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乱 第二十五章 洗牌
阴云遮住了高悬空中的明月,几只乌鸦在空阔的天空聒噪的叫着,配合着蝉鸣,蛙叫,一切躁动中透露着死寂,一切死寂中又暗藏着躁动。养心殿内,乾德皇帝皇帝赵光仪默默看着墙上西北的地图说“得全,今晚的事情你怎么看?”
此时许忠义已经将宫外查访所得之事全部告诉了皇帝,他自幼就陪在皇帝身边,也很少看到皇帝像今日这样大动肝火。
乾德皇帝将冷峻的目光移到了甘肃,突然转过身龙袍随之摆动,正色对许忠义说:“你觉得该怎么办。”
许忠义默默替皇上递来一杯茶“老臣看此事多有蹊跷,但刘家这些年来在军中遍布爪牙,借此事或许也可以削弱一些刘家的势力,不然只怕日后太子驾驭不住这些人”
乾德皇帝若有所思:“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管是太子一党想搬倒韦清,还是韦清想害载洵都不重要,朝中的平衡不能就此打破。”皇帝走向甘肃的地图又继续道:“罢免了吧,让秦王回来接替韦清的职务,一来免得他在边关继续给我惹事,二来也不至于让那些终于韦清的军将反应太大。借此机会拿掉南军卫尉,免得秦王党仗着有南军生出许多事端。”
这全国军队各地屯田,战时动员的杂兵和各地方捕快不算,分别为北府三军组成的北府军序列,京都的北镇抚司,内廷禁卫,南北军中央军序列,和驻扎在两江的江北大营,驻扎在剑阁外的玄甲军。镇守北境的北府三军同归于北府将军管辖,自韦清回京后一直由其心腹管辖,如今接替狄云的狄云,虽说也是韦清当年的下属,却更会审时度势一些,从不摄入党争,对皇帝也是言听计从,这也正是乾德皇帝借助文臣百官的压力废掉狄云,用狄云的原因,唯一的缺点就是狄云的能力不太行。而内廷禁卫这些年来掌握在皇帝手中,后又设立北镇抚司稽查全国以代替被取缔的前朝天机卫的职权,南军是先帝旧臣,北军则是韦清党羽所控制,此番一旦拿下北军,江北大营,玄甲军中即使有作乱的可能也终究是鞭长莫及。
皇帝走回御案前,威严的坐在龙椅上,却又是回归了平日里宽仁的神色翻起来三皇子抄写的论语,平静口述,:“你等会宣丞相贾叶来养心殿,让他陪朕喝茶,等他走了你就去传旨内阁发布对韦清罢官留爵的圣旨,另外秦王有功调任回京城接替兵部尚书一职,也免得他在边关给我继续惹祸。另外我们先去一趟纯嫔那里。”
清丽阁内,昏暗的天空被闪电撕开一道道裂缝,满是伤疤,天空低沉苦吟,留下伤心的流水,溅入满是浮萍的水缸中,激起的水花沾湿了皇帝的衣袍,乾德皇帝推开房门,卡兹,卡兹,房门内却是一具尸体悬挂在白绫之上。皇帝看了一眼,惊讶的问许忠义:“哪里来的白绫。”
许忠义问完宫中的小太监后,轻声在皇帝耳边低语道:“是云妃娘娘。”
皇帝回头看了一眼纯嫔微微隆起的小肚,想到昔日温存时的柔声细语,摇了摇头走出了殿中:“这个傻丫头这么多年了,还是改不了脾气,她以为这样做是报了冤枉她的愁,又害怕真的被朕继续问出些什么,竟然傻到让人来把纯嫔杀了。许忠义啊,所有知道这件事的宫人都不要留了。”
孟子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盖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纵是有金山银山,又哪里抵的过后世不孝子孙的挥金如土,唯有道德之心,耕读之志,可为后世子孙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句话怕是贾叶自己也深有体会,他叶家从前朝开始就一直是朝堂上翻云覆雨的人物,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叶家便是这话。等到了他自己的儿子,却养成了一个活脱脱的浪荡公子。
