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
“德**队必须在四年内具有作战能力。
德国的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具有进行战争的能力”
阿道夫·希特勒在1936年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这样要求。
但对外他却表现出一个和平政治家的形象,为此还利用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
很多人被假象所蒙蔽,尽管希特勒实行普遍兵役制并占领非军事区莱因兰,已经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1938年3月14日,奥地利的“回归”
也属于此例。
希特勒把他的出生地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以此向不想因此发动战争的邻国进行挑衅。
半年以后,他又要求有350万人口的苏台德地区回归德国—“这是我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个领土要求。
所有德意志人都应该“回归帝国。
欧洲各列强只是无动于衷地看着这些侵略行为发生,最多发表一些无力的抗议声明和试图通过退让安抚希特勒。
但他是无法制止的。
他想得到《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出的“东方的生活空间”
,因而那些安抚性的“绥靖”
政策,只能使他受到更大的鼓舞。
当他1939年9月1日发布进攻波兰命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亦即宣告开始。
向波兰进军是德**队使用“闪电战”
这一新战术的首次尝试;快速坦克兵团在战斗机的支援下深入敌国腹地,然后再由陆军去占领所征服的地区。
德军的意图,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争取速战速决,因为德国的军事准备不适合在多条战线进行长期战争。
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必须通过对战败国的掠夺才能保证。
新的战术又在进攻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甚至法国时奏效。
只用了五个星期,德**队就进入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签署了投降书。
希特勒为此选择了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场所:康皮也涅森林中的一个火车车厢里,就是在同一个车厢里1918年11月1日德国不得不签署了停战协议。
希特勒的意思显然是要以此“洗刷凡尔赛的耻辱”
;希特勒作为“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统帅”
受到很多德国人的欢呼。
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止他前进。
希特勒遭到的第一个挫折,是对英国的进攻。
尽管德国空军轰炸英国城市达数月之久,但却仍然无法摧毁英国人的反抗意志。
希特勒命令停止了进攻,把矛头指向了他的真正目标:思想意识上的主要敌人苏联。
他虽然于1939年同斯大林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于1941年6月22日开始了他的“巴巴罗萨行动”
:远征巨大的苏联帝国。
看起来,他的闪电战术又获得了成功。
到了10月,德**队就已经在莫斯科兵临城下。
但冬天却提前来临,德军的进攻受阻。
和当年拿破伦军队一样,德军同样没有为俄国的冬天做好足够的准备;给养越来越困难,损失越来越严重。
开始时遭到突然袭击的苏联红军开始了反攻。
闪电战术随之破产。
德军虽然在1942年夏再次有所前进,但到了1942至1943年冬天,三十万大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困。
德军的败局已无可挽救,但希特勒却禁止他们投降;随之第六军团全军覆没。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了这次战争的转折点。
从此,德**队开始了全线退却,尽管人们在德国仍在侈谈“最终胜利。
这时,这场欧洲战争已经变成了世界大战;和德国结盟的有法西斯意大利和企图在东南亚获得好处的日本。
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在珍珠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把美国也拖进了战争。
像在第一次大战时一样,人人都知道,美国的参战会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及其盟国的最终失败已成定局。
和当年的统帅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一样,“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统帅”
宁愿继续牺牲上百万人的性命,也不肯投降。
他得到将军们对他的支持。
意大利在维克多·埃马努埃尔的命令下这时已经变换了战线,墨索里尼于1943年7月25日遭到逮捕。
但在德国却还没有人敢去逮捕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
射击和轰炸还在继续,德国本土已经变成战场,很多城市遭到轰炸。
红军从东方进入了德国,联军从西方。
1945年春,整个德国被占领。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当局无条件投降。
欧洲的战争就此结束。
在太平洋地区,战争还继续了三个月,最终在广岛和长崎遭到原子弹袭击后,才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结束。
这种可怕的武器发挥了作用,迫使日本不得不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它的代价是5500万人的生命,这也以残酷的形式显示了,人的能力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美国用投掷原子弹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同时也显示了它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