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少年
由于种种原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少年小说一直占据了国内儿童文学的主导地位,而其中绝大多数又是讲述作品同时代的少年的故事。
在这个创作群中集中了最优秀的一批作家,也诞生了一些相当不错的作品。
这批作家的创作态度大多数非常严肃,为了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孩子,有的作家甚至以“旁听生”
的身份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不过,在这类作品中,真正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们为之深深着迷,而且在传播中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断传递下去的,非常罕见。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不想在这本书中探讨中这个问题。
但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孩子们虽然很乐意津津乐道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但仅仅去关注他们身边的生活本身,并不是让他们着迷的魔质的源泉。
那些讲述“从前”
的故事,甚至讲述“子虚乌有”
的魔幻故事,一样能让他们感动,一样能令他们着迷,只要所讲述的故事本身具有真正的魔力。
下面我来介绍两部讲述时代少年的成长故事的小说。
从那么多的作品中只挑选两种,似乎显得我过于苛刻了。
但我必须向你坦白,这两部小说也不是我选的,而是我所熟知的一群孩子们向我强烈推荐的。
他们的态度是那么热诚,我相信至少就今天而言,他们真的对这两个故事着迷。
而在着迷与否的问题上,他们比我更有发言权。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我是在几年前在网上与孩子们聊天时听说这本书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两本书《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不过我一直把它们当作一个故事。
当时,有几个孩子问我,“听说过秦文君没有”
、“听说过贾里贾梅没有”
?我发现在那个圈子里的孩子都知道,而我却一无所知,真是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赶快到书店买书来恶补。
从这本书开始,我不但认识了秦文君,还有一个与她一样创作同类成长故事的群体。
秦文君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个最优秀的作家群体中的一员,她与他们一样曾经创作过许多相当优秀的作品。
虽然时间并不算太长,但那些作家和那些作品到今天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了。
而秦文君却脱颖而出,她的名字为大多数爱好文学的孩子们所知悉,甚至连许多对儿童文学并不在意的大人也听说了她的大名,这主要得益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这个故事,当然也得益于这位作家孜孜不倦地坚持为孩子们创作到今天。
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孪生兄妹,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也在同一间学校学习。
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各方面都很好;他们就学的学校也很好,各方面都好;他们虽然都一点点小缺点,但肯定是好学生,在各个层面和各种意义上都好。
他们有很好的老师,和一群很好的同学,虽然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点,但有个性,而且很好。
故事开始的时候他们大概14岁。
故事结束的时候正好15岁。
如此完美的人物和环境,在我以前的阅读经历中是极罕遇的,很难想象在这样“什么都好”
的人物和环境下,会有什么被称得上故事的东西发生。
然而秦文君确实给我们讲了一堆关于贾里和贾梅的成长故事,而且很成功。
大人读来轻松愉快,孩子们读来非常亲切,总是觉得这里说的是我,那里说的是他(她)。
整个阅读过程其乐融融。
获得一致认可的是全书的幽默趣味,俨然是一部少年成长的生活幽默故事集锦。
不过作者的幽默并不是为了笑而笑的,她是有备而来的。
故事讲到了当今少年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苦恼和问题,只是作者解决起来尽可能轻松愉快、大大方方。
比如关于少年“追星”
的问题。
作者让以贾里为代表的男生和以贾梅为代表的女生都迷上了一个当红的歌星左戈拉。
只是贾里们表面上有些自命清高,只敢偷偷来追星(怕没面子),结果落得到演唱会外洗厕所的闹剧;而贾梅一族们在演唱会散场后,痴痴地等在冷风中,最后却发现这位左歌星文化程度很差,连简单的英语对话都不会。
一笑之余,作者在教化上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得到不少家长和老师认同的关键所在。
生活中的确需要多一些的笑,当然是健康的笑。
记得八十年代有一首电影插曲是这样的:“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啊,我看如果能笑还是笑笑笑笑”
秦文君选择了让她的这个贾里贾梅成长世界充满欢笑。
虽然你或许会觉得这个世界说的是身边和眼前,而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但你也或许希望这个世界真的存在。
的确有许多孩子在读完这个幽默故事集后对号入座,认为自己就是贾里、鲁智胜、贾梅、林晓梅,可他们在现实中并不一定被认为是“好”
学生,他们在贾里贾梅的世界里获得了一点释放。
我们这个现实世界里的少年,他们的成长太依赖成年人的价值判断了,假如我们给他们更多的宽容、赞许和鼓励,他们就真的会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好”
了。
我猜秦文君是这样想的,在贾里贾梅的故事里,你可以读到她对少男少女们那种带着大姐姐的宽容式的关怀。
1994年至1996年间,《女生贾梅》与《男生贾里》分别获得了国家的多项大奖。
如果要把这些奖项的名字都写全了,恐怕要占一页纸。
它们还被拍成了电影、电视连续剧,并出版了中文繁体版、日文版、英文本……好不热闹!
