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各个击破(四)
就在李世民说完了这番话时,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过来。正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增兵减灶之计在平时用得,唯有在这里用不到,因为骁骑军在围城,这样的手段根本没有什么效果。现在已证明骁骑军确实出兵了,而且矛头就是指向了梁师都的大梁军。
难怪李世民会气急攻心,大梁军可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啊。众人在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后,也立刻派出了快骑去给梁师都报信,让他千万不要中了骁骑军的埋伏。
同时大家也在集思广益,看看如何才能化解这场危机。当有人提议去进攻骁骑军的大营时,李世民摇了摇头,便说道:“骁骑大营里至少还留下了上万人马,而且他们又是骑兵。只要咱们一打开城门,他们立马就会得到消息,到时我们两条腿又如何跑得过他们四条腿。
还有一旦出了城,必会受到他们的纠缠,到时不仅会损兵折将,还未必能打败骁骑军。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计就计,让城外的骁骑军自以为我们已经中了他们的声东击西之计。然后再派出大军去接应梁师都的援军,一旦在路上遇到了他们两军作战,我们也正好可以两面夹击骁骑大军。”
“陛下,不知梁师都他们会在哪里登岸,若是寻不到地方,那咱们岂不要白跑一趟。”
听到兵曹参军杜淹的询问,李世民立马就回答道:“朕已经与梁师都说好了,他会在襄乐城的附近登岸。到时襄乐城的唐军也会去接应他们,所以我们只需要赶往襄乐城附近就行。”
听了李世民的回答后,众人也不再迟疑,立刻点齐三万大军就出了西城门。而唐军的出行并没有瞒过骁骑军的探子,当薛万均在得知此事后,不由得是哈哈一笑,道:“果然不出王爷所料,那李世民还真的出兵去救援梁师都了。这样也好,缩在城里咱们奈何不了他们,可要是出了城,就休想再回来。
来人,传令各营,做好出兵的准备。一旦有唐军败退而回,立刻就展开围杀,决不允许放一名唐军跑回了定安城。”
而就在李世民亲自领军前往襄乐城时,萧墨宸所率领的大军早已来到了襄乐城的左近。据斥候传回的消息,襄乐城中确实有唐军出了城门,并一直守在了五十里处的一个渡口岸边。
当萧墨宸在得到这消息时,立刻率军绕过了襄乐城,并距离那处渡口还有二十里时,便将大军隐藏在了一处山坳间里。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大梁军就会开到渡口处,所以他又加派了斥候,并让他们监视着那些唐军和对岸的一举一动。
果然在等待了一个晚上后,就有斥候来禀报说;对岸出现了大批人马,而唐军们也早已在马莲河上架起了两座浮桥。
在得到了准确情报后,萧墨宸立刻下令,只等大梁军一过河,就立刻出兵袭击大梁军的兵马。而此时的梁师都也确实率军来到了襄乐城的对岸,当他看到河面上架起的两座浮桥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看来那萧墨宸果然没有发现我军的动向,否则这里就不会架起两座浮桥来了。”
听到梁师都的话后,一旁的宇文歆也同样点着头说道:“那萧墨宸做梦也不会想到梁王会出兵攻打他的大营,到时你我两家在攻占了他的大营后,必能生擒活捉此逆贼。”
“哼,这萧墨宸也不过是浪得虚名之辈,到时看本王如何羞辱于他。”说着梁师都一挥手,便让大军上了浮桥。
梁师都对萧墨宸可没有什么好感,当初要不是看到萧墨宸势大,他也不会委曲求全地想要依附在萧墨宸的麾下了。
可是那萧墨宸并不领情,反而还训斥了他派去的使者,并且让他无条件的归降,这怎能不让梁师都是怀恨在心。
本以为自己会一直缩在朔方,没曾想老天竟给了他一次逆转的机会,所以梁师都的野心也瞬间就膨胀了起来。
经过数个时辰的渡河,五万大军也已基本通过了浮桥。就在梁师都与他的亲卫们也踏上了浮桥之时,忽然远处扬起了大片的尘土。
同时一阵阵的马蹄声也惊得大梁军们是头皮发麻,当骑兵越来越近,并终于看清是骁骑军的铁骑时,数万大梁军们顿时就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
此时就连梁师都与宇文歆等人也惊得是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想到骁骑军会出现在这里。就在梁师都大声喊着御敌时,由尉迟恭和秦用率领的骑兵们已经冲入了大梁军的阵营。只见他一排排的马槊及横刀,杀得大梁军们毫无还手之力。
骑兵的冲击力又岂是这些步兵们能比拟的,再加上大梁军的人马参差不齐,毫无军纪可言,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若是打顺风仗还好说,可一旦遇上了强军,这些大梁军们哪里还顾得上别人,率先就朝浮桥上是冲了过去。
而此时的骁骑军们依然在渡口处是横冲直撞,将一些顽抗之敌纷纷斩杀在了当场。就算还没有死的也纷纷跑上了浮桥,使得整座浮桥也是晃荡不已。
特别是一些凶残的大梁兵们,眼看骁骑军就快要杀过来时,他们竟然调转了枪头,将拦路的袍泽们是砍翻在了地上。同时冲上了浮桥的大梁兵们,为了摆脱掉骁骑军的斩杀,竟不顾自己人的安危,纷纷朝对岸是冲了过去。
而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大梁兵们被挤下了浮桥,最终葬身在了河底。同时互相推挤、踩踏的事件也频频发生,搞得整个渡口到处是一片凄惨的场面。
而这时的梁师都早已逃回到了对岸,看着自己的人马不停地倒在骁骑军的刀下时,他终于忍不住对宇文歆是怒吼道:“宇文歆,你不是说骁骑军并不知道你我两家的结盟吗?为什么他们的大军会出现在这里,而你们唐军却迟迟没有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