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1)

写在前面的话(1)

阮梅

想写这本书,缘于早些年的一个调查,而逼迫自己一定尽快写出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未曾谋面的男孩。男孩的网名叫作“路过的生命”,他于2010年仲春时节在他就读的省重点中学跳楼自杀。

其时,离汶川地震过去不到两周年,我刚从他所在的市区一所实验中学完成一次关于灾难与生命的对话交流活动回家,我所讲述的内容,就是汶川地震中孩子们面对灾后生命不屈不挠的故事。其时,他所在的教育局负责人曾有意请我到其他中学作巡回演讲,可在回家乡不到半月,我还来不及到他所在的学校,就听到了这个男孩自杀的消息。

听到这样的消息,一颗母亲的心,又一次被揪疼,痛得数日不眠。

一段时间,我无法忘记这个叫做路过的生命的孩子。

我想尽办法搜索和探访他的一切情况,但,我得到的注定只有事件的皮毛,因为,我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走近他那颗已如灰烬样沉寂,已不能够再次搏动的心。哪怕这个男孩的死,已形成资源丰富的多个版本。

“你说你早已厌倦了生活,你讨厌每日每夜的背书,那讨厌的英文使你如念天书,尽管你的爸爸妈妈对你百般的宠爱,百般的关怀,可仍然改变不了你倔强内向的个性,你对同学常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渴望……你还将自己的网名取做“路过生命”!于是你不管不顾那养育了你16年的父母,那给你多少殷切期望的父母,在那个寒冷的夜里,在徘徊斗争了几小时后,还是把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轻易地交给了那条宽阔的河流。你可知道,自你失踪十多天后你的父母动用了单位车辆到处找,报了案,为找你,你的父母十多天水米不沾,衣不解带,整天整夜在期盼着你的归来,愚蠢的‘路过的生命’啊!你怎能如此的绝情!把深爱你的父母丢弃,不管不顾你有这么优秀的父母,你还不知足。你真是没了这样的福气了,愚蠢的“路过的生命”,我们都是那么的喜爱你……可你还是弃我们而去……要怎样的去爱你,才能唤回你远去的脚步啊,愚蠢的‘路过的生命’!”

“要怎样的去爱你,才能唤回你远去的脚步?”面对一个稚嫩生命的离去,男孩姨妈在网络上发出了这样悲伤的诘问。

曾几何时,中国数以万计、或以十万计的父母都曾发出过这样悲伤的诘问。

2004年9月30日–11月17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南京发生11例中学生自杀事件;2005年5至7月,北京大学发生3起学生坠亡事件;2009年3月,湖南等地连续发生数起中学生自杀事件。据统计,中国每2分钟有1人自杀身亡,其中,中小学生自杀占有一定比例。其实,早自20世纪末开始,中学生、大学生结伴或集体自杀事件,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像“路过的生命”这样没经媒体报道、孤立的中学生自杀事件,在全国很多地方更是时有发生,数不胜数。

也正是基于此,自21世纪初,我开始不自觉地跑中小学校、少管所、精神病院、省脑院走访调查。我试图通过接触自杀未遂者、心理疾病患者父母、学校教师、相关专家等群体,以扎实细致的访谈,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希求从众多不同类型的心理疾患中,探究主客观缘由,进而思寻从患者自身、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不同角度进行疗救的途径。可在接触到太多触目惊心的个例之后,震惊之余,我不得不说,与少儿学子死亡相关的一些值得深思的话题,需要的是我们所有的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思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上一章下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