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卖奶茶
这几日,她还真有生意要谈——炸鸡好说,但奶茶做为液体,售卖的时候一定要有容器才行。
薛蕙本想在淘宝上买一次性杯子,却又想到在这个时代用现代常见的塑料杯无法回收,污染环境,而一次性纸杯也有一层PE塑料淋膜,无法降解,若扔的哪里都是,对生态大有影响。
但让来买的顾客端着碗来,似乎也不太好。
薛蕙想了许久,打算用瓷杯。
奶茶的价格中要加入瓷杯的成本,再搞一个瓷杯回收活动。
假设定一杯奶茶三十文钱,其中有十文是瓷杯的成本,顾客喝完之后将瓷杯回收给食铺,可以兑换十文钱,也可以记下一个积分,每三个积分兑换一杯奶茶。
三十文钱只能买到最便宜的奶茶,但积分兑换的奶茶可以任意兑换,比原先的价格高也可以。
若在食铺买了三杯奶茶,三个瓷杯兑换三十文钱,又可以重新买一杯奶茶,积攒一个瓷杯,再买两杯,就又积攒了三十文钱。
但顾客得了这回收的三十文钱,未必会再花到食铺。
若是在食铺记积分,也是类似的原理,只是钱不会给到顾客手上。
允许积分任意兑换,食铺可能会小亏,但增加了顾客的黏性,能叫他们在食铺持久性消费。
确定了这个方法之后,薛蕙就要去联系做瓷器的商人,订做一批瓷杯。
烧造陶瓷的技术珍贵,在宜春县也只有两家烧造陶瓷的民窑,一大一小。
这两家烧造的水平皆是一般,烧出来的瓷器多是常用的碗,杯,茶壶等,客户群体遍及整个宜春县的普通百姓。只不过大一些的民窑出现的早,规模大,占据了宜春县大部分市场,现如今市面上许多卖瓷器的铺子,都是从这家民窑进的货。
与李大同不同的是,菌子干货生意简单好做,只要夏日收购,炮制,冬日出售即可,做这一行的实在多,宜春有几家,云西也有许多,李大同只能夹缝中生存。
而建民窑,烧瓷器,需要建窑,需要胎土,需要釉料彩料,需要烧造技术,烧出来的瓷器未必全都能用,还要甄选,淘汰掉一部分不合格的瓷器,成本大大升高,因此做这项生意的人比较少。
哪怕这两个民窑经营范围只在宜春,生意却一点儿也不差,不似李大同那般生意维持的艰难。
这大一些的民窑主人姓方,名为方知友。
方家从前朝开始就在宜春做瓷器生意,那时候宜春也只有两个小民窑,却在战乱的时候主人逃难荒掉了,局势平稳之后,宜春县只剩方家一家独大,而现在那个小民窑,也是前几年刚建的。
这方家,说是宜春的瓷器世家也不为过,方知友手里的家业便是从父辈传下来的。
到了方家,方家的门房称方知友外出了,她来的不是时候。
但那门房听到薛蕙自报家门,便又说方知友应当很快就回来,引薛蕙进去等着。
薛蕙在客厅中无聊地坐了片刻,忽听外面传来一声大笑,「哈哈哈哈,听说薛姑娘过来,我就赶快往家里赶,没让薛姑娘久等吧?」
薛蕙抬头,便看到一位青年男子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歉意地笑。
这位便是方知友了。
薛蕙站起身,道,「哪里,我才刚坐下来,方先生就来了。」
「那就好。」方知友伸手示意,「薛姑娘快坐。薛姑娘的能力实在叫人钦佩,那日商会表决之后,我一直想找机会拜见薛姑娘一面,只是被手上的事情耽搁了,今日薛姑娘此来,真是叫我好生高兴。」
不错,这位方知友,便是商会表决中跟李大同一起投支持票的人之一。
薛蕙跟方知友寒暄一番,才进入正题,「闲话不多说,我今日来见方先生,是想跟方先生合作一番。」
「哦?」方知友挑眉,身子前倾,「不知薛姑娘想要合作什么?」
薛蕙一个女子把生意做到现在这个地步,确实叫人欣赏钦佩,但方知友也不盲目,两人的生意没有半点交汇,能合作什么呢?
薛蕙笑道,「不瞒方先生,我呢,想在云西开个食铺做饮品生意,需要一定数量的瓷杯和配对的勺子,几经打听,知晓方先生家的瓷器口碑极好,这才找上方先生的门。」
既然不用一次性杯子,自然也不好用一次性吸管,薛蕙加了勺子,便于吃底下的珍珠芋圆等小料。
方知友明了,「原来如此。薛姑娘想要什么样的杯子跟勺子?需要多少,尽管说。」
薛蕙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平铺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这是我需要的样式。」
方知友低头一瞧,那纸上画的杯子形状奇怪,是个高高的圆筒,上口大,底口小,有点像喇叭,却不如喇叭的角度大,且这杯子一侧,还有一个只有茶壶上才有的耳朵。
这样类似于马克杯的杯子是在后期才传入国内,现在人们使用的是深度较浅,看起来极为小巧的杯子。
旁边还画着勺子的样式,那勺子也跟平常的勺子不同,为了适配杯子,勺子的把做的很长。
杯子跟勺子都是白色,在杯子外壁的中间与勺子的把手最远端都画着一个图案,这想必就是薛蕙食铺的标志。
只是,那图案上涂着颜色。
「怎样?」薛蕙问道。
方知友面露难色,沉吟道,「其他的倒也算简单,只是这上面的釉料,我这里是没有的。」
本来颜料便极为珍贵,釉料更是如此,以至于彩瓷也非常极为珍贵,基本上只有官窑和较大的民窑才有。
官窑服务于皇室,流传在外的官窑彩瓷多半都是皇室赏赐下来的,至于大民窑,人家的胎土优质,技术精湛,又有彩釉,烧造的瓷器也皆是精品,客户群体自然都是权贵世家,财门富户。
方家的客户群体都是普通百姓,哪里用得起彩瓷?
既然定位在底层市场,方家便努力在这一方面做的最好,在宜春的民间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对于彩釉,却是没有研究的。
薛蕙说,「这不是什么问题,我可以给你提供。」
方知友双眼一亮,惊喜道,「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