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篇(2)
幼儿园时期是我最快乐的年龄段之一,但同时也是我对自己最害怕的年龄段且没有之一,这股害怕不是在当时产生的,而是这些年我回忆过去时忽然感受到的。
人们常说【小孩子不懂事,小孩子而已哪有什么坏心思】
这两句话不全对,甚至是不对。我也曾经是孩童过,虽然大部分记忆都随着时间流逝掉了,但我还是十分清楚的记得自己当时是有意识,有思考的,只是相对于大人而言想的比较简单,但不代表什么都不懂。
而之所以我对那时候的自己感到害怕,是因为那时的我是个充满恶意的孩子,并且我在实施恶意后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因此我才会对当年和所谓【变态】拥有类似本质的自己感到害怕,又或许,我是以己度人,下意识的认为所有小孩都会与我一样,一想到那童真的外表下,在内心里存在的漆黑,这强大的反差感,让我有种【伪君子】的感受,故而对包括我自己的小孩都产生了害怕这一情绪。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我领悟力不高,按照我参考评论区的各种理解再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不将这句话过度展开来说的话,意思大概就是人和物不一样,不会被预先确定,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
这句话我觉得不完全准确,因为我很清楚,从小我就是一位,爱嫉妒,好虚荣,贪女色,有恶意等拥有许多负面思想的人。
除了负面思想,还包括一些与周遭的人,例如妈妈,外婆,表哥等人完全不一样的不好习惯,即使我当时的环境并不完美,但我并不觉得我是因为受到环境的熏陶而无意识的变成这样。我认为在我出生的那一刻,或多或少的,我的身上带有着某些设定,或许是基因,或许是灵魂。就像我在书中创造一位角色一样,他一定是带着设定出生的,也许之后角色会变(我改笔),但绝不是从“干净”开始的。人之初,性就带着善与恶,人或许可以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这不一定是因为人彻底改变了个性,而是人通过自身理性压制了躁动,实际上的“原本”并没有改变。
至少我自己在幼儿园的时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恶意。
例如
在我去亲戚家玩的时候,看到他们家孩子收集的神奇宝贝卡片,我会因为喜欢,甚至说是因为妒忌别人有而自己没有这一原因,从而直接将我最喜欢的卡片给偷偷带走,当时我是不舒服的,但不舒服的是担心如果被发现后大人的责骂,而不是良心上的谴责。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据我妈妈说,在我小的时候,亲戚就提醒过她,我有偷钱的行为,并且平日去小卖部时就偶尔有顺走物品的举动。
例如
有一次幼儿园有一个花灯活动,老师让有条件的小孩买一个花灯带来展示,我在知道周围大部分同学都会带一个来后,就有了也要带一个来的冲动。于是乎缠着刚刚回家的妈妈到街上逛了许久,才终于买到了一个价格合适的小灯笼。但在下周的花灯活动上,当我看到周围其他小朋友的灯笼比我的好看比我的大的时候,居然产生了丢脸甚至是怨恨的虚荣心理。之后我直接将新买的小灯笼给扔到了一旁,甚至在之后的认领环节,我默不作声,装作不知道的无视了过去,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内心中的不好意思,不是对妈妈的不好意思,而是我的灯笼居然这么小的不好意思,最后老师将那个小灯笼送给了一位没有灯笼的小朋友,与我相反,她玩的很开心。
例如
那时候的我就已经对【女性】产生了好奇。在幼儿园的午休睡觉时间,我就对其他床铺穿着睡衣睡觉的女孩有了“好奇”,对女性的美也同样有了“好奇”,会下意识地多看其他小孩的漂亮妈妈,用现在话来讲就是男凝。
例如
在和朋友玩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学会了威胁他人。我时常用【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就不和你玩】这样的话术威胁别人,为此我妈妈还被那位被我威胁过的朋友的母亲抱怨过,说【我家儿子说,你儿子说如果不把玩具给他就不和他做朋友】这种话。-但这情况不止发生在我一人身上,或许是恶有恶报,我自己本身也被另一位好朋友给威胁过,当时幼儿园是不能自己带玩具的,我就经常将武器小玩具偷偷藏在衣服里,如果在进门时被发现了就让外婆带回去,没被发现就能带进幼儿园偷偷的和其他朋友分享,而有一次我就被一位朋友威胁道【如果你不把玩具给我,我就告诉老师】后来我确实给了他。现在想想真蠢,反正都是丢,还不如给老师,那样还有机会拿回来。
其他的例子还有我曾经在妈妈责骂我后故意将妈妈的化妆品给藏起来,借此实施报复,还有我很怕脏,吃午饭时桌上有米粒就会感到恶心,上厕所也会害羞被同性别的人看到,等明显的与生俱来的一些个性。
所以我认为,与其说小孩是纯洁无暇的,不如说是纯粹无忌的来形容会更加贴切。每个人身来就会带有各种“设定”,并不是“空空如也”的来,有的人天生就善良,有的人天生就很恶劣,人对此十分的被动,但这些都可以在之后的人生中得到改变,或许很难,但也因此给予了生命一定的意义,不断地完善自我,与我而言就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
(以上的例子都只是个别特例,我本身也没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且我也有许多善良的一面)
在幼儿园我只上了一年半,由于生活原因我小班没有上,是在中途加入中班的,在大班结束后,由于家中情况有变,我们家就按照舅舅的提议搬到了另一座城市生活,开始了我的小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