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对家族的作用(2)
王若望的曾祖母在太平天国时新婚不久,丈夫被杀,自*己乱中堕湖获救。辛苦支持养大遗腹子,发展成为上下十多人的大家庭。军阀混战时,一家人逃难,老太婆死不肯走,要留下来与房屋共存亡。这个老太婆做了七十年寡妇,维持了家业,对于新的苦难,她说:“长毛来我都没死,孙传芳来我还怕他?我活到九十岁了,什么灾难我没经历过,一个人死也不怕,就没有可怕的东西。我就要守在这里,丘八能拿我怎么样?”王若望《王若望自传》页39。
侯外庐的祖母嫁了个吸鸦片的短命丈夫,丈夫死时,家财已散尽,留给一家的只有很深的痛苦。祖母廿二岁守着遗腹子,为了糊口,终年劳动不息,为了供儿子读书,变卖一切,使他科第成名。
包天笑一家数代单传,父亲早死,包天笑所有的读书费用都是靠他患肺病的母亲做针线、为人洗衣服来维持的。肺病当时是不治之症,但这个不幸的女性为了上事婆婆,下养儿子,宿兴夜寐,一直支持到五十多岁才死,比那些染肺病的富家青年长命得多。
黄季陆家里发生过两件大事,都是凭着他祖母刚强的信心,苦苦挣扎才得以过去的,其中一次是全家患传染病,祖母“镇定如常,不断看护病患,不断在她供奉的观音菩萨座前焚香顶礼……在科学昌明的时代这好似一种迷信,但在科学未昌明以前,人们没有方法控制灾难……祖母是一位虔诚的神的信仰者,她在平时是慈祥恺悌,柔弱祥和,到了急难到来,她便刚强无比,光芒万丈了”。黄季陆《黄季陆先生怀往文集》页347。
女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比男性有更大的吃苦耐劳能力,这种能力在封建保守的旧社会并不缺少发挥机会。由于这种能力不是表现为外发的事功,所以不为人称道,唯有她的子女后人才屡屡追述。
这些女性若能守到出头的一天,她们在一家中的地位,正如杨门女将中的杨令婆、《红楼梦》中的史太君,在子孙中有崇高的地位。侯外庐说,他们一家在宗法社会中不崇拜祖先,却崇拜家庭的英雄——祖母。祖母在家中的威望是最高的,即使她的儿子做了官,在家中亦只能是第二位人物。侯外庐《韧的追求》页2—3。黄季陆说:(祖母)是我们全家的指挥官,信仰的中心和精神的堡垒,没有她,全家好似少了维系,有如失航之舟。黄季陆《黄季陆先生怀往文集》页346。黄季陆是国民党人,长期主持国民党党史研究工作。