此时刚从宫中突然出来的他,已经听到了内阁的旨意,这才知道上了大当,他说怎么今晚这样的日子皇帝却唯独叫他去喝茶,原来是把罢免刘家的脏水全都泼在了自己的身上,我们这个皇帝啊表面装作谁的话都听,看似糊涂实则精明无比,就算他说罢免韦清与他无关,只怕全天下也没有谁会相信,况且又怎么可能真的就和他无关呢,而且那秦王还仗着自己的军功做到了兵部尚书一职,说白了还是他刘家的,自己反倒彻底节了死仇。他这些年来全力扶持太子也是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气息,至少带个忠臣的帽子名正言顺,另外呢哪天要真是太子登了皇位,看起来仁明自然是比不了现在这位皇帝的手段的。贾叶的心里堆满了事情,而他的混蛋儿子贾冲这时却从外面笑嘻嘻的回来。贾叶看着这小子偷偷出府,还喝的一身花酒味,一下子就想到了他又去招惹太子的人了。
贾叶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拉住他的耳朵就往书房里走,“我关了你一个月你一出门又跑去了花楼,喝的一身酒味,是不是又去万花楼招惹那个女人了,你爹差点在宫中丢了半条命,你能不能别给你爹我添乱了。”贾叶说的吹胡子瞪眼的说着,一脚将儿子踢了出门,坐在书桌前想着太子自己也是满肚子四书五经读成了傻子,当初秦王出任地方时,还极力向皇帝推荐,他把秦王当兄弟,秦王却未必这么想,现如今秦王在边关杀了右贤王太子立下大功,又得了兵部尚书,他这难得的一招就这么白费了。
到哪里还能再去找一个兄妹都在宫内外,家里面江南的盐业生意又握在自己手里,有机会接近小郡主,云妃,韦清的人呢。
贾冲虽然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在他爹面前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看到这样,也只能吓的毕恭毕敬的跪在了屋外,讨好着说:“爹你别生气,儿子没有去那万花楼惹太子的人,而且儿子出去是办你安排的事了。京城国子监学堂中已经削去了孙易的学籍,只是上海政法学堂那边不肯收他,信差说那学馆非说上海政法学堂虽没有六部的权柄,但为国育才断不收权柄相受,恐怕只能让他先去南方避避风头,反正也已经没人知道他在国子监学堂呆过,到时候换个身份再让他参加科举了。”
贾叶听了这话,气也消了几分,让下人备上马车,去天津渡为孙易送行:“你小子担任国子监司业总算起了点作用。“
马车内贾冲看爹已经没了火气,试探的说:“爹,你看要不你帮我在六部某个差事。”
贾叶撇了他一眼,用从书房中拿起的折扇,拍了拍他的头:“得了吧,就你还去六部。把你送去东海国几年,结果洋文没学好,四书五经又是一窍不通。现在回来了,就老老实实的在国子监领个闲差多好,免得误了国家大事。
天津渡口,孙易已经准备登船南下,翰林书院和国子监学堂中不少朋友,以及京城中慕其才气的粉丝为他送行。为首的一人,握住孙易的手说:“你这么好的才学,不能参加科举,现如今又何必离开京师呢。”孙易忧虑的望着客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为国家,纵居江湖之远何忧。”
“好啊,好啊,小孙果然好气度,天下读书人若能都学小孙的风骨,又何惧奸臣乱国呢。”众人回头看时,却是贾叶在贾冲的搀扶下走了过来。孙易见二人连忙行李:“丞相,老师好。”贾叶将手中的折扇递给了孙易“我知道你们孙家可是江南豪绅,我没有什么送你的,这把扇子半我多年就给你,聊表情义。你决定去南方乡塾教书实在不容易呀,年轻人如果人人都愿意和你一样心系地方就好了,此番一别好自珍重。”
孙易郑重的收下折扇,在丞相和老师的夸赞声中,登船远去,回首望着京师,望着朝堂,他自幼苦读,父母给他请最好的私塾先生,后来因为姐姐进宫,他也随之来到了国子监学堂,本想有一番作为,却终究不能参加科举。这一会他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除去了韦清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帮助了叶丞相,对于他这个普通的学生是何等的殊荣,在花团和赞美声中他感觉到了一片的光明,此番离去,他还会回来的,继续为国家铲除奸邪,只是他的姐姐没有像贾叶保证的那样活下来,他抬头望了望天空,想到了当初给姐姐求的佛珠,喃喃道:“你会原谅我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