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紫霄二讲 论道昆仑
闲来无事,李木华就在方丈道内给自己的几个弟子讲道、炼化三尸分身,倒也过得逍遥自在,有空还回昆仑看看三清。时间过的却是极快,转眼间已是过了也不知有多久,洪荒大地上除了巫妖两族摩擦渐大外,倒也算平静。
这日,李木华正自为弟子讲道,忽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遍洪荒:“不日吾将二次讲道,有缘者可前来听道。”仅仅一句话,就将闭关不出的洪荒大神通者全部调动了起来齐齐赶往三十三天外紫霄宫,李木华自也是不例外,不过其却是先到了昆仑山,果然三清在等他,一行四人齐上紫霄宫。四人到得紫霄宫时,却是众人都到了,四人刚一落座,鸿钧就出现在了蒲团上,不待众人反应便已开口讲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太,去奢。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潇,漻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讌)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
此次鸿钧所讲却是那准圣道果,在座之人虽都是大罗金仙修为,但却是资质不同、机缘不同、气运不同,就像上次讲道,完全听懂之人不超过三百,听懂一半以上的不超过百人,近千人只听懂一部分,剩下有近两千人却是什么也听不懂,这也是同样是上次听到的三千紫霄客,修为有所精进的只有近千人,而能成功斩尸的却只有那十几人而已,临近展示边缘的也就那一部分,此次讲述准圣道果,恐怕除了三清外,其他人能完全听懂确实不可能,毕竟三清已是接近斩二尸的混元大罗散仙顶峰的修为,紧差一步之遥便可再斩一尸,成就混元大罗真仙修为。
李木华沉浸在鸿钧所讲大道之中,一会眉头微皱一会又眉开眼笑,想是有所领悟,只见头顶之上显出亩大庆云,庆云周边又有万朵金花,朵朵金花之上又各托一盏金灯,片片花瓣伴随着点点金光散落下来,庆云之中胸中五气化为五条白浪于庆云之中翻滚,犹如五条白蛟,五条白浪之上是三朵斗大的青莲,青莲与白浪之中若隐若现,又见三朵青莲之上各自端坐一位道人,中间一位道人身着一乾坤道袍,中间有一大大的太极图案,那道人头上悬有一座宝塔,正是李木华的伴生灵宝——九天清气塔,手上又持有一尺,却是青莲灭度尺;左边一道人却是一身青色白云道袍,头上悬有一朵九品青莲,手上持有一剑,乃是九天荡魔剑;右边那一道人却是笼罩在一身黑色道袍之中,看不清本来面目,手上持有一镰,散发着幽幽黑芒。三位道人正是李木华炼化的三具用来斩三尸的先天神魔分身。
本来紧闭双眼的李木华忽然睁开双眼,就见三朵莲花之上,那一身笼罩在一身黑气之中的道人猛地睁开了双眼,就见双眼却是一黑一白一阴一阳,正是李木华以炼化的先天魔神之躯幽冥道人斩却乐善尸,那双眼正是轮回眼。
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有得就必须舍,李木华在寻到幽冥轮回镰时本就有所察觉,在寄托善念与三具先天魔神分身就已明白了,现在斩却了善尸确实已经明确了,自己证道之望已是没有了,但自己却同样的又有了与圣人一般的资本。李木华之所以有大机缘熏得那么多的天材地宝,一直受天道眷顾却并非是天道有情,事实天道至公,即已剥夺了李木华的证道机缘却是以用其他机缘来弥补。
要说李木华本来就没有打算能证道成圣,只是想着能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活下来就好,直到在上次紫霄开讲,李木华因三清之故,得了一座蒲团才对圣位有了一丝希冀,但不想,才没过多久,这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不过,李木华相信,以后就靠自己的这一善尸就无人敢对自己如何,只是就算如此,李木华还是有一丝失望,不过也仅是一丝失望而已,毕竟圣位并不是那么好得的,就像那红云,虽得了圣位,但最后不但为成圣且还送了性命,却是得不偿失。
只见李木华斩却的善尸幽冥道人子庆云之上落了下来,对李木华一稽首道:“贫道幽冥见过道友。”李木华微微一笑道:“你我同为一体,道友却是客气了。”那幽冥道人只是一点头就又回到了庆云之中。
李木华斩却善尸,并未引起鸿钧的反应,鸿钧依旧在讲,只是与三清一般,头来一丝欣慰的目光,其他熟人也纷纷点头示意,只是更多的是一道道羡慕、嫉妒、愤恨的目光,李木华却是并不理会,继续听自己的道。
如上次一般无二,鸿钧讲了三千年就不再讲了,开口道:“此次讲道已毕,下次开奖再通知尔等。”说完身影便已消失不见,众人也有如上次一般回到了三十三天外,混沌边缘。这一次,老子却是不待其他人开口,首先开口邀请众人道:“此次不若各位道友来吾等道场论道一番如何?”众人听了自是极为高兴,忙称善。
昆仑山不愧有“万山之祖”之称,其虽不如不周山高大威严,但亦有其瑰丽。众人来到昆仑山,就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三清洞,众人来到之后不免与李木华第一次见到一般,均是一呆,就见四间茅屋,屋前有一石桌,桌前有四张凳子,就连一个童子也无,镇元子不由叹道:“三位道友真乃有道全真,吾等不如也。”其他人听了亦是连连称善,倒是弄得三清颇为不好意思,众人客套一番后,原始随手祭炼了一番石桌石凳,以让众人能够坐下,李木华也取出早已备好的灵果,其中有黄中李、玄冰果、星辰果等灵果,还有每人一杯无根仙茶。这次,众人见到李木华的富有却是比见到三清洞还要让人惊讶,只有李木华微微苦笑了一下,却不想这一笑居然被准提给看到了。
准提不由心中大奇,要知道,现在的准提还未成圣,也无大教要兴,虽有些无耻,但却并不太贪,见李木华苦笑不由问道:“不知道友有何难言之处?”众人也不由望向李木华,就是三清虽与李木华是师徒,但对李木华却是也并不怎么了解,只知道这个弟子很好,即孝敬又忠心又有大机缘大毅力,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李木华听了却是一叹,道:“一饮一啄皆有天定,得之并非我幸,失之亦非我哀。”众人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均是有所领悟,但也知道李木华不想多说就不再多问,便再次有老子开始讲述自己的道。
老子所讲还是自己的无为之道,只是已加进了“无为无不为”之道;接着是便是原始……
老子头上亩大的庆云之中,三朵斗大的红莲,三位道人端坐其上,其中一位道人却不似其他两位,看不清面貌且虚实变幻不定,那道人头上悬有一座宝塔垂下道道玄黄之气,手上拄着一扁拐;元始天尊庆云之中金华朵朵金灯万盏,三朵斗大的白莲上如老子一般端坐三位道人,只是一道人手中持的是以三宝玉如意;通天道人头上庆云之中,五条白浪不停翻滚,三朵斗大的紫莲之上三位道人中的一位手持一青萍剑;……
此次众人却是论道有三千年之久,众人均是道行大进,李木华不但巩固了自己的修为且又有一番精进,其他人除了三清分别再斩一尸外,均是未能再斩一尸,众人之中三清已是混元大罗真仙,接引是混元大罗散仙顶峰,果然不愧为佛教创始人,准提与女娲、伏羲、镇元子、红云均是混元大罗散仙后期修为。
此次论道又是一番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