天可汗的骨血。大不了弃了李承乾,承认李佑好了,他们一样做臣子。
问题就在于,李佑这次起兵打得是维护那些贱民的名义,用的也是普通百姓的力量。他在洛阳对世族豪门可没手软,进行了残酷的清理,已经和世族不共戴天了。
若是他打到关中,那必然会对世族下手。
他们极为恼怒李承乾和长孙无忌这帮主政君臣的无能,却又不能不维护,因为这些人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而李佑代表的是低层黔首们的利益,注定了冰碳不同炉。二来上来关陇世族的陇西飞骑开出关东,最后全军覆没,他们已是元气大伤。再把最后的实力集结起来,去和李佑大军硬拼,就算最后平定叛乱后,那他们也将不复现在的威风。
坐在龙椅上的李言脸上严素,实则心中暗喜,这也是他布局坑人的一点儿,设计向来是两头堵。
世族出兵,那李佑就会真的反叛,和世族拼消耗,直到把世族的底蕴耗光为止;若世族不出兵,想要平定叛乱,也很简单。李佑打着清君侧分田地的名义起兵,就是最大的漏洞。
只要朝庭正式承认分田地之实,釜底抽薪,百姓们自然会满意散去。
坐实了土地归属,一家老小有了盼头儿,谁还去跟着李佑玩儿命,朝中有没有奸臣,关他们屁事。到时朝庭像征性的处理一两个臣子,给了台阶,此事就能化于无形,李佑也只能跟着施罗叠亡命天涯。
总之,这场乱子要么逼的世族不断加大投入,损失实力;要么逼的他们承认土地归属,无论怎么选,李言都是最后的赢家。
当然,世族也可以做一个鸵鸟,不予理会,到时候李言还有后手,会将他们逼到绝境。
殿内的众人情绪激动,焦头烂额。
他们忽然想到,半年前,陇西李氏的李古,将临洮一半的家族实力牵往西域封国。当时众家还笑他太过胆小,现在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一旦关陇失陷,他们这些扎根在关中的世族全都完了!
一时间这些人又急又慌,有些人想着集结军力、破釜沉舟一战;也有人盘算着,是不是像李古那样,该为自家找条后路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关陇世族最后的十万骑兵已经调去了西域。
这是守护根基的力量,李古一早就说过,这些人绝不会再次开回关内,不管情势有多危急。
现在大唐已危在旦夕,那他们是不是也该暂时迁去西域避避险,等到李家儿郎们打个你死我活,重新平定后再返回。
户部侍郎裴孝岷此时忽然站出来说道:“皇上,臣看这都是误会,齐王征战日久,朝庭不嘉勉就算了,反而多有指责之意,这才导致齐王愤而起兵,攻占了洛阳。”
“臣看他在檄文中也没有说反对朝庭,而是说朝中有奸臣。即然这样,这就说明其中还有和谈的机会,臣意派出老臣前往洛阳,与李佑好好商议一番,劝其退兵算了。”
呃.殿内不少人眼中一亮,是啊,即然李佑是清君侧,还指出了长孙无忌是奸臣,那我们可以牺牲此人,保全社稷。
“是啊,裴大人言之有理,老臣觉得可以一试。”
顿时就有臣子出来附道:“兵凶战危,大家都是自己人,能不打最好不要打,齐王少年心性,受不得委屈。皇上不如安抚一番,让其退兵是最好的。”
“是啊,臣也赞同”
“.”
众臣找到了折中之计,没过一会儿,纷纷附议。
同时,原本聚在长孙无忌身边的臣子们,都默契的退后几步,将他一个人凸显了出来。看到这一幕,长孙无忌一阵心凉,他自当上这个首辅以来,宿兴夜寐、鞠躬尽瘁。
虽然有些光耀门楣的想法,却也没有忽略掉朝政,在皇权和世族之权中间,小心的调和着。他万万没想到,在自己落难的时候,世族第一个想的竟然是把自己当晁错。
要用自己的人头,去安抚李佑逆贼。
若是此时皇上心动,那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尔,就算死了还要担上个奸臣误国的名声,牵连家族,遗臭万年。
长孙无忌现在有些明白李佑为什么愤而起兵了,被冤枉和牺牲的滋味当真不好受。
“皇上,臣有罪。”
长孙无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再抬头时,已是老泪纵横:“皇上,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太上皇撒手,委臣以辅政重任,而皇上也是信任有加,事必垂询。”
“可在臣的辅政期间,接连出现了突厥人入侵和藩王谋反之事,这都是臣的错。事到如今,臣也不想再说什么,还请皇上斩下臣首级,让裴大人捧着臣头,去安抚齐王吧!”
“只要齐王能退兵,臣死亦无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