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花钱知多少(2)

考证花钱知多少(2)

目前通过CISA认证在全球有2万人,中国内地不超过10人,而且全部都在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专业咨询机构和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要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里还没有CISA。

据专家介绍,CIS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才之一,在我国也正悄悄走热。

国际审计师在我国一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

尽管国家目前还禁止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企业的年度报表审计市场,但每年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从中国的会计审计包括企业海外上市的承销、推广和ERP服务中获取几十亿美元的收入,IT审计业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在不断加大,而国内的会计审计行业在此项服务上的表现却几乎为零。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拥有CISA证书,将成为“鱼跃龙门”

的重要资格。

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资格)精算师和精算体系首先出现在英国。

1764年,英国的Endwad成立了第一家保险公司性质的伦敦公平保险社后,真正意义的保险精算师就诞生了。

对精算师的专业解释是:精算师是私人和公共财务设计师和潜在的企业管理人员,是建立在精算职业的智能核心基础上的。

这种智能核心包括经验分析和风险衡量、估计传达以及对未来事件的现行财务做出反映。

可见,精算师是处理涉及风险问题的财务专家。

在关于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保险费率的确定等具有未来风险的决策活动中,精算师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学家于一身,充分利用现代数学方法以最低的风险投资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其工作涉及保费、准备金、红利、保险、养老金及其年率的计算等等,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心脏所在。

保险精算师既要研究和编制各种生命表,测定人口生存率、死亡率,制定各种保险费率,计算和提取责任准备金及各种累积资金,还要研究和设计各种新险种,计算出保险利益给付的可能性和给付的时间,并对该险种进行投资收益分析,确保一定销售规模上的赢利性。

同时,还必须对该险种进行管理,监督该险种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

精算师的职业生涯被喻为“金领中的金领。

因为在发达国家,精算师既是商业保险界的核心精英,又可在金融投资、咨询等众多领域担任要职。

我国现有四大保险精算师考试体系:中国保险精算师、日本保险精算师、英国保险精算师、北美保险精算师。

其中,中国精算师是国家惟一承认有签署我国寿险公司精算报告资格的精算师。

而北美精算师资格(FSA)则是最具权威的精算师认证体系。

由普通的精算人员成长为精算师的道路漫长而艰苦。

在美国,要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平均需要5-7年的时间。

我国在1998年以前没有自己培养的精算师。

1998年,友邦保险上海公司诞生了第一位中国精算师,到2002年,我国已有了10位精算师,近50位准精算师。

一般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考试和精算师考试两部分。

据介绍,目前北美精算协会的资格考试科目有9门,考试时间在3到6个小时。

参加资格考试最低的一门考试科目也需要100美元,总计大约需要3000美元。

一门考试6个小时,听起来是非常残酷的,但考试还只是资格认证的一部分,考生还必须参加协会组织的足够的培训,并撰写报告。

其中,专业职业道德培训是非常严格和重要的一环。

考下精算师的资格需要经过漫长而持久的努力,而一旦取得精算师资格,他们往往能被任命重要的职务。

一般中国本土的精算师年薪在20万-40万元人民币之间,海归或洋精算师的身价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甚至更高。

在香港,一名精算师的年薪最少也要10万美元。

由于精算人才紧缺,现在各大人寿保险公司中,总精算师、副总精算师大多由海外归来的国际精算师担任。

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10年急需5000名精算师。

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CFA资格)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的金融人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持有这一认证的人士求贤若渴,这一类金融人才在金融领域十分抢手。

CFA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1963年开始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书考试。

这一考试每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之一。

金融分析师资格考试被称作“全球金融第一考。

特许金融分析师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称号。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

由于素质要求极高,40年以来,全球至今只有不到4万人通过考试成为金融分析师,仅有4万余人获得了CFA认证资格,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有1000余人获得这一资格,内地目前只有不到10人拥有CFA资格,是令人羡慕的金领一族。

要成为一名CFA,必须经过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命题、组织的全球统一考试。

分初、中、高三个等级。

每人每年只能报考一个等级。

考试注重能力,包括案例研究、论文和应用。

对中国考生来说,涵盖了10多个学科领域的考试范围让人却步;此外,建立在实际工作经验之上的论文和应用类考试题目,将会把相当一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死记硬背类考生拒之门外。

而只有通过全部三个级别的考试,且有3年金融从业经历者才能最终获得资格证书。

2001年,整个上海409名考生中,只有2人取得了资格证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产路线图:一步一步成“中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产路线图:一步一步成“中产”
上一章下一章

考证花钱知多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