秦文君后来还为扩充了这两个故事,变成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里全传,之后她还继续创作了原来故事中涉及到的其他人物的新故事,可以看作是这个故事的续集,如《小丫林晓梅》、《小鬼鲁智胜》等。
仅原来那两本书的销量,就早已超过了20万套,如果加上盗版至少有50万套。
这在近年来国内作家创作的同类作品中,实在是罕见的纪录。
【e班e女孩】年轻女作家张弘的《e班e女孩》,是我们这本书中介绍的最年轻的一本书。
它是2002年8月新鲜出炉的,至今才刚满一周岁。
照理说,短短一年的时间,何以能判断它就是一本“让孩子们着迷的书”
呢?不过你不要忘记,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而这本书恰好讲述的是网络少年的故事。
与大多数经过炒作而畅销的书不同,这本书可以说是静悄悄地出版的,你很难得在媒体上见到有关它的报道和介绍。
但令人惊讶的是,它正以奇特的速度在传播。
在短短九个多月内,它就再版了四次,目前销量已经超过四万册,令业内的行家包括作者本人都大跌眼镜。
单纯从情节上看,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成长故事。
诸贺是一个小学的女生,她也是一个小网迷,网名是“长发飘飘。
她从新闻中得知,知名门户网站幻想中国网推出“e少年”
评选,她非常想参加这次活动。
她所在的班级是e班,就是说,班上的同学都是网络小能手,他们有自己的网站。
虽然有时男生女生之间会有误会,但终能和睦团结。
全班同学都很支持诸贺参加“e女孩”
评选。
不过对于参加这项活动,诸贺并不总对自己很自信,幸好有一个“不明飞行物”
的神秘网友,总是在关键时刻给她提醒,并不断鼓励她保持自信。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因为就要面临升初中考试,妈妈担心影响学习,把她的电脑收起来,宣布考上初中之后才还给她。
可是这样怎能参加活动呢?善解人意的实习班主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巧施小计,帮助她说服了妈妈……就这样,生活中的巧事、趣事一件接一件,最终伴随着诸贺走入网络大赛的现场,而“不明飞行物”
的谜底又在一种很特殊的情景中被揭开。
除了“网络”
二字外,很难从情节的角度看出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
张弘也没有在悬念的设计上大做文章,读者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在读到一小半时就猜到谜底。
它让孩子们着迷的地方另有所在。
如果说到新潮,它也不过是一本充斥着e时代词汇的书:高兴说“^O^”
,不高兴就“55555”
,不明白就“?-?”
,骂人就说“YYP”
;主人公都有网名,说起身边的事情用电脑网络术语替代;近在咫尺的人也在用Email和BBS进行交流……整个就是网络菜鸟的入门手册。
显然这些也无法解释它的魔质。
我来抄几段网上孩子们的评语,给你琢磨一下。
孩子们对它的评价极其夸张——“帅呆了!
酷毙了”
;“好一个YYP,现在可是风靡我们全校了!
只要看过就一定会迷死你!
不信?不信就自己去看看吧”
;“如果有谁敢说《e班e女孩》不好看的话,我就会脱口而出:YYP”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有种从来没有的满足感”
;“诸贺简直就是我的翻版”
;“比现实还要现实。
棒”
……读着孩子们的评语,我突然间有一种感悟:当我反复分析这部作品的特点时,不知不觉中我戴上了厚厚的成人的眼镜。
我不能非常直觉地、毫无功利心地感受这部作品,于是我无法获得孩子们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
大胆抛开对这本书的所有技术性分析,你会发现《e班e女孩》是一组与孩子们一起疯玩的符号。
它本身就像一个充满有趣文字和图片信息的网页,孩子们通过浏览来玩耍,通过投注于这个虚构世界的自我镜像来获得交流,获得情感的释放。
让孩子们着迷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的语言和趣味所带来的一种氛围,他们感到这种氛围离自己很接近,甚至就像是自己营造出来的一样。
打个比方,他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呆在这个故事里一样,而这么呆着他们觉得很舒服。
张弘1975年出生于上海,从8岁开始创作童话,是儿童文学界的新生代作家。
大学毕业后,她在《新民晚报》担任记者,还创办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幻想中国。
e女孩的构思是在2001年9月,她到苏州采访APEC财长会议时想到的。
这个创意让她很兴奋,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学校,又变成了孩子。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很妙的创意:用网络来写孩子,并不是写孩子在网络上。
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时代催生了一种新文化,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种文化的主流群体正向越来越低龄化发展。
有时这种文化的破坏力是很强的,最近一个17岁的美国中学生,就能在一夜之内用“冲击波”
病毒让全球50万电脑陷于瘫痪!
在这种新文化面前,许多大人感到很恐怖,而大多数涉足其中的孩子却感到新奇,甚至如鱼得水。
这是一种电子代沟。
如果以老网虫的眼光来看,《e班e女孩》所描述的新东西还只是“菜鸟”
级的,但在一个对网络陌生的人看来,它已经有点高深莫测了。
这正说明这本书在分寸上把握得很好,它一方面给孩子们的新文化找到了支撑点,另一方面又向“局外”
的大人们敞开了大门。
所以我特别推荐对孩子上网抱有疑虑的大人好好读读这本书,它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入门手册。
“成长”
二字一向专用于孩子,其实也不妨用在与孩子相关的大人身上,比如家长和老师。
我们常常提到“和孩子一起成长”
,但真的做到很不容易。
有时我们会感觉孩子成长得过快了,其实不然,原因只在我们自己“拒绝成长。
在网络时代,或许我们还要“成长”
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