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诸弟(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
澄侯、沅甫、季洪三弟足下:十月十二日接到九月初六澄弟在县学宪行台所发信,十五日又接二十三日在省城曾子庙所发信。
其八月在省各信,已于前月收到,前次信已提及矣。
惟九月一日托树堂代寄一信,今尚未到。
京寓大小平安。
余之癣疾近日已全好,百分中不过一二分未复元,皆生首乌之功也。
六弟近日体亦好。
内人怀喜,大约明年正月分娩。
甲三兄妹皆好。
甲三读至《滕文公上》,大女读至《颜渊第十二》。
余蒙皇上天恩,得派武会试正总裁,又派武殿试读卷大臣。
会试于十三日入闱,十七发榜,复命后始归。
殿试三十日入内阁,初四发榜始归,共中额六十四人。
殿试读卷,不过阅其默写武经。
其弓矢技勇,皆皇上亲自阅看。
初二日,皇上在紫光阁阅马步箭。
初三日,皇上在景运门外箭亭内看弓刀石,读卷大臣及兵部堂官两日皆在御前侍班。
湖南新进士谌琼林以石力不符,罚停殿试一科。
今年但有状元、榜眼而无探花,仰见皇上慎重科名之意。
同乡诸公并皆如常。
黄恕皆喉痛,病势甚重。
郑小山随大钦差至河南办赈济。
近日河南大旱,山东盗贼蜂起,行旅为之不安。
十月九日父亲大人寿辰,余因家中有祖母之制,故未宴客,早晚皆仅一席。
凌荻舟现就园子一馆,其回城内则寓余处。
宋芗宾在余家教书,亦甚相得。
余不尽书。
兄国藩手草评点:武科考试做了二品大员的曾氏,受朝廷派遣做的第一桩大事,便是十月间的充任武会试正总裁,兼殿试读卷大臣。
趁着这个机会,让我们来说说清代的武科考试。
武科亦有三个阶梯,即县、省、中央。
与文科不同的是,武科有内场、外场两种考试。
内场在屋子里考文化,系默写武经。
武经为《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七书。
外场有二场:头场马射,二场步射,加刀石。
一样的也是三年一次考试。
乡试中举后,进京参加中央的会试。
会试落第者,可赴兵部拣选:一二等以营千总用,三等以卫千总用;也可到本省各军营效力。
会试之后再复试,复试之后再殿试,殿试之后定三甲。
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武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
这些都与文科同。
武进士一部分充当侍卫,一部分充当营守备、兵部提塘及差官等。
武殿试以外试为主,皇上亲临考场,观看骑射刀石等。
内试不过从武经七书中任选一书,默写百余字而已。
曾氏办事一向认真,对钦派的武会试正总裁和读卷大臣十分看重,认为这同样是在为国抡材。
现存曾氏诗集中有一首《武会试闱中作》可资证明:"
禁闱莲漏已宵深,凉月窥人肯一临。
此地频来从案牍,吾生何日得山林?貔貅雾隐三更肃,河汉天高万籁沉。
火冷灯青无个事,可怜闲杀爱才心"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