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危机之二:断层(1)
危机之二:断层——组织结构对个人能动性的束缚断层是指组织内部人员(尤其是领导成员)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过渡时,或政党权力由上一代领导向下一代领导交接时,由于治政结构问题而导致权力不能顺利交接,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断层问题从现象上看只是个人问题,但从本质上看,有其深厚的组织原因,是组织行为对个人能动性的束缚。
从政党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言,断层问题出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
从空间上看,表现为组织内部的一个层面与另一个层面接轨的问题;从时间上看,是组织的最高接班人的权力传承问题。
(一)从空间上看,是组织内部一个层面与另一个层面接轨我们先从空间上看,党内任何一个层面的领导者都会碰到升任或调任另一个党组织的工作。
比如一个优秀的基层乡党委书记,如果要想做出一些成就,至少要具备如下三个特征:一个好班长(领导本人),一个好班子(好的搭档),一套好办法。
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开展何种工作,取得何种成绩,都是比较容易的。
但如果这位乡党委书记由于工作出色,而担任上一级组织领导——县委书记,那么,同样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这就面临一个非常具体的组织问题:要么,这个县委有一个好班子(好的搭档),一套好办法,只等他这个好班长去——这种情况并不总能遇到。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得把他的好班子和好做法一起带到县委去——这种情况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他所碰到的大部分情况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好班子和创造一套好办法。
如果那个县组织建设比较好,工作情况不是十分困难,人际关系不是十分复杂,那么这种工作还是可能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完成的。
但如果那个县组织建设不太好,工作情况又比较困难,人际关系又十分复杂,那就几乎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如果是这样,这位同志就可能迅速变成“光杆司令。
在这种情况下,他权力再大,也不过是个人,而他面对的却是一个组织——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是组织的对手。
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担任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直至中央领导,那么他就有可能一直处于在组织中进行个人奋斗的尴尬境地。
有人就会说了,那要看这个人有没有组织能力。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对于政党形成初期,组织对中心人物的依赖是非常强的,那时往往一个人能够决定组织的兴衰。
很多帮会更是如此。
但政党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达于执政党阶段,如果还是按照政党建设之初的方式来工作,只能使整个组织陷入混乱。
因为靠一个人去改造一个组织,恰恰违背了组织的基本原则,那只能形成帮派和小圈子,而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建设。
因此,现代政党权力交接的第一个组织规律就是:每一级组织都能够形成接纳每一位领导或普通党员的制度化平台,使其能够迅速投入并适应这一级组织的工作。
这是现代政党组织建设中必须注意的。
(二)从时间上看,是组织内部最高接班人的权力传承我们再从时间上看,“接班人”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但又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
建国之前,由于政治斗争环境复杂,很难对接班人问题进行制度化的运作。
建国之后,中国**先后有**、**等都曾明确为党的接班人,**作为党的接班人甚至还写进了**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在党的历史上开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先例。
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我党历史上会有公论,在此不做过多的探讨。
本书只试图通过接班人这一环节的透视和剖析,找出现代治政条件下权力交接的一般规律。
对于以上这些接班人来讲,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他们都是在老一代领导时期就担任重要职务的。
二、他们的接班人地位在老一代领导权力未曾交接时就已经明确。
三、他们都是在老一代领导权力未交接时期退出组织高层的。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