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锄顽劣(4)

秀才锄顽劣(4)

日落西山,父子俩恍然不知。

不意间,张澜拉着儿子干脆来到江边上。

“爸,你这是?”

父亲笑而不答,长衫一脱,穿着大头短裤就涉水而下。

儿子这才识出玄机,大喜过望:“爸要游泳?”

父亲也不回答,身子一扑,即钻入水下。

儿子一看没了父亲的影踪,始而一急,继而笑了:“爸还会扎猛子?”

于是瞄准线路,也一头扎入水下。

父亲、儿子几乎同时冒出水面,双双相视开颜。

儿子踏着水脚道:“想不到爸的水性这么好”

父亲童真焕发道:“保密。

这赤身光腿的,可不‘文明’”

儿子乐了:“哈,爸还有孔老夫子思想”

父亲幽默道:“留一点,对他老人家也算是个交代”

这时传来刘慧征的喊话:“老头子,你跟儿子在哪里呢?醪糟蛋都凉啦”

张澜一怔,连连吩咐:“天机不可泄露。

你快打发你妈走”

自己一个猛子躲了开去。

慕良故意“泄露”

:“妈,爸说‘天机不可泄露’,我们就回来”

刘慧征半解不解地追问:“什么‘天机’不天机的?”

水里的儿子“扑哧”

笑了。

对于在血与火、生与死洗礼中的张澜来说,他从不曾想到会有这一段人生太意外、太难忘的插曲。

只可惜天灾**不作美……烈日高悬的天穹,将天际烤炙得都要燃出“火”

来。

田野里一片枯黄。

不少农田都龟裂了。

甚而连飞鸟都冷不丁地从半空里会晕乎乎地坠落下来。

俯瞰下的丛山,几处因不堪干热,自己燃出了山火,蹿起几股黑烟。

1936年秋,已经饱受蒋介石清党、围剿、捐税、抽丁以及军阀混战之苦的川北老百姓,又遭遇罕见的大旱。

一片片的树林被剥皮吃了,观音土成了抢手的“米粮”

,逃难成了活命的出路。

不晓从什么时候起,青岗山的张澜家,就成了逃荒灾民的赈济所。

厨房不够用,锅灶已搬到小坪中。

烧好的稀饭才分发给难民,毗连的大锅里又开始放米下菜。

刘慧征成了赈济的“指挥官”

,蒲瑛与周锋做着“副指挥”

,蒲生和茂延、继延、淑延甚而小张一个个忙不迭地舀米、洗菜、拎水、捡拾柴火。

慕良主要帮着老父亲接待。

前一批还没有走,后一批难民又拥进来;一些个妇女、老人见了张澜就拜。

“求老爷赏点吃的”

张澜连忙扶起一位老妇,声明道:“我不是老爷,拜不得”

慕良招呼着:“不要急,你们就等下一锅”

有人还是等不及,有点底气不足地探着口风:“能不能割一点地里的小麦?”

继延正好过来,不得不低声关照:“爸,我们自己就剩那点吃的了;小弟还盼着吃麦饼”

张澜也低声应诺着,交代一位老叟:“你们就去割一点带走”

还没等老叟招呼,一批饥民就迫不及待地蜂拥而去。

蒲瑛赶来告急了:“校长,米快没了”

张澜有点措手不及:“这么快?……”

“怎么办?难民还那么多”

“去找邓灵轩乡长,无论如何再筹一些米来”

蒲生已然是一个大小伙子,调皮相依然未改。

他冷不丁地从人堆里钻了出来:“我去”

张澜笑了:“你真像是程咬金,老是半途里杀出来”

不远处,传来一声喊:“咳、咳,都站住!

你们这是干什么?”

蒲瑛听出:“是邓乡长”

循着邓灵轩的声音,张澜与蒲瑛几个赶到坡地麦田里一看,也傻眼了——麦田已经“片甲不存”

,一扫而空。

蒲瑛怫然不悦地责怪着:“太过分了”

闻声赶来的继延一望空空如也的麦田就哭了:“我说不让、不让,你偏不听!

我们吃什么?小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悔的狂澜――张澜传(精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无悔的狂澜――张澜传(精选)
上一章下一章

秀才锄顽劣(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